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的分配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大问题 ,所以 ,刘少奇对此十分重视。为了正确处理分配关系 ,他提出了国民收入分配应该坚持“统筹兼顾 ,全面安排”的方针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途径是 :根除平均主义思想 ,改革劳动制度 ,改革生产经营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对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特点,对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多样性,对分配要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物质剌激与政治思想工作各自发挥作用的范围等都作了具有创造性的论述,刘少奇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3.
该文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关于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重点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思想;从分配的所有制前提、分配原则、分配的实现途径等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分配思想的特点和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新特点,提出了贯彻按劳分配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在分配领域中引进市场机制,理顺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建立适应企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整,正确处理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闻天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按劳分配的内涵与坚持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劳动力价值与按劳分配的两重性,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按劳分配的形式;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按劳分配与思想政治工作六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张闻天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对张闻天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给予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应该把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从分配数量和分配关系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分析,而不能仅仅依分配的数量关系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等同起来;认为按劳分配制度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基本制度的完善和补充;认为现阶段我国分配货币化是按劳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最后指出在不同所有制的混合经济中,应区别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的具体结合形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重新学习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原因、特点以及它的实行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经济不仅与按劳分配有兼容性,而且为按劳分配的完善和科学实现提供了条件;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按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来取得个人收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商品的条件依然存在,劳动力通过市场进入生产过程。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劳动力的商品所有权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中的辅助因素,现阶段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容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特色,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对理论界关于按劳分配的新含义,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关系的新认识,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原则的新探讨等,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同马克思原来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有显著区别,而表现出某些新的特点。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是低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这些特点表现得越突出。一些同志的文章中从不同角度分别论述了这些特点,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发展。但也有的同志认为,这些特点是对按劳分配的否定,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形式已不属于按劳分配性质,而是一种“劳动所得”。《经济研究》杂志1987年第2  相似文献   

11.
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极重要的理论,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一个极重要的内容。早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具有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思想。一八七五年,马克思在其光辉著作《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更是明确地、精辟地阐明了这一思想。马克思不仅论证了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而且分析了按劳分配的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深入理解按劳分配的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对于我们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理论和思想上进一步揭批“四人帮”;同时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执行正确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配问题,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大分配"观.这一分配理论的鲜明特点是将分配问题看作所有制解决之后的重要问题;分配理论包含了国家如何分配宏观经济资源的问题;不仅对分配的理论和原则进行了阐述,而且对贯彻分配原则的制度保障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刘少奇提出,分配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分配问题关系重大;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解决好劳动用工制度,保障按劳分配等.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长期以来,由于不懂得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消费品的分配上也就跳不出马克思设想的由社会对劳动者直接进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模式,再加上“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在分配上大搞平均主义,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消费品的分配关系多年来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理顺,从而使分配关系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如何进一步理顺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分配关系,建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收入分配的形式都由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完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据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有的要素所有权结构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按要素分配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工资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对劳动者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劳动报酬形式。工资的主要职能有刺激职能、保障职能(补偿职能)和调节职能。根据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理顺国家、单位、职工分配关系,单位利益与职工利益必须休戚与共、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我们用级差效益工资制来体现这种分配关系中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理论界对按劳分配理论的讨论社会主义社会自然摆脱不了商品经济这个“讨厌的魔鬼”这一现实,使苏联、东欧及中国进行已久的社会主义分配改革浪潮,至今为止都面临着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怎样实行按劳分配?人们或者坚持原有的按劳分配模式,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或者面对现实,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出发,去探索劳动者参与社会主义产品分配的新形式,并从理论上作出符合实际的新结论。大部分同志选择了后者。首先,他们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按劳分配。一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毛泽东关于物质利益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并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认为在今天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的思想,有些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  相似文献   

18.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的社会形式决定分配的社会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与分配关系的最基本原理.按劳分配就是马克思根据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所作的推断.但马克思恩格斯并未亲身经历社会主义社会,他们只能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我们指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发展的方向.本文试图从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国营企业的按劳分配和工资制度问题,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是实现人们利益关系的基本手段。分配关系正确与否,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力影响极大。以往的教训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验,都充分证明这一要理。对此,十三大报告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为了克服统治多年、带有某些空想成份的旧观念,深入理解上述精神,我想应当弄清三个关系:(1)分配与生产力的关系;(2)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的关系;(3)分配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一文中提出,我们在坚定不移地贯彻按劳分配的同时必须努力克服按酬付劳思想。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按酬付劳则是由于忽视思想教育在贯彻按劳分配中出现的一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狭隘思想。二者是有原则区别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又往往绞在一起,不易区分清楚。前几年经济学界讨论按劳分配时,有人说实行按劳分配就是要斤斤计较,不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