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以来,在欧美地区大众文化及其在人的行为层面上体现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城市经济基础上高度发展起来之后,已广泛推向社会,成为对大众的一种整合和左右的手段,因此遭到西马和后来不少理论家应有的批判。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在中国也愈演愈烈。由于大众文化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一种广泛的文化形态,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于大众文化的生产方式应加以利用,对其内容应加以制导,对其先天性的非审美的低俗之风应加以消解,以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来创生多元性的属于人民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2.
形与神的关系是传统绘画深层的问题,受到历代画家的关注,它们的统一渐渐成为传统绘画的标准,但是当代画家已经把形神问题看得微小了。以水彩画家周刚为个案,以现代审美的视角为着眼点,分析、研究不同时代画家对形神问题的不同理解,以求继承发展传统绘画的精神。只要有人的存在,绘画仍在继续,形神问题的讨论就独具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由<易>学"现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思想,生发出了汉魏六朝时期的滋味论、隐秀论、象外论;由<周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的思想,生发出"传神"扣"气韵生动"论,加上佛学禅境把物理时空意识向心理时空意识引领,三者合流融汇,终于延异出了唐代以"境生象外"为首要特征的"意境"论.  相似文献   

5.
收入管理在易逝性高科技产品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易逝性高科技产品的特征进行分析 ,探讨易逝性高科技产品与传统易逝性产品的区别 ,分析收入管理技术在易逝性高科技产品管理中的应用 ,及使用收入管理技术时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论诗的审美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王国维论诗的审美境界的几个方面 ,即 :情景交融的本质特征 ;诗人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 ;境界的两种基本形态 ;境界创造的方法。王国维的贡献在于发展了诗的审美境界的外延。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过程用我们的评论家们的话来说,就是由前一阶段的高潮跌入了眼下的低谷.这一说法是否准确尚且不论,然而文学变化的事实却是确确实实发生了.本文认为:新时期文学发展流变有诸多原因,而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变化是文学发展变化十分重要和不可忽视的背境性因素.本文将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变迁及其相对应的社会背境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8.
划分四元艺术至境 ,比较各艺术至境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该文系统的阐述了情感的一系列性质的问题,从情感的积累性、情感的折射性、情感的潜在性、情感的即境性四个角度提出了情感在大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暗示了其在领导科学中的潜在能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的"布置",与西方风景画"构图"的含义大不相同.中国山水画源自"师造化"之实境,追求的却是"中得心源"之"虚境".在观察方法上是"以流盼的目光,绸缪于身所盘桓的形形色色".不是停留在某一固定视角,所要追逐的是画中的"真趣",需要的是"畅神", "卧游".正如中国历代文人们对悠闲恬意生活的追求那样,寄望"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是在"造景",也是在"造境".相对"实境"而言,它是亦真亦幻的"虚境",其意趣尽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将意境分为写境与造境两种形态 ,却未作具体阐述。现代研究者对它们也未作深入的探讨。对此 ,本文从审美的角度来探讨写境和造境的艺术特征 ,认为写境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自然之美 ;造境具有主观抒情性、表意性和理想化抒情手法等。写境有画境、物境、事境等类型 ;造境有缘情写镜、直抒胸臆、象征虚幻等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三境诗在审美价值建构上存在差异:物境诗以美、情境诗以情、理境诗以真为其审美价值建构核心。译者如果不能正确辨别原诗境界,英译时就会产生境界降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情境译为物境,理境译为物境,理境译为情境。文章对降位的原因作出了分析:三境诗追求含蓄内敛、实中藏虚的审美效果,故多使用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文化性的意象语言,以及隐喻、象征、暗示、典故等修辞手段,三者都会造成对原诗境界的遮蔽,进而造成英译境界降位。   相似文献   

13.
学界关于唐人王昌龄的"意境"说,一向歧义互见,争论不断.本文试从佛学角度加以解读,认为王昌龄"意境"说,是其"诗有三境"说之最重要的思想成果.而其"诗有三境"说,主要由熔裁佛学"三识性"而来.所谓"诗有三境",指诗有三种审美心灵品格与境界.从佛教美学角度分析,所谓"物境"、"情境",仅"物累"、"情累"而已.惟有"意境"作为"真"境,才是无悲无喜、无善无恶、无染无净、无死无生之空灵的一种"元美"境界,在本体上,"意境"趋转于空与无之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收入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易逝性高新技术产品进行分析,将产品营销管理与收入管理原则进行综合,针对易逝性高新技术产品的特点和营销环境,提出构建易逝性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管理系统的思路、原则、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易逝性高新技术产品的收入管理系统框架,并设计了易逝性高新技术产品的收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大量的成功新城规划案例过程中,结合长春市净月开发区自身特点,归纳总结了四点关于新城规划建设的原则:确保易通行性、提高功能的多元化、鼓励密集化并确保活动的平衡以及创建积极特性。其中对于提升新城品牌形象注入了独特见解。期望可以为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新城规划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诗境之形成,受到佛学的深刻影响,但在发展中已形成自身的诗学逻辑。诗境兼容虚实,化实为虚。传统的诗境研究往往与抒情传统密切相关,这种理解是对诗境的窄化。诗境的开创存在不同的路径,如物境、情境、意境、事境、理境等等。近代诗学领域对意境的过度强调,压制甚至排斥了其他路径。诗境的抵达,不仅需要抒情传统,也需要重视叙事传统。这不仅是一种诗歌欣赏方法,更是一种值得努力的古代文学研究路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史境”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道路、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根据“中国史境”提供的方法论,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特点表现出不断突破自身局限性、不断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或曰呈一“形变之链”即由渐进到急进、由枝节到根本、由被动到主动、由下层到上层、由移植到中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史书记载,陶潜"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陶潜爱好饮酒,并写了大量的饮酒诗,尤其以《饮酒》组诗二十首最为著名。本文以其中的第五首为研究中心,拟分析其酒诗的深层意蕴——琴境,以深入解读诗人以"自然"为特征的人格和诗格。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王阳明在建立心学思想时,吸收和利用了佛禅。不仅如此,其诗歌创作也体现出这个特点,纵览阳明的诗歌,不难发现其融汇诗、禅的努力。从禅宗美学境界上看,触目菩提的现量境、饥参困眠的日常境在阳明的诗歌中比比皆是。相较而言,阳明诗句出现量境最多,这与阳明对山林生活的热爱有关。其次,具有日常境的诗句也较多,这是阳明随处皆真、随缘任运的禅学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易经的文化源头价值及“管理易”的历史出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的易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着历代经学家、玄学家、理学家注易、解易、研易的传统思路,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形成了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性、交叉性研究模式.国际国内易学者不断倡导对易学"极深研几",象数易、科学易、考古易、占卜易、人文易以及管理易等不同易类之探研,皆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但富有现实意义的"管理易"研究十分薄弱.因而,"易经管理"这一"援<易>以为说"的钩沉论题,要求研究者必须站在哲学诠释学的立场上,定位于易学与现代精神契合的高度,着眼于世界经济国际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兼容化的时代形势,带着现代管理的实际问题探入到<周易>这座神秘的殿堂中去,以求新弋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