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试从典型论的视角,透视了脂砚斋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意趣。剖析了脂批虽情、理并容,但实则侧重“情”而兼顾“理”;非独主张个性的鲜明和独持性,更主倡“正邪两赋”善恶并书的典型性格的复杂性,从而显示出中国古典小说评点派艺术理论深邃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正> 作为一个研究北京历史地理的专业工作者,我多年来就盼望着自已的案头上,能有一部颇有价值的北京重要古籍——《光绪顺天府志》。1987年底,这部书的标点本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并且很快便得到一部,兴奋之情,难以名状。我通读一遍之后,有两点感想时时萦迥脑际。其一,这部书的标点者,其功伟矣,甚为钦仰;其二,这部书的标点,缺憾之处多矣,又深为惋  相似文献   

3.
一本适时的书——《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概论》简评康式昭早就获知李贺林、曹振刚同志组织编写《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概论》一书,也应之书成之日,写上几句话附骥其后,以示恭贺,并表先睹为快之情。如今,书已付梓,是清欠文债的时候了。说“先睹”,是,也不完全是。原因在只...  相似文献   

4.
李洲良 《求是学刊》2012,(5):114-118
从《左传》"君子曰"到《史记》"太史公曰",标志着史家从道德评价主题到历史评价主题的转变。《史记》论赞有显、隐之别。所谓显,或借仁人君子之义行壮举抒发敬仰之情;或书昏君权臣之暴行劣迹发泄怨愤之意;或述王朝更迭、世族盛衰以寄托兴亡之感;或对重大事件提要勾玄以探其成败之因;或深察人心向背以昭示民意之不可诬;或阐明写作本旨、书法义例以成其一家之言。所谓隐,或反话正说,似褒实贬;或侧笔反衬,寓有深意;或暗含影射,曲笔诛心;或言此意彼,绵里藏针。  相似文献   

5.
日本《产经新闻(晚报)》1980年7月17日介绍日本出版的《日汉朗咏集》一书.该书是从数万首日、汉汉诗中挑选出近千个句子组成的.内容按四季、人生、社会、学术、思慕之情的顺序分类排列,每个诗句后面都附有读法、解释、鉴赏以及出  相似文献   

6.
杜文玉教授在其所从事的隋唐五代史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版了《南唐史略》、《唐高祖和唐太宗》、《狄仁杰评传》、《唐代军事史(下)》、《长安吏治》等多部学术专著,并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最近,人民出版社又于2006年1月出版了杜先生的新作《五代十国制度研究》一书。有幸获赠一册,故以先睹为快。经过仔细披览,潜心拜读以后,使我深受感触,于是乎言出于衷,遂有不吐不快之感;情发于胸,遂有不舒不畅之意。现将我在披览和拜读了杜先生这部新作后的心得体会略书于后,以期对杜先生在这部新作中对五代十国制…  相似文献   

7.
钟书林 《唐都学刊》2009,25(2):32-35
刘宋至北宋之前,是《后汉书》接受传播的第一座高峰;北宋至明代之前。《后汉书》的影响传播有所下降;明清时期,是《后汉书》研究的第二座高峰,也是黄金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汉书》研究进入全面系统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古典戏曲家看来,戏曲是“以离合之事,抒悲欢之情”。离合之事,是叙事;悲欢之情,是抒情;叙事得小说之筋骨,抒情取诗歌之精神。因此,古典戏曲与诗歌、小说之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7,(3):149-156
明代中后期,社会出现诸多变化。两性婚姻方面也是如此。万历年间吕坤编刊女教书《闺范》,重视夫妇之道,突出了夫妻关系在五伦中的地位;在描述作为妻的典范女性方面,重视女性才学,将体现女性之"才"的"诗女"、"文学之妇"作为独立类别编撰进入《闺范》一书,丰富了女性评价体系,为夫妻关系中"情"的展示与流露提供了有效途径。虽然,基于传统妇德约束,女性"贤孝"与"贞烈"仍然是评价女性品德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准则,但《闺范》的构想在传统的理想妻子和夫妻关系模式中,为"情"的注入提供了空间。结合这一时期比如士大夫为女性撰写的墓志铭等资料看,吕坤这一对妻的构想与对理想夫妻关系的期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古来书家名世者,大都以其文显。文者,文郁之气也。此文郁之气必定从读书与行路中得来。在与前贤的契合、与自然的体悟中开阔了胸襟,峥嵘了气象。进而于心为文,发乎为书,这是古时文人的操守,更是书法家的人格特征。海鹰先生素怀文心,公务冗繁之余,习书不辍。于柳公权、赵松雪用功最勤,心仪手追,渐成规矩。近年又从清人处问得消息,其书更呈现出雍容、华滋之气象。海鹰先生作书,颇见古趣,先预想字形之大小,成竹在胸,后濡墨挥毫。其用笔精致,顿挫毫芒,尤于使转处更见其笔情墨趣。近来尤喜作大字行草,恣肆汪洋,不计工拙,一任心手,表现出良好的传…  相似文献   

11.
洪升《长生殿》的情感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升从“情场”视界、“情缘”焦点、“情至”本旨出发,在《长生殿》中对李杨故事加以情化、净化、理想化艺术处理,借以表现情感的解放和自由。洪升强调戏剧“言情”、“擅场”,于“情在写真”基础上求奇出新,力求创造格调高雅的情感诗化意境;他通过“情悔”描写否定情欲的放纵主义,主张克服情感异化而达到情感净化和自我完善境界,对当时由雅到俗、从情到欲类学趋向是有力的反拨;他还把生死相许这种情感郁结点作为戏剧创作的艺术肯綮和构思关键,用以揭示情感本体的超越力量和情感追求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徐大威 《社科纵横》2006,21(8):125-12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整个文学发展的中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生成(becom ing)为“情”、“景”关系。作为古典诗学的元范畴,意象集中体现了情与景的隐喻性关系;意境则彰显了情、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情景空灵是其本质特征。由于各自所指和哲学文化背景不同,意象、意境作为审美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意韵。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价值新论姚莽《金瓶梅》写的是什么?书的开头就作了回答:“如今这一本书,乃虎中美女,后引出一个风情故事来。”(牝牡相诱谓之“风”,男女相爱谓之情。“风情”,也就是“性爱”。)洋洋百万言的《金瓶梅》,刻划了众多的人物,描绘了广阔的社会情景。有人...  相似文献   

14.
史凤云 《社科纵横》2006,(11):103-104
汤显祖在以“情”为核心的戏曲创作中,实践了其“意趣神色”的戏剧观。他主张“情”作为戏剧真正之内涵,统帅着整个戏剧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段;强调戏剧创作应注重立意深刻、富有机趣,同时要有神韵气质和本色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丁薇 《社科纵横》2005,20(5):168-169
王昌龄的诗歌《从军行》(其四)的主旨历来有“豪情”说和“怨情”说二种观点。本文首先从王诗惯用的语言着手,从字和句方面对本诗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豪情”说的缺陷和不准确性,同时确立了“怨情”说的合理性;然后进一步挖掘了本诗的“文外主旨”,从朝廷用人不当、安边无策等方面对“怨情”说作了证明;最后概括出了本诗的主旨,并说明本诗的情感基调与王诗的主体情调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从情忠内型、创作心态论述<诗经@大雅>中谚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否定与批判“言志”诗学,曾是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标志。但从五四新文学开始,“言志”诗学不仅没有被剔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范畴,相反,却借助于西方话语得到合理的传承。“言”救亡图存的启蒙之“志”,与“抒”忧国忧民的个人之“情”,中国现代文学都未摆脱“志”者“大情”、“情”者“小志”的传统思维,具体表现在:主“思”派提倡文学创作的功利意识,进而以“志”代“情”回归“道”统;主“情”派则提倡文学创作的真情实感,进而以“情”传“志”,回归“道”统。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与实践,虽然涂抹着光怪陆离的“西化”色彩,但其重新“释道”与巧妙“言志”的本质特征,恰恰表明了它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而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后走向了“西方”。  相似文献   

18.
电影就要放映了,影院门口却有许多人犹豫不决,因为他们手中没有票。是票售完了吗?不,正在那里卖,不过不是在公家的售票窗里出售,而是在私人的手中。三角钱的票卖六角、八角。牟利者通过私人关系把票垄断在自己手中,并与有关系的人约定,卖不完退回,得利分成,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私人的书摊上,摆着很多好书,但价钱高得惊人。到新华书店去查问,都说这些书没有了。原来,私人通过熟人,书回到仓库时就全部买去了。奇货可居,读者不得不用高出一倍甚至数倍的价钱去买自己喜爱的书。真是苦煞读书人!某甲犯了错误,组织上要做出处理。某甲利用各种关系,一时为之说情者门庭若市。结果,不了了之。在用人上,某领导拉山头、搞宗派,不管德才如何,与我有关系者就提拔重用,与我无关者靠边站。甲乙两个建筑队,同时要求与某厂签订建筑合同,甲从在各方面都要比乙队高出一筹,但因乙队在厂里有“自己人”,厂方就  相似文献   

19.
"情判"作为中国传统诉讼中颇具特色的审判模式,是指司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情或情理作出判决.它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相适应,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情判"以和谐为总体价值取向,无讼和追求实体公正则是和谐在情判领域的具体价值取向.在这些取向的指引下,司法官判案时力图做到法顺人情,情法相合.  相似文献   

20.
一部追忆当年青春岁月的电视剧。描写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某化工厂车间里的青年工人,在那个朝气蓬勃的年代,车间班组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而淳朴的情感。这里有男女之情,父子之情,兄弟之情。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人物个性鲜明,生龙活虎;把人带进那个"东风吹,战鼓擂,八十年代谁怕谁"的火热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