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艳丽 《殷都学刊》2008,29(4):106-110
“让女人回家”原本是经济学家为缓解劳动力过剩提出的一个观点,却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特别是女大学生们,为何在人类社会日益走向文明、开放的今天,在妇女为自身的解放奋斗了近百年后,却又出现这种文明“倒退”的现象呢?究其因有三:一、传统性别意识仍然桎梏着人们的思想;二、相对于男性,女性的性格特点,更适宜于家庭;三、女性,正在双重压力的夹缝中背负重荷前行。  相似文献   

2.
综合 《家庭科技》2013,(8):48-48
今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法)正式施行,该法首次将"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写入条文。新法与旧法相比,内容从原来的50条扩展到85条。尤其需注意的是,新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如赡养人在单位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此外,新法还首次从法律上明确了将每  相似文献   

3.
孙媛 《河北学刊》2014,(3):81-84
在质疑文学进化论和辩证看待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钱钟书围绕着文学现代性这一话题展开了思考。他坚持认为,文学领域中并不存在古与今、新与旧的对立冲突,现代文学观点往往以某种形式潜藏在传统文学思想中,文学现代性的建构进程离不开与文学传统的融合,而"回家"则是这一进程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面对“如何过好春节”这一问题,我们难以给出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而通过分析春节的历史和现实,可以将春节的核心主题归结为“回家”,从而将问题聚焦于“让每个人春节都能回家”.解决好春节“回家”传统的现代困境,让每个人有“家”可归、有“家”能归、有“家”愿归,就成为当下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5.
回家吃饭     
一个经商的朋友最近告诉我,一年里,至少要陪妻儿吃上100顿饭,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也是让他最有幸福感的生活。此前,朋友像一只忙碌的蜜蜂,为了应酬在这个城市的酒楼宾馆间穿梭不停。直到有一天,他的妻子生了一场重  相似文献   

6.
回家之路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前段时间,老师在班上作了个调查,结果有80%的同学都是“自己回家”。这真让我羡慕嫉妒恨——我的回家之路,从来都是爸妈来接。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经过再三考虑,我把今后要自己回家的决定告诉了爸妈。妈妈一听,马上大声反对:“不能一个人回家,太危险了!”“你慢慢长大了,可以自己回家。”  相似文献   

7.
过年回家     
过年回家是一种信仰,照亮离家人思乡的每一夜.拥挤的、颠簸的汽车,简易的、破旧的三轮车,载着在繁华都市漂泊得疲惫的身心,载着离乡之人盼归的心.回家,过年回家,只因冰天雪地里有父母在等待!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人们称中国文学史上并无长篇叙事诗,仅有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木兰辞》,虽然内容佳美,却失之篇幅过短。 解放以后,随着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大规模收集发掘,人们才惊异地发现:在中国大地上蕴藏着丰富的叙事长诗!除了象纳西族的《人类迁徙记》、苗族的《古歌》、彝族的《梅葛》、《阿细的先基》那样被称为史诗的作品之外,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为《格斯尔》)、新疆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傣族的《召树屯》、撒尼人的《阿诗玛》等作品也为人们所熟知、喜爱。其中,《阿诗玛》这部作品收集最早、也最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9.
回家恐惧症     
又快到阖家欢聚的时候。在这临近岁末的日子里,一些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由于种种原因,对过年回家有着一份难以言说的尴尬和无奈。"回家恐惧症"成为一个新现象。  相似文献   

10.
11.
《阿诗玛》从民间叙事走向民族经典是建国后一体化政治的结晶。从艺术传播学、文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角度考察《阿诗玛》“经典化”的过程,我们发现,《阿诗玛》从民间走向经典的过程绝不是一个单纯的“整理”“改编”“翻译”过程,而是一个政治导向、“集体创作”和媒体参与下的文化塑形过程,其间“新的人民的文艺”是这一文化符号的制度性动力,而民族“元语言”叙事模式向多语言叙事模式的转变则是这一过程的关键命题,媒体则通过“议程设置”不断地加强和再现了一种文化的话语地位。  相似文献   

12.
停车,回家     
正英国喜剧《Gangsta Granny》(中文译名:《了不起的大盗奶奶》)中,每到周末,Ben的父母都会将他丢到奶奶家,像丢个小包袱一般,然后急不可耐地去过谈情说爱的二人世界。Ben的奶奶80多岁了,在他的眼里,奶奶整天只会嚼薄荷糖,玩无聊的拼字游戏,煮百吃不厌的卷心菜。他觉得奶奶既无聊又无趣,打心眼里  相似文献   

13.
少年时有一个梦想,做个仗剑出游的书生,体验那种“大漠孤烟直,乡关何处是”的苍茫心情。却不曾料到,生命的旅途里会同一个缘定三生的温柔女孩牵手而行,一同走进婚姻的小屋。 每次乘机穿越万米高空,我便从机窗俯瞰蓝天下的大地。那些山峦旁的村庄,河流边的城市,是人间最温暖的家园呵,我的心中涨满  相似文献   

14.
正过年回家,牵动着千家万户;回家过年,激励着千百万的归家人……将近年关,过年回家,便形成了每年一次的中国式大规模人口移动板块。过年回家是一种信仰,点点照亮离家人思乡的每一夜。有多少游子在风雨中啜泣?有多少亲娘在家门口顾盼?于是,无论是飞机、火车和轮  相似文献   

15.
回家的电话     
他总是很忙,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约会朋友,联系喝酒的场所……一天要打无数个电话,往往就在下班时或者回家的路上,已经疲惫得连往家里打一个电话的心情都没有了。他心里想,反正是回自己家,不用了吧。  相似文献   

16.
回家摁门铃     
从来不去想出门带了钥匙没有,也没有回家找不到钥匙的焦灼,因为家里有人为我开门。 走到家门口,伸手摁响门铃,就能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匆匆走过来。门轻轻地开了,一声苍老柔和、一成不变的问候声响起,让我的心咕咚一下,跌在最柔软的地方,好舒服、好惬意!  相似文献   

17.
杨金凤 《快乐青春》2009,(10):42-44
病房里有位患尿毒症的乡下女孩,名叫小小。陪她来医院的哥哥是个哑巴,整天挂着一脸笑容。女孩的命很苦,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哥哥一手把她拉扯大的。家里的钱都花光了,哥哥不愿看着妹妹在家等死,就用自己做的小木车,一路风餐露宿,推着妹妹来到了省城医院。  相似文献   

18.
回家一条虫     
不管工作多忙碌,有多大的压力,我一回到家里,就变回一个“小孩子”。这是我保养身心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福久 《快乐青春》2011,(12):31-32
金风送爽的时候,枫叶宝宝就穿上了红衣裳,变成了人人喜爱的红枫叶宝宝。 “可爱的红枫叶宝宝,和我到大山那面玩玩吧!”风姑娘吹着口哨,来到红枫林,招呼红枫叶宝宝,“那边有好多树,好多花,好多小朋友,可好玩了。”  相似文献   

20.
那些“喜新不厌旧”的男人可以很爱自己的妻子,又偷偷与另一个女人发生性关系,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家。女人则不同,一般不会同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发生性关系,这往往跟男女两性对爱情和性的不同态度有关。男人容易将自己的不忠单单看成性的问题,可以跟爱情无关。而在一个妻子眼里,丈夫的不忠就不仅仅只是性的问题,她会悲观地推测丈夫在感情上背叛了自己。所以,当发生了婚外性的丈夫一边为自己的不轨行为忏悔,一边又为自己没有背叛爱情而辩护时,女人很困惑——这可信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