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冬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35-37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和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而广泛传播,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在近代中国,莎士比亚是介绍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尽管其作品随着中国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文学领域跌宕起伏,但人们对他及其作品的认识仍是步步深入并且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郭冬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35-36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和作家,他是近代最早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文学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莎士比亚作品对我国的文学评论、现代戏剧和新诗均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梅忠波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26(4):344-347
基于语篇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语篇翻译不再拘泥于语言形式,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语境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考虑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体系外,还要考虑到涉及语言体系之外的各种制约因素,其中包括文化语境。由于语篇脱胎于文化语境,因此,文化语境对语篇翻译的规约作用与语篇翻译的全过程同在。 相似文献
4.
胡囡囡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3-94
语篇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语义整体。语篇翻译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文化因素。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确立语篇意识,把它置于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去思考,才能“忠实”地再现原文内容和文化信息。语篇翻译即是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5.
6.
孙纪燕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Z1):48-50
语境因素在语篇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对于正确理解语篇的语义、解释其交际意图及其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语境的内涵入手,重点从文化(背景)语境角度来分析其对语篇分析的影响,指出社会文化对语篇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小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75-77
作为语篇知识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项新课题,语篇翻译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以译者为中心的跨文化的多边交际活动,其实质是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信息传递。首先阐述了语言性语境与语篇的关系,字、词、句一旦进入某种特定的语境,其意义便豁然开朗。语境可提示和帮助人们从语言意义推断出相应的语言内容。随后,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信息传递模式,行文语序组织的相异之处,并提出语篇翻译中应调整语序,以突出中心信息。最后,探讨了文化语境对翻译过程的影响。翻译是译者把负载着文化信息的原语语篇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转换成译语语篇的形式从而完成文化移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文化语境是语篇中最高层次的语境,它分别由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及价值观等因素构成。本文结合语境学原理,从文化语境视角研究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的跨语际、跨文化转换活动,处理好文化语境与景区公示语翻译的关系,采取正确方法达到成功的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9.
语篇连贯中的文化语境及其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连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4):139-141
语篇连贯不仅是语篇的特征,更是决定语篇翻译成功与否的保障之一。从语篇分析角度来看,文化语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现语篇连贯的隐含手段,它对语篇连贯与翻译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密切结合两种文化语境,对原文加深理解,并针对原语文化语境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确保在译语中体现原文的连贯、取得传神达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郭冬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35-37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旅游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奋斗目标,是旅游业发展的思想体系.分析了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深入探讨了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对常熟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登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1):70-73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 ,利玛窦是最具影响的人物。西方近代科学及天主教在中国能有现在的发展 ,利氏是有开创之功的。文章从西学翻译的角度 ,通过介绍与分析利玛窦的著作来评价其对中国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思想文化以及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影响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丽琴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152-154
文化语境是影响语词翻译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民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文化语境对语词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伟民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3):89-93
赵澧在莎学研究中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解析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并注重影响莎士比亚创作的时代因素 ,进而把握莎士比亚的特征和重点莎剧的主题思想、艺术特点 ,还对西方莎学和前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中的谬误提出了批评。他的莎学研究为中国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兴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1-7
本文系对汉文伊斯兰教译著的伦理文化的简单介绍,包括这种伦理文化的形成和特点,这种伦理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精华所在,这种伦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田文燕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37-39
本文从翻译中存在着大文化与小文化的问题入手,论述了大文化就是文本整体所反映的或蕴含的文化,这个文本文化根植于某个民族、某个社会的整体文化之中;小文化就是蕴含在语言各层面的文化因素.一个文本的大文化是由整个文本的一个个小文化积累起来的,文本反映的整体文化及其植根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只能移植或传递,不能翻译;词语和表达法中包含的文化因素可以翻译,也可以移植或传递. 相似文献
16.
石小红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131-133
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两大不同语系,而且有各自的语言文化环境,文化差异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这就要求译者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掌握它们的特点,跨越文化的鸿沟,避免误译。 相似文献
17.
杜鹃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3):86-87
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对作品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使译作通过翻译者和接受者的选择与再创造获得新生。经翻译这一由此达彼的桥梁,不仅使两种不同的文化得以沟通、交融,而且对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王春燕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66-69
发生在汉魏至唐宋时期的佛经典籍翻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也是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首次大规模的碰撞与融合.佛教文化随之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中国的语言、文学、思想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佛经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佛典中富有想象力的譬喻给中国文人插上了幻想的翅膀;佛教中超现实的空间观大大启发了中国人的思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更是离不开佛教思想的发展史.佛经翻译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昌盛.佛教文化已经成了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贾玉婷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
生肖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生肖文化表现了中国人对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它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翻译。认为应当从文化的角度来探究十二生肖汉英翻译。 相似文献
20.
郑燕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2):115-1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二者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 也涉及文化问题,现今翻译被认为是一种以跨文化活动为目的活动.因此,翻译研究无疑应置于文化研究的大环境之下.而所谓的文化翻译就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结构"与"超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