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母语文学广义上讲是用第一习得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语言。这里面第一习得语也包括汉语。但从狭义上理解,就是汉语除外的少数民族语。我们通常讲的母语文学就是指用少数民族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还有一个母语文学划分问题,实际上,母语文学分为母语民间文学和母语作家文学。我们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绝大部分是用少数民族语讲述和记录  相似文献   

2.
秦祖宣  唐林 《民族学刊》2022,13(4):76-87, 139
作为三语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语音系习得曾一度是三语习得研究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成为一个颇具活力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外三语音系习得研究主要探讨:双语者/多语者相对于单语者是否具有音系习得优势;三语音系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三语音系习得的理论模型。本文总结和归纳国外三语音系习得研究的成绩与特征。跟踪少数民族学生大学四年的外语学习情况,开展纵向研究。采用神经语言学神经影像学技术与三语习得相结合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探讨少数民族学生三语音系习得。以彝族、藏族、维吾尔族学生为对象,考察其习得英语语调的情况。加强逆向迁移研究,探讨二语(汉语)、三语(外语)对少数民族学生母语的影响,检验音系渗透性假说,考察逆向迁移与语言磨蚀之间的关系。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三语音乐习得中的超音段特征习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关于石化现象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城的关注,但诸多研究多限于语言结构方面,其理论的完整性仍有待探讨。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的石化是第二语言习得区别于母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中介语石化的内部机制进行探索,即认知心理机制、神经生理机制和社会情感因素,以求对汉语环境中外语的教与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三语习得"即指学习者除母语之外对第二门外语的习得。在国内,多语系、多语族与语支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语言习得者的心理素质等均具有典型性,这对三语教育和三语习得都有很大的影响。藏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差异是影响藏族学生三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主要基于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三语教育模式,对在三语教育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激发三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三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促进青海及其他地区三语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语习得"即指学习者除母语之外对第二门外语的习得。在国内,多语系、多语族与语支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语言习得者的心理素质等均具有典型性,这对三语教育和三语习得都有很大的影响。藏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差异是影响藏族学生三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主要基于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三语教育模式,对在三语教育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激发三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三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促进青海及其他地区三语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讲西班牙语的居民一向是一个不受人重视的少数民族集团。但近几年来,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它已成为美国居第二位的少数民族集团。据估计,到本世纪的末期,他们的人口将超过黑人,而成为美国名列第一位的少数民族集团。今天,讲西班牙语的美国人已在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领域中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据1980年的人口普查,官方公布美国现有1,460万讲西班牙语的居民,此外还有500余万讲西班牙语的秘密移民(即非法移民)。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少数民族辞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辞书史是语言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的语言学史研究中,辞书史的研究是个薄弱环节。而作为我国辞书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少数民族辞书史,则研究得更少。 我国少数民族辞书,指的是用少数民族语言编写的各类辞书,包括用少数民族语言解释的单语词典和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某一少数民族语言与另一少数民族语言互释的双语词典或多语词典等。我国少数民族的辞书,象潺潺小溪,不断地汇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在少数民族语文以及汉语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的宝贵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的辞书对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间文化的交流都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少数民  相似文献   

8.
1、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语言种类很多。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了回族、满族和畲族通用汉语以外,其余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的语言按照谱系分类法,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和南岛语系。我国少数民族中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最为广泛,有29个民族,其中包括汉语和壮侗、藏缅、苗瑶三个语  相似文献   

9.
论西藏汉语习得和使用的人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汉藏人口的接触出发,讨论在汉藏语言接触中,西藏习得和使用汉语的藏族人群及其主要特征.从区域上着,农村居民和汉族的接触极少,几乎不存在汉语的习得和使用.城镇居民和汉族的接触越多,汉语习得和使用人就越多,水平也越高;从职业上看,以拉萨为例,认为城镇居民会因职业的不同而在汉语习得和使用的特点上有所不同.本文将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进行分析,强调小学阶段习得和使用汉语的重要性,并在各人群习得和使用汉语的一般特征方面进行了比较.[1]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民族地区当干部,少数民族干部要会讲汉语,汉族干部也要争取会讲少数民族语言,这要作为一个要求来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要求。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坚强领导,是推进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取决于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幼儿的汉语习得语言训练孙晓兰在我执教的幼儿园,是一个多民族的幼儿大家庭。这对于扩大幼儿的视野,从小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是十分有利的,但在语言教学方面却增加了相应的难度和特殊性。这种“难度”和“特殊性”又为我们探索幼儿语言习得的过程及其特点提供了...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不同文字的回鹘文献中,古藏文音写的回鹘语文献数量不多。古藏文回鹘语文献大多出土于敦煌和吐鲁番等地。文章在介绍古藏文回鹘语文献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对P.T.1292古藏文音写回鹘语佛教教义简答手册进行语文学研究,包括回鹘语转写、注释、汉语翻译,并在部分词条的转写和翻译方面对前人存在的错误予以纠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与外界的交流,对于平日里不讲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体来说,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而这些语言不得不被淹没在汉语的大环境中.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他们的日常语言在受来自国外和国内的影响而改变.这种改变已经上升为问题,必须通过长期的规划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今河西之黑河在史料中呈现了藏缅语、汉语、阿尔泰语等语属的地名记录格局。《禹贡》雍州之弱水、黑水同指今黑河,弱为音译(■),黑为意译。卢水胡之卢水兼顾了藏缅语的音与义,指向藏缅语的“黑”。西夏语■((口移)则那)的藏文对应词是■(黑水江)。蒙古语的ejen-e(亦集乃、额济纳)继承自西夏语。合黎水为阿尔泰语的qar-a(黑)。黑河诸语属地名的音义考辩验证了以下认识:藏缅语(西夏语、藏语)的文献记录尽管出现较晚,但从汉语、阿尔泰语的异文材料和音译、意译地名的不稳定性判断,大量地名继承自古藏缅语。古藏缅语地名在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地名记录中具有底层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5.
“三语习得”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并逐渐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由于中国多种语言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等均具有典型性,在藏族聚居区尤为突出.在民族地区三语习得教育实践中,本文认为三语习得认知能力、汉语言、三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差异的模糊认识等因素影响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民族生三语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明代在重视兴办学校和“教化为先”理念的影响下,各民族文化交融日益深入,少数民族诗文创作进入了繁荣期,各民族文学的交融进一步深化。在中原文学的影响下,明代少数民族文人队伍持续壮大,以汉语诗文创作为主要形式的书面文学渐成主流,并以家族文学为单位呈现出团块式发展的局面。文章在介绍明代多元化的少数民族作家、家族式的文学创作群体等明代少数民族诗文创作概貌的基础上,试图再现明代少数民族诗文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地域特色鲜明、诗歌创作中的宗唐倾向明显等风貌,并从民族文教政策、边地移民政策及科举制度等方面对明代少数民族诗文繁荣的人文生态进行考索,以期描绘明代中华文学交融一体的缩影,再现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片段。  相似文献   

17.
陈万会 《民族论坛》2006,(12):54-55
一、引言在第二语言研究与教学历史上,语法习得研究在语言教学、语言习得中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而词汇习得研究则处于次要地位。然而,词汇是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教学不可能撇开词汇教学。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词汇习得的重要性,并且致力于词汇习得的研究。本文将对国外二语词汇习得相关研究作一回顾。在对国外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回顾中,从研究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根据时间划分了20世纪80年代之前、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等几个时期。二、国外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历史发展1.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一…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歌运动",虽然没有真正地为中国诗歌发展开拓出新的道路,但却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群众文艺创作潮流。少数民族人民深具民族传统、政治认同并且是真情实感的新民歌创作,对少数民族群体内部建构关于新中国的现代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创造性的集体合作大生产和声势浩大的新民歌个体创作过程中,少数民族人民将自身传统的民族话语、地方话语及乡土话语与新中国的国家话语相统一的新民歌创作,既让他们实现了从传统的"民众"到新中国的"人民"的发现,也铸造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实体,并让少数民族人民的"新民歌"创作具有了人类学的伟大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一个范畴,英汉语作为人类语言范畴中的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母语为汉语的习得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其语言认知范畴原型由汉语向英语转变,因此,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习得者的英语习得效果受语言认知原型转变的影响,这种影响即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母语迁移现象。母语迁移表现在语言结构、文化语境和语言思维方面。  相似文献   

20.
灵渠之"陡"语源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灵渠上的“陡门”的语言学考证,证明了“斗”和“陡”是壮侗语中”tu(门)的汉语音译,“斗门”和“陡门”是壮语借词,弄清了灵渠别名“陡河”的原本含义,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明了“陡门”是壮侗语民族先民参与的伟大创造。文章还论述了岭南少数民族语言和中原汉语言之间的“对话”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