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各民族人口城乡构成变动是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的直接反映。文章从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各民族人口城乡构成变动的趋势和原因,并展望了各民族人口城乡构成变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贵州各民族人口数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形成这种状况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3.
已有的关于西藏人口流动的研究多使用局部调查或统计资料,难以反映西藏人口流动的全貌。本文利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从西藏与全国比较的角度,较全貌地分析了西藏流动人口的规模、地区分布、流动目的、受教育程度、性别结构、生育状况等。研究发现,西藏呈现人口净流入,但流动人口规模不大;流入人口来源地比较集中,带有明显的"地缘性"特点;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净流入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流动人口生育水平低于常住人口。  相似文献   

4.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1月1日正式开始登记了。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在此次普查登记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表了广播电视动员讲话。  相似文献   

5.
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数量是一切人口现象和人口发展过程的基础。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 ,人口数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 ,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的分析 ,探讨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的特征 ,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侗族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侗族人口出现负增长不是人口自然减产,而是人口迁移变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即将要进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如何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应科学制定普查方案,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评估、资料开发力度和对人口普查重点技术的基础研究,大力宣传人口普查,规范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以提高人口普查方法的科学性,增强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8.
徐静  凌尧 《国际公关》2011,(1):24-25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一次与上海世博会同样成功的公关活动,标志着政府公关运作的成熟与提升  相似文献   

9.
早在13世纪以前,蒙古民族就与东西方世界各民族有了广泛的接触和文化交流,并相互建立了友好关系。随着蒙古汗国的建立和不断向外扩张,在客观上又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发展开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到了元代,与欧洲各国的来往和文化交流有了空前的发展。古代蒙古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广泛交流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有经济的,也有文化的,有科技的,也有文学艺术的等等。从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且也丰富了蒙古文化。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11,(3):23-23
5月19日.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扩大)会议召开。常务副市长、市人普领导小组组长沈健代表市政府,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签订人口普查“责任状”。一轮为期两年半、涉及千家万户的人口普查在宁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1.
区域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快速减少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利用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城乡分布三个方面对近60年黑龙江省朝鲜族人口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朝鲜族人口总数呈先增后降的倒"U"形态,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在保持集中分布"两片三点"总体态势下,呈向各级中心城市集中的向心化特性。人口发展中还存在着人口数量下滑过快、人口分布集聚区萎缩、民族文化传承受阻等诸多问题。据此提出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发展民族集聚区经济、建立民族文化乡村、发展民族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立场.国家通过立法、司法、民族政策以及其他行政举措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并形成了相关的保障机制.在此过程中,我国各民族获得了国家主人翁的权利和地位,各民族人民的利益得到了比较有效的保护,为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结合北京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于外来人口的现状做了探讨。同时对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做了研究,为当前出现的人口迁移不平衡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分析越南语的语言特点及现状,针对越译中国各民族名称的混乱现象,探讨正确的译名,进行分门归类,提出沿用习惯译名、同越称求一致、同越南译名一致、按汉越音译名、按拼写法音译等五种译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各民族法律道德思想既有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生态伦理思想基础,又有人与人和谐相处、交融相谐的社会伦理道德意涵。法律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阶段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规范化和合理化的社会行为准则。古代惯例和习惯法是当时主要的行为准则,是法律的前身。古代社会生活惯例逐渐发展成习惯法,在习惯法的基础上逐渐提升为律令和法典。律令、法典、社会治理行为包含法律道德伦理意识,在社会生活规范行为上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6.
空间分异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居民由于不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而导致的空间分离现象。基于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分异指数和本地化系数分析苏州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结论显示苏州市社会分异相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严重,人口特征指标分异程度高,受教育指标中研究生学历以上分异明显,行业指标中科研行业和计算机软件行业分异程度高,住房因子分异也较明显。苏州城市社会的空间分异是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开发区建设、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等方面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李睿 《调研世界》2014,(4):8-13
婚姻和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分析研究社会变迁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利用婚姻代际匹配法对2010年人口普查1‰样本的个体数据进行了加工处理,获得以家庭结构特征为单位的人口信息,从婚姻、家庭代际关系和民族等角度,对人口流动、民族关系和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等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当前人口变化的一些新态势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测是人口统计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关于普查人口总量数据的质量研究文献较少,对省市级人口总量数据评测更为稀少.本文并没有从直接的人口数据入手,而是利用省市移动用户数量的饱和均值刚性,依据大数定律和夹挤定理对省级区域和地级市层次的人口总量数据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发现:2020年我国七普省级区域的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据质量是比较高的,标准化之后的省市数据质量大多在95%以上;人口净流入省份仍然有较多的应计未计常住性人口,人口流出大省则有较多的已计外流常住人口;以广东省为例的各地级市人口普查数据质量也大为提高,未来人口数据人为操作余地很小.东部沿海外来劳动力流入将面临持续下降态势,但其面临的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压力低于流出地;保持每年1000万新出生人口规模应成为目标;提出应对我国人口及劳动力变化的六点系统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理论观点,不仅在内容的表述上言简意赅,而且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过程中,民族和民族关系两种发展趋向的辩证统一规律。这个理论观点是我们党经过长期实践,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民族和民族关系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
1941年10月29日至31日在延安举行的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是东方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兽行的一次盛会1但史学界长期以来却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对这次大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作了全面而细致的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