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曼 《老年世界》2011,(21):39-39
在我工作的医院附近,经常有一位老奶奶佝偻着身体,坐在医院门前的花坛边做童鞋、卖童鞋。在医院门口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说。老人已过百岁,但身体很好,飞针走线一点也不吃力。老人做的鞋很好卖,人们说,孩子穿上老人亲手做的童鞋,可以免灾。听了人们的讲述,我对这位老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张勇 《当代老年》2011,(7):20-21
沈国生老人是某医院的退休医生,老伴7年前去世,两子一女均已各自成家与老人分开生活。由于子女们各有各的事业,很少顾及到父亲,沈国生老人生活过得很孤单。惟一让他欣慰的是正在读大学的外孙小凡十分孝顺,放假时经常来看老人,并曾在老人患病期间特地请假从外地回来照顾他,为此,沈国生于2004年暑假期间,亲笔写下遗嘱:“我死后,房屋、财产归外孙小凡所有,任何人不得侵占。”  相似文献   

3.
《女性天地》2005,(9):53-53
多年前.我看到邻居一孤寡老人体弱多病,无人照顾,便经常上门帮助她,久而久之,我们就像母女一样。后来,我与老人签订了一份扶养协议.协议中规定由我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去世后,  相似文献   

4.
老人经常跑医院,因为体力有限,一天下来往往身心俱疲。其实不少老人看病时都走了弯路,要想做到“快好省”,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5.
集体宿舍的慌乱亲密2006年春天,我和文冬3年苦恋终于修成正果,都是痴缠的年纪,从此夜夜花好月圆。然而,这一年冬天,文冬的父亲因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护理了一个多月,老人终于清醒过来了,这次住院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找朋友借了些钱。屋漏偏逢连阴雨,因为要照顾父亲经常迟到早退,文冬被公司辞退了,父亲虽然清醒,却  相似文献   

6.
在江西省万载县农村村落社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看到老人摔倒,有人赶紧把老人搀扶起来,问老人摔得严不严重,需不需要给医院和家人打电话,看到老人没有大碍才离开;空巢老人屋里的灯坏了有人给换,米少了有人自己买米时顺便给老人带一袋,没事时陪老爷子杀两盘棋,为阿姨读读报……这些人就是万载县社工。  相似文献   

7.
俊歌 《老人天地》2014,(7):28-29
<正>一场意外的车祸吞噬了江苏省一对小夫妻年轻的生命,留下4位悲痛欲绝的老人,4支被冷冻在医院的受精胚胎成为他们延续血脉的希望,也引来一场尴尬官司……"老头子,我终于要当外婆了!"家住江苏省宜兴市的沈杰和刘曦是一对80后小夫妻,两人都是家中的独子,结婚后亲家们经常聚在一起吃饭、唱歌,充满了欢声笑语。可这种幸福的氛围仅仅维持了一年,盼着抱孙子的四位老人开始暗自着急。照顾全家饮食起居的婆婆买来各种食材  相似文献   

8.
爱在心间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医院来了一位老人,看上去80多岁,是来给拇指拆线的。他急切地对我说,他原来应在一个小时后去找另一位大夫拆线的,但是因9点钟他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照顾一下。出于对老人的尊重,正好我当时又有一点空闲时间,我就为老人拆起线来。  相似文献   

9.
保健信箱     
《老年人》1997,(10)
老人视力下降原因多问:我的视力越来越差,周围的人都说可能是患了白内障,我便自己买回白内停滴眼,但不见效,不知何故?茶陵何立伟答:引起老人视力下降的原因较多,并非只有白内障一种。你应及早去医院眼科检查,弄清病因。据有的医院眼科统计,感觉视力减退来求医的老人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确是白内障,大部份则是其它疾病所致。有的是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眼底出血,有的是青光眼、视网膜黄斑区变性或视神经萎缩导致视力下降,而更多的则是因屈光不正影响了视力。有位老人10多年前发现了白内障,此后他遵医嘱使用白内停,一直未去医院…  相似文献   

10.
汪代华 《当代老年》2009,(12):11-11
近来读报,常常被老人频出的“怪招”吸引眼球:大连市一对老年夫妇,退休后月收入5000多元,为了让儿子能常回家看看,竟采取“发工资”的办法,每月发给其2000元“看望费”;黑龙江一位老人在邮局花钱订购“敲门声”;某地老人为了能让儿女回家看看自己,经常装病到医院住院……  相似文献   

11.
周斌 《职业》2013,(22):47-49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此事一经报道便引起东莞网友围观,在有数以千万计外来打工者的某沿海城市成了热门话题。网友“一气种田”在阳光网发帖说,他也想常回家看看,可是“1个月最多4天假,清明、元旦只有1天或者2天假”,并称如果回家就要付出辞职的代价。网友“saikenki”以“老板!我爸把我告了,你是第二被告!”为题发帖,调侃若自己被老爸告上法庭,老板应该是第二被告。  相似文献   

12.
人生点滴     
在一个忙碌的清晨,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先生来到医院,为他大拇指上的伤口拆线。老人说,他很着急,因为9点钟他还有另一个约会。护士看到老人不断地看表的样子,就提前帮他拆线。护士一边拆线,一边问老人:“你这么着急,是不是还约了别的医生呢?”老人说:“没有,我只是需要到养老院去和妻子共进早餐。”护士又问:“如果去得晚一点,你妻子是否会不高兴呢?”老人说:“我的妻子已经不再认得出我是谁,5年前她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在养老院住了一段时间了。”  相似文献   

13.
人社部门在对社区退管协理员和助老员的一年一度工作考核时,经常采用在社区工作站里上网看资料、翻看一本本台账、听听社区领导的评价意见等通用方式。但我认为,社区退管协理员和助老员,虽然是公益性岗位,但服务对象都是社区退休人员,其中包括不少70岁以上的老人。对于他们的工作考核,应该赋予社区老人更多的话语权。所采取的方式,可登门听取老人们褒贬说法,也可用电话回访老人的方式或召开有老人参加的座谈会等,通过不同渠道,让老人们在考核退管协理员和助老员工作中扮演“主角”。  相似文献   

14.
郑州市某社区为让高龄老人交流长寿经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比起了谁更健康、谁更“老”。10位9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了活动,105岁任简老人获最长寿老人称号,但比起健康,91岁的张凤琴则“技高一筹”,现场进行了俯卧撑表演,获得热烈掌声。张凤琴老人说,自己的腿脚、身体都不错。其长寿的秘诀是经常锻炼身体,坚持散步、做俯卧撑、干家务活,“我能一口气做50个俯卧撑,也不会喘粗气。”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街道办事处从事银发帮扶工作,经常要到辖区里的敬老院转转。我发现,敬老院里住的主要是社区内生活不便的残疾人、“三无”独居老人及60周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特殊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性格孤僻的老人这类老人最大的问题是不善于与人交往和表达,并且喜欢整天呆在家里。对于他们来说,和睦的家庭是一味良药。家人要经常开导老人,鼓励并陪伴老人走出家门,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或者晒晒太阳。  相似文献   

17.
正爸妈的一句"我很好"往往蕴含着儿女所不知晓的愁肠百转和铁肩独担。"我很好"未必是爸妈真心话"喂,闺女呀……"一位老人拿着手机,边走边接听电话,"我呀,吃得饱、睡得香,你放心吧……你妈?没在呀!她出去跳舞去了……"突然画面一转,老人正在医院照顾老伴儿。"没事,你放心吧!  相似文献   

18.
经常胃酸的老人:不宜吃李子、山楂、柠檬等较酸的水果;经常大便干燥的老人:应少吃柿子,但可以多吃一些桃子、香蕉、橘子等。经常腹泻的老人:少吃香蕉,多吃苹果。患有心脏病及水肿的老人:少吃含水分较多的水果,如西瓜、椰子等。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少吃含糖量较高的梨、苹果、香蕉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老年人》2004,(9)
多关注农村老人的生活我是山村农民,家住山旯旮里,但爱好阅读,《老年人》杂志是我的最爱读的一本杂志。这份杂志栏目多,内容丰富,而且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很适合我们农村老人。我常把喜欢的文章抄录下来,经常翻阅,还把一些有趣的文章读给那些不识字的老人听,大家都受益匪浅。我愿做《老年人》杂志的忠实读者,也希望刊物多关注农村老人的生活,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隆回县荷香桥镇横冲村农民向雨贵)《“屈贾之乡”长沙》一文在今年第7期刊登后,有读者打来电话,对文中“屈原作《怀沙》,投汨罗江而死,《怀沙》即怀念长沙”一句提出质疑,认为“怀…  相似文献   

20.
夕阳之家     
当今社会,把陌生老人当自家老人悉心敬养的人并不多,辽宁丹东人张克勤是其中个他创办的夕阳之家成立于1996年,16年来,院长张克勤全额出资义务赡养老人,本是国营印刷厂职工的他,在下岗后开了个小印刷厂维持生计和养老院的运转."我上小学时赶上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经常去敬老院帮老人做好事,此后帮助老人就成了习惯."现在夕阳之家共有孤寡老人、残疾智障人士32名.他们在这里有吃有喝有床睡,自己种地,相互,照顾,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