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性思想蕴涵着进步主义。进步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代表着一种全面的社会进步。实际上,资本主义带来了知识进步、政治进步和公共道德进步,而没有带来道德的全面进步。在智能方面,它也没有带来人类智慧的进步。资本主义只是诸多可能文明中成为现实的一种,它不是人类文明演变的必然环节,也不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峰巅。事实上它已把人类逼近毁灭的边缘。走向生态文明,人类才能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2.
根源于明显有别的社会历史条件,从近代到现代,人类所建构的进步观念经历了由理性主义进步观到现代西方危机论的嬗变,对进步的信念由塑造神话走向推翻神话。两种不同的进步观念在理论上恰恰是直接对立的:在理论基础上体现为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在理论支点上出现为科学技术万能论与科学技术异化的殊异,在理论核心上展示出机械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的区别,在理论归宿上则呈现为盲目乐观主义与消极悲观主义的分歧。比较两种进步观念的理论差异,把握它们殊途同归的理论探索,对于正确认识社会进步问题以及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步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晶 《学术探索》2010,(4):18-22
西方某些学者将马克思的进步观念与线性进步观念相混淆,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严重依赖于单线性的历史进步观。事实上,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把人类历史看作是单向的、直线性的发展过程。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现实的人"的理论以及"东方社会"的理论,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具体模式辩证的统一起来,描述出人类历史复杂的进步过程,从总体上否定了线性历史进步观所指认的历史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单线性的、同质性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彭新武 《齐鲁学刊》2004,(6):122-126
通过对发展概念的由来以及对它与进化、进步等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辨析将会发现,当今人类在发展观念上所实现的变革是:发展并不一定是规模的扩大,而主要是一种结构性合理变革;发展并不是一切领域、一切方面的进步与优化,而是某些方面进步和另一些方面退步的同生共存状态。对无限发展的诉求只是一种乐观主义式的信仰,惟其如此,作为过去主导意识形态的进步主义将不得不终结。  相似文献   

5.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18个市2000-2009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及其因素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河南各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十分强劲,年均达14.7%,且落后地区具有明显的追赶趋势,但近几年下滑趋势明显。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说明,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下降则是制约TFP提升的瓶颈因素。因此,要遏制全要素生产率的下滑势头,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的代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永平 《中州学刊》2001,1(6):174-176
技术进步也会对人的根本利益带来负面影响,并使人付出某些潜在的或现实的代价。研究技术进步的代价问题,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技术进步观念,有利于以小代价换取技术的大进步。  相似文献   

7.
社会进步是人们在各个领域中长期活动的自然结果。人们总希望社会进步是一个直线向上发展的过程,但往往事与愿违。实际上,社会进步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这就源于人类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其次是人类的各种行为的局限性。正是由于人类在认识和行为上的这些局限性,便造成了人类的社会理想与实际的深刻矛盾。每一代人都在这种矛盾中挣扎而不自觉。推动社会进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负有责任,而政府则有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达尔文虽然也反对以结构的复杂性或异质性的提高来界定从不完善到较完善的定律式的进步,却也承认进化性进步;按其逻辑,新近的类型一定比古老的更为高级,然而这类进步竟然是由偶然性的变异和盲目的自然选择所操纵却令人无法相信和接受;尽管进化并不必然等同于进步,但进化观念却大大地加强了人们对进步主义的无限信仰,二者相互支撑,共同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占据了支配地位,并由此而引起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只有占据主导地位的这种人类主导价值观念的转变,才有可能扭转现在世界系统发展的非理性趋势,重建人同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许静 《理论界》2007,1(2):220-221
在1790-1860年间,美国人有了一种进步的观念。本文分析了美国当时适宜进步观形成的各项条件.美国进步观的表现和他们认为的进步应遵循的法则。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经确立,不能因为它在实现过程中会出现不道德问题而全面否定,应当看到它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与推动道德进步的一面,要注重发挥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具有的能动性,并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正向效应的发挥,抑制其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12.
林艳梅 《北方论丛》2003,1(6):92-94
关于“恶”的历史作用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有许多精彩的、深刻的论述。在两位经其作家看来,与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根基性决定地位不同,“恶”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构成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的、重要的动力,是促进历史进步的重要杠杆。  相似文献   

13.
进入近代社会 ,以青年群体行为为特征的社会运动迅速发展起来 ,产生了近代意义的青年运动。1 9世纪末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 ,发动了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团结组织一大批先进青年 ,投身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大批青年成为民主革命的先锋。他们宣传革命 ,组织民众 ,发动起义 ,参战支前 ,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辛亥革命是一次包括进步青年在内的社会大动员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资产阶级进步青年运动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历史主义者都认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是超越道德价值的 ,并将此观点归结为黑格尔的发明。但黑格尔却不是这样的历史主义者。在辩证法大师黑格尔看来 ,抽象地从道德观点来判断历史行为 ,或者将道德与政治完全分开来判断历史 ,都是片面的 ,都陷于一种恶的循环。作为普遍性 ,世界历史不作纯属私人的道德判断 ,但它决不是一个非道德系统。而中国的历史主义者将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作为对立的命题加以提出时 ,却是以进步主义的历史发展必然性观念为前提的。这种观念使他们不能不实际上相信历史会终结 ,不能不幻想彼岸的乌托邦总有一天会成为现实的天堂  相似文献   

15.
适宜技术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中典型省份近年来在资本、劳动力上的投入和经济增长率相关数据的整理,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用E-views软件对样本进行了计量回归分析,计算得出了各省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资本贡献率及劳动力贡献率;然后结合各省自身要素禀赋的特点,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区技术贡献和经济增长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作了总结并得出结论,指出在技术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采用适宜技术才能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经济得到最大程度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发展与科学进步的关系上,西方科学哲学的科学进步观存在着两种片面的观点,一种观点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将发展与进步等同起来,“发展即进步”;另一种以社会历史学派为代表,将发展与进步对立起来。其实科学发展并不等同于科学进步,但二却又密切相关。科学进步是在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科学进步是对科学发展性质的一种说明,发展作为一种上升的运动正是通过进步而表现出来的。同样,科学进步的模式与科学发展的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科学进步模式既包括了科学发展模式,同时还包括了对“好的科学”的标准所给予的价值或目标的说明。发现和确立这一标准一直是科学进步问题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雪萍 《云梦学刊》2001,22(2):17-19
从新要素论、阶段因素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动态比较利益理论对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在国际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而有关技术进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一方面,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与经济发展事实不符,全要素生产率已无法解释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问题;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呈现出新的要素耦合模式,即技术进步并非独立作用于经济增长,往往表现出与资本和技能相耦合的内在共生模式。可见,如何清晰界定资本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仍是文献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如何有效分离经济增长过程中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融合的技术进步更是前沿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要素偏向影响经济波动的内在机理是在“价格效应”的作用下,技术进步在萧条时期偏向资本的程度增加,在繁荣时期偏向劳动的程度增加,这有利于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复苏,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抑制社会需求过度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3-2013年数据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的技术进步为资本偏向型,且沿海地区偏向资本的程度高于内陆地区;从变化趋势看,沿海地区偏向资本的程度先上升后下降,内陆地区与之相反。再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全国样本范围内,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程度的波动同经济波动存在稳定负向关系,说明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程度的波动能起到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但分地区讨论表明,沿海地区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程度的波动显著平抑经济波动,这种影响在内陆地区具有一定滞后性。  相似文献   

20.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方式和现代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历了第二、三、四次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促使产业结构不断趋向高级化。近二十几年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环境中,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即产业信息化加快、产业间融合趋显以及中间产业凸显、产业软化加快、产业高级化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