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治铌 《老人世界》2011,(10):46-47
中医认为,秋季有利于调养生机,除旧更新,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但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此类补品首推芡实。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12月22日为冬至。冬至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又俗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一谚语流传已久。又是一年冬至,工作之余请您不要忘了给自己的身体补一补。当然,为了提高进补质量,您有必要了解一下进补的时间、方法等常识。  相似文献   

3.
苏茯薏 《老年世界》2014,(20):41-41
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讲究养生的人们都在此时进补以强壮身体。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霜降时期的滋补,民间素有“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这期间的进补应以补充高蛋白食物为主。  相似文献   

4.
韦生 《老年世界》2006,(24):35-35
在我国,人们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所谓“冬天进补,上山打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冬令进补内容也应有所改变,尤其是不能一味地靠吃名贵药食来进补。素食进补其实也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5.
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乱补”。  相似文献   

6.
霜枫 《女性天地》2007,(10):52-53
“秋季进补正当时”,应该是大家一致同意的说法。但为什么进补,怎么补最适宜?相信没几个人能说得清。其实简单地讲,就是经过炎炎夏日,人体内的燥热还没有散尽,加之秋季风干物燥,致使肺气过盛,而肺气过盛,极易损伤肝的功能,这就是中医“秋养肺”理论的缘由。因此,我们在这多“燥”之秋,应根据“燥则润质”的原则来调整饮食结构,以达到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秋天要想让自己的嗓子保持润爽,要多喝水。保护嗓子要先润肺秋季的“上火”,其实是秋燥,此时的“下火”策略不仅是清热解毒,还要注意润肺。咽喉红肿、疼痛是上火的标志,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药物泻火,食用一些养阴的食物。但是不要盲目泻火,一些脾胃虚寒的人服用泻火药后会伤到胃。另外,秋季进补不当也会导致咽干、咽痛等,秋季进补应该遵循清补、润补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执著 《当代老年》2009,(10):49-49
立秋过后,天气转凉,许多人开始进补以增强体质。其实,排毒比进补更重要,因为进补的东西越多,代谢产生的“废物”也越多,如不能把来自人体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对健康的危害会越来越大。所以,进补勿忘排毒。  相似文献   

9.
正"冬日进补,来年打虎",为了冬补,有的人自行购买人参、鹿茸等大补之品;有的到医院找中医望闻问切后,量体进补;有的选择各种膏方进补……但有些人却越补越"虚",出现腹胀、腹痛、上火、恶心等症状,即中医所说的"虚不受补"。"虚不受补"狭义上是指脾胃虚弱不能消化补药,广义上则泛指补药在被消化吸收后产生了各种不良反应。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就要考虑自己是否是"虚不受补",并在以下几个原则指导  相似文献   

10.
冬至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又俗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一谚语流传已久。又是一年冬至,工作之余请您不要忘了给自己的身体补一补。  相似文献   

11.
何明大 《老年人》2012,(2):54-55
"冬季进补,春天打虎。"老祖宗留下的古训成为了人们冬季进补的最大理由。为什么要冬令进补呢?因为冬季气候严寒,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收藏蛰伏的状态。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进入冬藏季节,正如中医古籍《内经》所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又说:"冬三月者为封藏。"也就  相似文献   

12.
正近来,找我买《养生三记》的人多了,许多人不是买一本、两本,而是买十本、八本,当礼物送给亲友,还有一些是以单位名义购买,发给会员或退休老人群体。还有,找我咨询如何进补,如何选购保健品的人多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干了25年养生保健,我对社会上的这种变化比较敏感,老百姓健康意识的增强,表明了社会的进步,但也随之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是用假货、次货蒙人骗人,坑害百姓的事情时有发生,为此,许多人找我提问,希望  相似文献   

13.
周祖贻 《老年人》2007,(1):55-55
冬令是进补的大好时机。但是,对于那些患慢性肠胃炎、过敏性肠炎、肠胃功能紊乱以及经常腹泻的慢性肠胃道疾病患者来说,进补既要讲方法,还要抓时机。否则,就会因为消化吸收功能不好而达不到“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冬令进补应视其虚猗农虽然一年四季都可进补,但冬季却是传统的进补时节。然而,祖国医学一直提醒人们: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这也就是说,进补必须针对其虚,如何对症进补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阴虚的症状是:唇红口干、潮热盗汗、形体消瘦、耳鸣头晕、腰酸膝软、心...  相似文献   

15.
船舷 《女性天地》2011,(9):12-13
在养生保健热流的炙烤下,一股传统高档滋补品的消费之风融入时尚潮流。燕窝、山参加虫草,鱼翅、海参和鲍鱼,高收入人群已然形成一个“进补族”。  相似文献   

16.
蒲小蕾 《老人世界》2014,(10):64-64
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但您可能并不知这里面的玄机。因为单从字面上来看,这句话似乎就不太合理,大家都知夏天本来就热,而生姜也是热性的,却说要“夏吃姜”,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冬天寒冷本该进补,可萝卜不仅性旅,而且又是泄气的食物,但却说要“冬吃萝卜”,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相似文献   

17.
又到冬令进补时,邻居王大伯的几个子女送来了各种药酒、补膏之类,唯独小儿子别出心裁,送来一份2002年度《老年人》杂志预订分送单,最适合王大伯的口味。由此想到,“精神赡养”尽管已不是什么时髦的话题,但现实生活中有意识这样做的人还不是太多。对老人,儿女一般只考虑“常回家看看”,而对如何提高老人闲暇时间的生活质量,让老人精神上有所寄托,确保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则往往被忽视了。给老人订一份报刊,送点精神食粮,让老人在充裕的闲暇中开阔眼界,获得知识,对于老人安度晚年可真是再好不过的事儿。给父辈订份《老…  相似文献   

18.
瞿师傅是一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喝老母鸡汤进补已经一周了。让他感到纳闷的是,老伴喝了感觉挺好,自己喝了之后不但肠胃不舒服,而且咯痰的频率竟然比以前还多。到医院就诊后,他才明白自己的体质根本就不适合喝老母鸡汤进补。其实,像瞿师傅这样不分体质盲目进补的患者不在少数,往往补出了问题才找医生咨询。一般来说,脾胃虚弱、痰湿和湿热体质的人群不宜喝老母鸡汤进补。  相似文献   

19.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添祥刚过“立冬”,一位老者诉头昏来测血压。一量,发现他血压高得惊人。原来,老翁一直有高血压,但却在立冬前后进补,把儿孙孝敬奉送的人参全吃了,谁知无虚滥补,反使病增。按中医理论,高血压属阳亢,而人参助阳,阳亢助阳,令人慌张。此乃...  相似文献   

20.
冬季的药补     
王应麟 《老年人》2005,(1):52-52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变化亦与四季呼应。冬季(冬三月),人体阳气内藏,阴经内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这个阶段是进补的好季节。 一、气虚者的进补 所 谓气虚,即气不够用,稍有活动则气喘、体倦、懒言,常有自汗、面色淡、舌淡白、脉虚弱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