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建新 《老年人》2009,(7):23-23
2009年“五一”期间,我回隆回老家看望老母亲,当时,她正把箱子里的几件旧衣服拿出来晾晒。看着那些满是补丁的旧衣服,我忍不住对母亲说:“现在又不是没有好衣服穿,还留着它们干什么,难道您想把它们变成文物吗?”“看到这些旧衣服,我就想起了过去的生活。”母亲说。  相似文献   

2.
朱国勇 《职业》2009,(12):47-47
那一年,我还小吧,十三四岁的样子。村里来了一位卜卦的瞎子,母亲为我卜了一卦。瞎子说我少年多磨。母亲听了,一脸的紧张。好在瞎子接着又说,不过也不要紧,关键时候会有贵人相助的。  相似文献   

3.
张金刚 《老年世界》2013,(13):24-24
拿起电话打给母亲:“娘,吃了吗?”放在平常,母亲肯定乐滋滋地说吃了饺子、面条,惹得我流口水。意想不到,母亲竟然答非所问:“想呀,你说能不想吗?有一个星期不回家,也没打电话来,树上的李子都黄了。”我一头雾水,抬高声音“吼”道:“我是问您吃了没。”母亲这才意识到自己没听清,略显难为情:“现在耳朵不好使了,唉!”一声叹息,母亲很是难过,我更难过。一句“吃了吗”却听成“想我了吗”,看来母亲正在惦记我这个离家的孩子呀!  相似文献   

4.
何君林 《当代老年》2014,(10):42-43
母亲年过六旬,今年从乡下来城里看我,我发现母亲这次来总是窝在家看电视。我问母亲怎么不下去走走,她无奈地说:“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有坐骨神经痛的毛病,常腿痛,有时腰背也痛,这六楼爬上爬下怕吃不消!”  相似文献   

5.
妈妈“命令”文/陆静母亲在40岁生我时难产,所以,姐弟四人中,我是唯一生在医院里洁白的产床上的。母亲紧闭着双眼对父亲说:“肯定不是个省油的灯。”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到大,母亲对我总是呵责多于慈祥。母亲常向我们唠叨我们从未见过面的两个哥和一个姐姐,是如何...  相似文献   

6.
明月 《当代老年》2013,(9):16-17
2013年6月26日上午,王亚平与其他两位战友经历了15天的太空之旅后,乘坐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回家”。然而,从农家女到中国“神女”、“太空教师”,母亲给了王亚平太多的关爱和付出。面对记者,王亚平说:“我要感谢母亲。因为,母亲给了我成长的力晕,给了我‘飞天’的阶梯!”  相似文献   

7.
王高岩 《老年人》2010,(12):32-33
我和先生都出生在江南水乡,婚后不久便一起调到大连工作。先生是出了名的孝子,早在结婚前他就再三对我说,婚后一定要好好待他母亲。他母亲早年守寡,一个人将儿子拉扯大,母子感情很深。先生是独子,他爱母亲,我能理解。  相似文献   

8.
里辉 《老人世界》2008,(1):31-31
“你是十月蛇,命好!”这句话母亲对我说了40多年。 想起来都后怕,小时候我一直病恹恹的,多病的我自卑得很。每每独自忧伤时,母亲就说:“算命先生说的,你属蛇,晨曦初露时的蛇,舒舒服服睡了一夜.起来时万物都醒了,露水足,小蛙、小虫多.在洞口就能吃得饱饱的!你不会像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长大是要拿笔杆子的噢。”  相似文献   

9.
程刚 《当代老年》2007,(1):22-22
出差从兰州回来,事没办好,领导不太满意,心里挺郁闷。车厢里人少,6个铺位,只有一个人。闲着无聊,拿出手机,跟母亲诉苦,说了一大堆难过的自豪感,母亲听起来有些急,非要来看我。  相似文献   

10.
夏爱华 《老人世界》2013,(11):32-33
来自于生活各方面的诸多压力,我的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母亲,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同时一生食素,身心舒坦。古稀之年的她,在院子里栽种了品种繁多的蔬菜:油菜、韭菜、萝卜、西红柿、青椒、芹菜……绿油油一片,生机盎然。母亲说,素食清心,可缓解精神压力。食素可排除体内的毒素,改善饮食结构,增强人体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11.
张前 《当代老年》2010,(1):41-4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对做梦、眼皮跳等自然现象变得敏感起来。母亲老了,有点“奇思怪想”也很正常,我们从没跟母亲计较过这些。相反,有时,我们还会偶而从母亲那里寻求点“征兆”。当然,对母亲的“先知先觉”,我们总是一笑了之,从没放在心上过。  相似文献   

12.
吴玲 《老年世界》2008,(20):16-16
在鞍山市建设银行鞍钢支行里,一个满脸泪水的中年男子蹲在担架前握着母亲的手低声说:“妈,不是儿子想折腾你,实在是你不来就换不了这张银行卡呀。”担架上的大娘点了点头说:“妈没事,别哭了。”  相似文献   

13.
"五一"小长假,我回到时刻挂念的故乡。走进熟悉的家门,只见古稀之年的母亲正佝偻着身子坐在竹椅上剥小笋。母亲见我回来了,起身招呼说:"黑子,明天是立夏节,我煮‘吊子粥’给你吃。"多年飘泊在外,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母亲煮的"吊子粥"了,听母亲这样说,我心里非常高兴。记得小时候,每年农历四月立夏节,我们家乡家家户户都要煮一锅立夏"吊子粥",其隆重程度不亚于端午节。立夏前一天,勤快的母亲领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到后山上扯小笋、摘麻叶。  相似文献   

14.
江海 《老人天地》2013,(1):30-31
不久前,年轻艺术家宋洋的个人漫画展终于开幕了。在人山人海的观众中,宋洋找到自己的妈妈表示感激之情,母亲李俊珍则说:“有人肯欣赏我儿子的画,就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5.
明云 《金色年华》2008,(9):33-33
自从父亲中年病故,家里所有重担就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没有正式工作靠打工维持生计。母亲的工作很不固定,营业、保管员、保安、清洁工什么都干。有段日子,母亲一下打了两份工,白天钟点工,晚上去医院照顾病人。没日没夜地干,无序的时差让母亲渐消瘦。  相似文献   

16.
“诱”之殇     
正也许以后有一天,当我能彻底忘记这些的时候,我还可以重新和他走在一起,可是那一天,有多远?(1)小时候在继父家的那段日子,让我刻骨铭心。继父酗酒,喝多了就打骂母亲,还赶我们走。我哭着让母亲带我走,但母亲说:我们能去哪儿啊?我们没有房子。从那  相似文献   

17.
吴明 《老年世界》2006,(23):26-28
2006年9月16日,正在武汉出差的杨鲁突然接到单位的电话,说有急事,让他火速返回。第二天他回到济南后,同事开车把他送到医院。此时他才知道,在他出差的这几天里,媳妇和母亲又一次发生激烈冲突。媳妇孙小红一时想不开,竟然跳楼自杀,目前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全身多处骨折,有可能落下残疾。而母亲也因为惊吓,病倒在床。  相似文献   

18.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  相似文献   

19.
母亲去世两周年了。这些日子,我把往事细细检点,懂得了人生最宝贵的不是名誉地位,不是万贯家财,不是青春美丽,甚至也不是事业的成功与辉煌,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生命与生命的彼此呵护与照应,是息息相通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我是母亲的满女,母亲怀我的时候已是中年。整个孕期,身体虚弱的母亲被不祥和恐惧笼罩着。她常常自言自语:“生这个孩子,我怕是活不了啦。”二哥安慰母亲道:“娘,您一准会给我生个小妹妹,等您老了,她就是您的小拐棍儿。”听了二哥的话,母亲的心头掠过了一丝激动。从那一刻起,她就默默地对我寄托…  相似文献   

20.
南振中 《公关世界》2009,(12):58-58
母亲张秀芳一生操劳,熬出了个“四世同堂”。在母亲90岁生日前夕,全家人商量要献给母亲一首歌,我负责提供歌词,我的喜欢音乐的弟弟谱曲。我从来没有写过诗,更不知道歌词该怎么写,脑海里只有勤劳、宽容、善良的母亲的影子。6月17日凌晨3时,睡梦中忽有所悟,从心底流出了几段“大白话”。我披衣而起,赶紧把这些话敲进电脑。于是,就有了这首《妈就是“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