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前的一天,我考高中,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正在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对母亲说:“我下岗了”。母亲听后就哭了。父亲傻乎平地笑个不停。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高中我不上了!母亲哭得更凶了,说,怎么能不上学,你爸就是没有文化才下岗的。我说,没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他下岗,无能!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我们一家人在科德角团聚。我们到一家餐馆吃饭,吃完饭后,侍者把账单放在桌子当中,可这时,父亲并没有伸手去拿账单。 实际上,父亲对此根本无动于衷。后来,我才渐渐醒悟过来。该轮到我了!这么多年以来,我曾上百次地和父亲一起去餐馆吃饭,嵌厂直认为应当由父亲付钱,可现在这一切都变了。我伸手拿过账单,只是大笔一撩,签了名,转瞬之间,我变成了大人。  相似文献   

3.
那是三年前的冬天,刚刚过完传统节日春节,父亲跑遍了几乎所有亲戚家才借到了500块钱送走了在北京一所大学读书的哥哥之后,又在暗地里发愁读高三的我和读高一的妹妹的学费,看着他在外奔跑了一天上灯时才踩着厚厚积雪回到家里而与母亲四目相对的那种孤单无助,我做出了平生最大的抉择──外出打工,以缓解家中的困难,让妹妹和哥哥安心念完书。 母亲心疼的泪水没有动摇我走向社会的坚强决心。怀揣着父亲塞给我的一百五十块钱,我登上了开往沈阳的列车。我没有去南方,因为我手中的钱支付不起昂贵的火车费。所以我选择了离家只有三百里的沈阳…  相似文献   

4.
盛易 《老人天地》2013,(5):51-51
5年前寒冬的一个夜晚,兄长从家乡打来电话,用尽量平静的声调告诉我,父亲被确诊为口腔癌,需要马上动手术,让我回去一趟。  相似文献   

5.
《当代老年》2014,(5):43-43
胖大夫:我今年65岁,10年前就被查出患有肝脏血管瘤,前后有过两次复查,考虑到血管瘤个头较大,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我认为既然肝脏血管瘤是良性肿瘤,平时也无大碍,就没去管它。直到不久前肝脏血管瘤自发破裂,幸亏就医及时才得以保命。请问,若患上了肝血管瘤到底该怎么办,要不要紧?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20年代,随着体育运动的兴盛,在一个名叫赫佐格奥拉赫的德国小镇上,先后出现了三家运动鞋作坊。其中有位老板才20岁出头,他起初是一位跟着父亲在街头摆摊的修鞋匠,后来因为看到了体育运动的商机,才大胆投资办起了一家制鞋作坊。  相似文献   

7.
王国军 《老年人》2011,(9):10-11
10年前,一个叫张长春的哑巴男人突然住进了吴琼家,打破了吴琼一家平静的生活。为了报复这个哑巴男人,吴琼的儿子李长明变着法儿折磨他。直到有一天,李长明得了尿毒症,张长春愿意捐出一个肾相救,李长明才知道张长春是自己的生身父亲。然而,当李长明康复后准备认父亲时,张长春却因癌症晚期不治身亡。  相似文献   

8.
王琦 《当代老年》2013,(9):11-11
河南省洛阳嵩县的一名孝子网友“山间小溪”,十年前得知父亲得了重病,用DV记录父亲人生最后的时光,在父亲去世的那天,他把十年来记录的父亲的音容笑貌做成了视频,作为献给父亲的歌。5月28El,有网友在大河论坛发帖,说出了这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刘翠萍 《老年世界》2007,(22):16-16
父亲退休了,和母亲生活在乡下老家。双休日,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我没打招呼就赶了回去,谁知到家才知道,父亲骑三轮车带着母亲赶集去了。  相似文献   

10.
国生 《金色年华》2008,(8):32-32
父亲六十五岁了。十八岁就当村干部,单支书就干了二十五六年。半年前,上级终于同意父亲退休了(在老家,像父亲这种“官”,说是退休,其实是没有任何待遇的)。父亲告诉我这一消息时是乐呵呵的。我担心父亲突然不干了,会无聊、着急。电话那头的父亲说:“急啥,早就该歇歇咯。”  相似文献   

11.
小依 《金色年华》2009,(6):51-52
十年前,我的生活发生一场大变故,父母离婚了,因为父亲和别的女人发生了情感纠葛。  相似文献   

12.
尘封的家庭档案李舰波孙丽1997年秋,洞房花烛夜,新娘向新郎突然透露了一个秘密:25年前,新郎的亲生父亲被人害死,据说凶手就是他的继父1997年9月,李诚大学毕业,分配到家乡一所村办小学当教师。有人说他是没有门子才进不了县城,他却笑着说:“爹娘拉扯我...  相似文献   

13.
鲁秉松 《老年人》2013,(9):35-35
4年前父亲得了脑血栓,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出院后右手不听使唤,右脚也迈不开步,生活不能自理。那时父亲75岁,母亲71岁。  相似文献   

14.
马川 《老人世界》2011,(8):45-45
编辑同志: 我父亲今年74岁了,老人家体质还好。15年前,父亲曾做过一次白内障摘除术。当时效果很好。但最近两三年来,父亲视力又越来越模糊了,严重地影响生活质量。请问像父亲这么大年纪的老年人还能再做第二次白内障摘除术吗?  相似文献   

15.
父爱如山     
黎丽 《老年世界》2008,(17):17-18
在沉睡的朦胧中,在梦醒的边缘,我似乎一直和父亲相伴,但当一抹亮光在窗边掠过,我才意识到父亲已成了我心中永远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晓敏 《老年世界》2013,(20):23-23
前些年,小叔和小婶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为孩子的学费,为吃饭穿衣,甚至为一句开过头的玩笑话,两口子就会动起拳脚。小婶自然不是身高体胖的小叔的对手,常常被小叔打得鼻青脸肿,于是吃了亏的小婶,便披头散发、哭哭啼啼地找父亲告状。这时的父亲,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责怪道:“你们两口子这是穷闹腾个啥?全都是没事闲的!”当时我还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觉得夫妻之间闲了就会打起架来?把闲和打架扯成因果关系,似乎有些牵强,直到后来我才体会到父亲这番话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微微 《现代交际》2008,(12):58-59
父亲是个知名的园艺大师,他精心设计的庭院和花园广为大众称道。几十年来,父亲因为工作出色,也因为他善良爽直的个性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在父亲退休的前一年,由他担任主席的园艺协会忽然接到一个来自南方偏僻乡村女孩的电话。对方投诉说三年前父亲曾推荐她种植了几株金蔷薇,可至今没有开过一朵花。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父母生前有一幢私人住宅。1982年,父亲在地质部门工作,母亲于次年去世,之后不久父亲再婚。继母带来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由父亲和继母共同抚养。他们长大后不思孝敬,反而对父亲歧视虐待,父亲生病的时候被他们赶出家门,我将年逾八旬的父亲接过来生活。几年前继母在原籍死亡,  相似文献   

19.
谭仕芳 《老年人》2013,(4):35-35
老家有过年前泡澡的习俗,寓示干干净净过新年。父亲年轻时喜欢泡澡,那时家里没浴霸,没热水器,泡澡只能去公共澡堂了。家里哪怕再穷,过年前也是一定要去泡一次的。可自从我的3个弟弟妹妹相继出世后,家里负担日益加重,父亲这规矩就自己破了,再也没进过花钱的澡堂子。  相似文献   

20.
刘娟 《老年世界》2006,(12):20-20
在我2岁的时候,活泼好动的母亲与沉默少言的父亲分手了。2岁的我被父亲送回老家跟随奶奶生活。从此,幼小的我没有母爱,直到我18岁那年,父亲重组家庭后,父亲才来信叫我回城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