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医有“天人相应”的养生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凉”和“清”。  相似文献   

2.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夏天在五行中属火,其特点是“涨”与“躁”,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阶段。中西医都注重“平衡”学说,养生讲究“平衡”理论。有了“平衡”就有了健康。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对人体的平衡尤为重要。因此,夏季养生,先要养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12,(20):58-58
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大,夏季在北方容易造成“暑热”,在南方多是“暑湿”。饮食养生上,南北方就要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4.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夏天在五行中属火,其特点是“涨”与“燥”,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阶段。中西医都注重“平衡”学说,养生讲究“平衡”理论。有了“平衡”就有了健康。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对人体的平衡尤为重要。因此,夏季养生,先要养心。  相似文献   

5.
炎热的夏季,人们宜静心养神,避免情绪激动而生发肝火。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中医说的“心”,不仅仅指心脏,包括了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养心,调节情志为先,养生莫若养性,贵在讲究精神卫生。夏天,炎热的暑气往往使人心烦急躁,易怒发火,这对身心是有害的。因此,保持一个淡泊宁静的心境,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要神清气和,胸怀宽阔,思想平静下来,避免心火内生,做到“心静自然凉”。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有“天人相应”的养生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和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燥”,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相似文献   

7.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段话:“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精),可以尽年。”历代注家认为,这句话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练功养生,保身尽年;其二是指立身处世,全生养精。人生风雨,七劫八难,庄子这段话对我们很有启示。首先说养生。人的生命价值在庄子哲学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庄子告诫人们不仅要注意养生,而且要重视如何养生。所谓“养生主”,就是说,养生要抓其主旨,即抓关键,否则,不仅不能养生,反会伤生。什么是养生的主旨呢?庄子认为就是“缘督以为经”。这里的“督”,是…  相似文献   

8.
邹新元 《老年世界》2008,(12):35-35
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中医称之为“天地之交”,脏腑组织及阴阳功能容易失调.很容易“上火”。所以,夏季养生注意防“火”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从五行来讲,夏季属火,而所属的五脏是心,心属火。因此,夏季养生首先要注意养心。绿茶含有黄酮醇类,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同时夏季易使人烦躁不安、脾胃虚弱、困乏无力。在中医养生中,夏季宜吃苦味食物。而绿茶味甘涩,"幽而不冽,啜之淡然"。夏季饮用,能消暑清热、醒脑提神,在增强食欲、健脾利胃方面,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天地万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要想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在养生上就应该“应天顺时”。我国传统医学对四季养生,侧重各有不同,俗话说,“春季生发,万物萌生”,春季也是老年朋友调养身体的最好时机。那么在春季里,怎样才算养生养对了呢?  相似文献   

11.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9,(1):58-58
养生要顺乎自然 欧阳修说过:“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这是重要的养生哲理,也就是说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有了这个“顺”字,活动才有序,心境才平和,情绪才稳定,选择才得体。不做作,不呆板,不硬套,不蛮干,不勉强,也不过分。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各人有各人的生活规律,适用于一切人的养生之道也许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12.
正夏季养生需要注意的方面不少,养生专家的观点也多少可能有所不同,其实也不必过于纠结,掌握好总的原则即可。夏季养生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字——第一个字:"暑"炎炎夏日,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那么,我们首要的就是要注意消暑,这样才能保证人体健康。健康消暑,我们需要三个  相似文献   

13.
“养生”是现下最热的生活话题,但是对现在常见的“养生讲座”、“养生书籍”、“养生大师”一定要慎重理性对待,切勿一不小心上了“伪养生”的当。清肺食品的迷思社会上盛传各种“清肺食物”:“白萝卜治痰多咳嗽;雪梨炖百合、银耳莲子羹润肺抗病毒;罗汉果茶清肺降火;木耳、葡萄、紫甘蓝滋阴润肺。特别推荐鸭血和猪血,清肺效果最棒!听说矿上的工人,每天收工必吃一顿新鲜鸭血。”  相似文献   

14.
月月食谱     
《老人世界》2013,(7):46-47
本月介绍一组夏季杂粮养生中的薏米、大麦和小米。 薏米的食疗作用: 薏米:薏米又名薏苡、薏仁米、药玉米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粮食作物,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生命健康之禾”。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受孕,古代有“三虚”之日莫做爱的说法。“三虚”分年虚、月虚和日虚。要旨在于一年四季的养生都要遵循节气、天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养生专家”张悟本经由媒体包装,将“养生怪论”、“食疗妙方”一古脑推给大众,引发了“养生热”以及绿豆涨价的疯狂事实。虽然说张悟本能“忽悠”,但“张悟本事件”更反映出广大群众养生、医疗知识的匮乏。如果群众的医疗认知水平提高了,就算是伪专家善于忽悠,耳聪目明的群众也能坦然对待,不会轻易上当。我们不禁要问,真正的中医权威专家哪里去了?他们为什么没有担当起养生理论的科普推广责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老年人也越来越注重养生了,无论是中药养生、食疗养生,还是运动养生都是不错的选择。然而无论选择那种养生方法,都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因人而异,切忌“依葫芦画瓢”。下面指出几个养生误区,你看看犯了几个?  相似文献   

18.
养生有道     
戴海 《老年人》2008,(5):21-21
平日,碰见某位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人们不免要顿起羡慕之心,总会趋前讨教养生之道。时下,许多报刊都辟有养生保健的专版专栏。我看,诸如吃什么、不吃什么以及怎么吃法之类。多属养生之“术”。诚然,懂得一些生活常识、保健知识是必要的,有益的,但最好将这些提升至“道”的层次,以“道”带“术”,  相似文献   

19.
“心情不好”已成为当今的流行病。中老年人养生保健要特别注重“培养好心情”。许多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人们每天感受心情愉快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20.
春季气候潮湿,昼夜温差大,且多风雨?为了预防疾病,防止老伤复发,很多老人有“春捂”的习惯。但是“春捂”要得当,否则同样不利于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