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认为,脂肪肝属“肝痞(癖)”范畴,与痰、湿、瘀密切相关。多因过食肥甘厚味、肆意饮酒、多卧少动而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气机,肝脾血瘀,甚则日久化热伤阴。病性属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病位在肝、脾二脏。笔者临床将脂肪肝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困脾、湿热中阻、气滞血瘀四型,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每获良效,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公公今年80岁了,睡觉经常流口水,老中医说流口水是脾虚的表现,还给了我一个偏方: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冲服,一次二钱,一日一次,服完即可。中医认为,“五脏化液,脾为涎。口为脾窍,涎出于口,涎为脾之液。”如果脾脏虚弱,水湿过盛,使得口中涎液过多,然而脾虚,无力控制,就会流到口外。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运输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脏虚弱,则其运化作用失常,所以除了流口水还会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气短怕冷及营养吸收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智宽 《老年世界》2006,(10):36-36
狗肉 味咸酸,性温,入脾、胃、肾经,具有安五脏、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的功效。可治脾肾气虚、胸腹胀满、浮肿、腰膝酸软等症。狗骨 性味甘、温,有健脾活络、活血生肌之功。专治风湿关节痛、冷骨风痛、腰腿无为和四肢麻木等症。  相似文献   

4.
蒲昭和 《老年人》2007,(11):55-55
组成:红枣7枚,红豆50克,花生红衣适量。 服用方法:三味共同熬汤,连汤共食之。适用于一般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 红枣(大枣)味甘、性平,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中医认为,大枣补脾益气,能使气血生化充足,改善血虚萎黄症状。研究证明,红枣中的多糖成分能促进造血机能。民间常用大枣煮粥、炖鸡,治疗久病体虚引起的贫血。  相似文献   

5.
黄芪是一味补气良药。平素体虚、中气不足的人,最适宜用黄芪进补。黄芪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作用迅猛。而黄芪相对温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为最常用的补气药。黄芪性甘,味温,入脾、肺二经。它提升脾肺之气,能增强人体的运化功能,起到强健三焦、补益五脏的作用,可以解脾湿、升肺气、强心和补’肾,以及固表止汗、利尿消肿和托毒生肌。  相似文献   

6.
佐伊 《老人天地》2013,(3):55-55
取香菇50克、大枣20枚,加水适量,煮熟后,加入适量红糖,再煮片刻即可制成香菇大枣汤。经常饮用此汤,有降脂降压、补脾和胃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苏茯薏 《老年世界》2014,(19):42-42
秋季宜多食“补而不峻”、“润而不腻”的甘平类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增强脾的活动,使肝脾活动协调。甘平类食物种类丰富,蔬菜中有胡萝卜、冬瓜、茭白、南瓜、莲藕、百合、山药、白扁豆、荸荠、西红柿、银耳、平菇等;水果、干果中有梨、柑橘、香蕉、桂圆、莲子、花生、栗子、黑芝麻、核桃、红枣等;水产、鱼类中则有黄鱼、海蜇、海带、兔肉等。  相似文献   

8.
弓长 《老人世界》2008,(5):46-46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它们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周身的津液、营养都必须依靠脾胃来供给,故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养老奉亲书》认为:“脾胃者,五脏之宗也”,“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脾胃虚则百病生”。古人的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脾胃功能的重要性及其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小米 《老年世界》2013,(3):36-36
黑豆 又名乌豆,味甘性平,入脾经、肾经。黑豆有助于抗衰老。黑豆含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等营养物质,所含雌激素,有益于延缓衰老,养颜美容。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10,(21):45-45
墨鱼 墨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墨鱼味甘、性寒,具有补脾益气、利水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10,(17):45-45
板栗板栗,又叫栗子,是一种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品,它和其他坚果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板栗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较少。中医认为,板栗有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将人常发出的声音概括为“呼、笑、歌、哭、呻”五声,并分别对应五脏,即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可以通过声音,听出哪一个脏器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健康谚语     
王晓东 《老年人》2009,(8):47-47
上世纪五十年代,宁乡县城一家药店悬挂着这么一副对联: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能医,气能医,脾气不能医。  相似文献   

14.
打造个人品脾与打造公司品牌同等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个人将时间投放在自身品牌的建设上。  相似文献   

15.
张志华 《中外书摘》2010,(11):88-90
口臭,又称“口气”,是指口内臭而秽浊之气。传统医学认为,口臭多由肺、脾、胃蕴积湿邪热毒、或食积不化、或口齿疾患以及口腔不洁所致,也就是长期淤积在体内的代谢毒素排不出去而产生的一种臭气。  相似文献   

16.
何颖 《老年世界》2008,(19):34-34
小米 性微寒,具“健胃、和脾、安眠”之功效。研究发现,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另外,小米含丰富的淀粉,食后使人产生温饱感,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色氨酸的量。小米熬成粥,临睡前食用,可使人安然入睡。  相似文献   

17.
佟任 《老年世界》2009,(16):44-44
祖国传统医学把食物的味划分为咸、甘、酸、苦、辛五种,而且认为不同的食味分别对应人体不同的脏器,即“咸入肾、甘人脾、酸人肝、辛人肺、苦人心”,五味进入哪一脏,就会对那一脏产生相应的生养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亲子趣事     
《女性天地》2009,(3):51-51
寒冬过后,春天来了,春季是孩子快速生长的季节。如果父母在此时能根据食物的性味功能,配制一些平补脾肺、滋养强壮的汤水给孩子饮用,不仅能使孩子快速成长,还能有效帮助他们提高抵抗春季各种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白素菊 《当代老年》2013,(10):46-46
采用食疗方法治疗老年人下肢发冷效果显著,选用食疗方如下:当归15克,生姜30克,桂枝10克,羊肉1500克,调味品适龄。将羊肉洗净,切块,其余药材纱布包裹、缝口,同炖后酌加调味品服食,每周2—3剂。可活血通脉,温。肾暖脾。  相似文献   

20.
从小暑再到立秋、处暑,这一时段我们称为长夏。长夏五行属土,与脾相应。脾有一个特点,就是喜燥恶湿。长夏阴雨连绵。湿邪严重,极易伤脾。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吃些黄色食物,再加上穴位按摩,便可保你健康无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