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实际走向在一定程度上仍偏离于教育应该采取和达到的目标。并通过对教育本体的分析 ,阐明了教育对人性及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终极价值。最后指出 ,从“素质关怀”转向“教育关怀”,使教育全面关怀人的素质发展 ,从而使教育过程“素质化”,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与关键  相似文献   

2.
知识课堂作为以传授知识、完成认知性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激情,绿色课堂体现的教育根本价值是一种对人的关注、关怀与提升,它使教育得以从理性王国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命、回归和谐,是教育回归本真的表现,其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从人性关怀的意义上反思传统的教育,批判现实的教育,探索未来的教育。科学发展的崭新趋势呼唤着创新型人才。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对我国高校当前和今后的教学改革有着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代青少年人文知识欠缺、道德素质滑坡、人文素质降低已成为近年来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人文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文精神的内涵。我国传统文化中理想“君子”人格——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爱国主义、集体精神,修身为本、厚德载物等思想对当前素质教育仍有借鉴意义,传统人文教育的积极方式也值得探讨。人文传统在素质教育中的推行要注重青少年生活情感教育,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的建立,同时培养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推行具有人文传统的素质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人文关怀"在理解上存在三个误区,即将人文关怀理解为关心学生生活、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和设置人文课程。这些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该从广义上理解人文关怀,它涉及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人的文化、人的心理等各个层面。大学的人文关怀应该具有五种指向,即自由探索精神以及对失败和错误宽容精神、复归人性、回归生活、彰显个性和走向幸福。  相似文献   

6.
在什么样的终极价值语境下协调真、善、美与利、名、欲的关系,这是当代教育的现实问题。作为寻觅人类精神家园的先锋,教育终极关怀体现了教育对社会或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价值及作用的哲学沉思,从而为"教育为何"、"教育何为"和"教育如何"奠定精神底色,从根本上回答教育所彰显的人类精神与时代使命。教育终极关怀不仅承载着教育实践的底线、良知和责任感,而且肩负着教育理论的法线、信仰和尊严感,整体性、永恒性和幸福性是教育终极关怀的生命情结和精神指向,对完满、完美、完善的追求,对智慧、理想、幸福的瞻望,对人性、生命、灵魂的思考是教育终极关怀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理性之光普照大地,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从前所无法想象的变化,叹为观止的物质世界精益求精的程度使最神圣的价值却不知所踪。文章从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区分入手,认为技术理性是以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活动为其根本内容、以人造物为目的的思维活动过程。而价值理性则体现一个人对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它关怀人性的世界,相信人对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人的最终归宿和终极关怀是这个世界的重心所在。同时阐述了理性概念的发展与变迁,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分裂的原因和后果,指出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为弥合两者的分裂、走出人类的生存困境提供新的契机和出路。  相似文献   

8.
自我实现是"存在人"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人想要成为他自己而非预设人的自由选择。教育以培养和发展"人"为目的,却习惯性地回避自我实现问题。自我实现是人类需要心理的最高表现形式,弱化自我实现在教育中的本体性价值,会导致教育目的异化。教育要全面提升生命的品质,就应超越社会的功利性,回归生命本身,使学生在"娱乐精神"中享受学习,在人性关怀中自由呼吸,在人生反思下开放性成长。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应超越“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科学世界教育研究站在本质主义立场,运用还原主义思维方式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致力于理论世界的建构,以绝对的先验原则、客观的真理和至善的道德王国等理想否定现实生活世界的合理性,忽视了教育中的情感、终极关怀、人性等重要内容,导致教育研究与生活世界产生了根本的割裂和对立。着眼于生活世界的教育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的世界,展示的是直观的、非课题性的天人合一的世界,遵循的是生成性思维,在对教育的“生命叙事”中构架起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桥梁,揭示生活的全部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内容涉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审美教育具有道德教化的价值,科学思维的教育价值、培养创新潜能的教育价值、心理健康的教育价值可以促进人性的完善、人的创造潜能的激发以及人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唤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有其必然性 ,课程体系的改革应适应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全面发展 ,让学生主动发展 ;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素质教育必然引发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及其引发的教学改革要求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要求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思想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素质培养 ,加强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和文化业务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我国显得尤为迫切。素质教育的实施涉及到深刻的教育改革 ,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改变教育观念 ,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 ,以创造性教育为本位”的新型教学模式 ,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略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素质教育是构筑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性原理。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世界教育潮流,职业人格的培养不容忽视。而突出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培养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强调以生活世界为中心,重视教育过程的生成性,彰显人本的价值取向,突出生活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置身于生活世界中,走教育"生活化"道路,才能满足受教育者成人成才的需求,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我国 2 1世纪基础教育的唯一选择 ,也是我国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体现、,深刻认识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实施的渠道 ,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统德育的情境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道德教育情境化是我国传统德育的基本特色之一。情境化是指把德育的人际、社会、自然背景转化为个体的生活情境 ,把个体的情感熔铸进人际、社会、自然的背景之中。从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解析了传统德育的情境化特点 ,指出情境化德育与民族文化、心理相谐调 ,对当代德育建设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仍然存在问题。例如,受教育环境的影响、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教师之间无法形成合力等。要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要实行以下有效措施:各级领导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意识,高校教师要落实素质教育,高校学生要发挥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闫莉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1):150-152,72
“知”性教育与“智”性教育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工业社会“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上采取“知”性教育,使教育失去了育人的本真意义。教育是一种为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所具有的这种本质属性及现实对于人的发展的需要为“智”性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和必然的条件。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彻底实现观念的转变,不仅要让学生“拥有知识”,更要让他们“懂得知识”,把塑造健全的主体作为教学的使命,使教育真正实现对生活的回归、对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以电脑技术的普及、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信息文明,给传统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探讨信息文明对人文教育的教育价值、教育内容、教师身份、学习方式等问题的影响,以反思当今人文教育的出路,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