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Cantilena钢琴作品在19~20世纪俄罗斯的音乐创作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Cantilena创作方面较为突出的人物有格林卡、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等人.作曲家们富于个性的音乐思维创造了丰富、多样化的俄罗斯Cantilena世界.  相似文献   

2.
通过从自然景色的描绘、钢琴声部和伴奏以及作品悲剧色彩三个方面对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作品进行了分析,表明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作品与俄罗斯民族和祖国人民息息相关。通过描绘俄罗斯美丽自然景象,拉赫玛尼诺夫既抒发了其对祖国人民和民族艺术的热爱,也透露着其与生俱来并且根据不同时期的变化而产生的悲剧性色彩。  相似文献   

3.
交响诗作为19世纪音乐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始于19世纪中叶,盛行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而圣桑的<死之舞>、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死与净化>、拉赫玛尼诺夫的<死岛>分别处于交响诗的承接、辉煌、渐衰期,又分别以死亡为题材.故而解析那个时代对音乐家们的创作影响和历史必然性,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5,(4):117-118
<正>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俄罗斯20世纪最优秀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激情,艺术气质非常独特,尤其是其中的悲剧特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升c小调前奏曲》是他早期钢琴作品的主要代表作,也最能够代表他的音乐精神、音乐风格。一、《升c小调前奏曲》音乐风格中的悲剧性色彩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特征具有多样化,不仅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同时也很好地继承了传  相似文献   

5.
分析《阿列科》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对人们深入了解拉赫玛尼诺夫的早期作品有重要意义。拉赫玛尼诺夫以管弦乐队作为基础,使用严谨的和声方法和色彩变换对人物的内心进行描绘。在《阿列科》中我们能感受到古典主义的风格、缜密的和声逻辑和极富浪漫特色的忧郁抒情特色,而这恰是作者整个创作风格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6.
《交响舞曲》是拉赫玛尼诺夫原拟为芭蕾而写的舞曲,但曲中题材的丰富及紧密结合的音响,可称之为"交响曲"。该曲有管弦乐和双钢琴版本,其中双钢琴版本具有鲜明的舞蹈性及俄罗斯音乐的民族传统风格。该曲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对比鲜明、音响丰富。双钢琴演奏既要求不同个性的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演奏能力和较高的音乐素养,又要求双方密切配合呼应。演奏时注重将声部、音色、节奏、速度的控制等融入到奏法中去,使其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琴瑟共鸣的境界中,充分表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7.
“大音希声”是老子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庄子在《天运》篇中,对“大音希声”这一哲学命题作了充满创造精神的美学阐释.庄子通过黄帝的一段关于音乐的谈话,设计了一个由“乐之末”通向“至乐”的审美程式。蒋孔阳先生认为.黄帝的这段谈话的主要内容“在于怎样达  相似文献   

8.
拉赫玛尼诺夫对世纪之交的俄国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世界钢琴艺术发展的贡献是继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舒曼之后最多作曲家之一。通过对拉赫的生平、创作特点与艺术风格和前奏曲实例简析等的分析认为,拉赫前奏曲的创作除保留、延续了巴赫、肖邦等的创作基础风格外,又发展和推动了前奏曲的创作特点和技巧。他的《24首钢琴前奏曲》是键盘史上教育法方面的重大贡献之一,是键盘训练方面、曲式及作曲技术方面的宝贵财富。而创作与键盘训练相植相容不可分割,由此研究探讨拉赫《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与演奏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存在"命题是人类哲学界的永恒母题之一。经历了二战的洗礼,美国处在一个动荡不安又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在数量、质量和形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普遍蕴含着存在哲学色彩,揭示了二战后的美国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的脆弱生命、宣告"上帝已死"后的精神彷徨和个体异化后的孤独与被排斥。作品关于对人生深刻思考的特殊表达以及那些关于对人、人的处境、情感、身份、选择、命运等命题的苦苦探究,成为人类自身存在和抗争的重要证明,为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说《孤独者》中,鲁迅对死亡极尽笔墨地刻意渲染,其用意直指人类普遍的精神困惑。鲁迅通过对死亡本身的叙述,探讨了生存与死亡这一人类困惑并永远困惑的哲学命题,而鲁迅又将这一命题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探寻。这也是处于精神困境中的鲁迅对自我处境的挣扎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李贺的诗歌能够驰骋想象,在外向的想象中寄托内心的愁苦,显示对生命的思考。神鬼的刺激多了,少了一点淡而弥永的人生情味,这是他的不足。李贺还善于敷彩设色,诗歌有光耀眼目的视觉效果,能够以秾艳的色彩显示他的凄凉心境。在瑰奇的想象力与秾艳的色彩方面表现了他迥异于他人的天才独创,形成了凄清瑰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因此李贺与屈原、李白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浪漫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12.
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死亡"是海子诗歌中一个很重要的主体,海子在诗歌中讲述死亡,就像讲述一切语不惊人的故事;海子甚至在诗歌中表现出他对死亡意识的迷恋,表现出一切带有浪漫主义冲动的诗人的共同特点。海子就是这么一个残酷的诗人,我们总能在他的诗歌中寻找到他生命的轨迹。海子的诗歌与他的生命同体。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独具风流的人物,他立足现实生活,汇通儒道玄思想精华,以自然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信仰、作为和文章中处处体现着他独具一格的风流,是对他那生命的最好诠释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他忘情山水,同情百姓,崇尚自然,又赋神于自然。他的诗歌用词简洁,意象鲜明。蒙太奇的手法在他的诗歌中被运用自如,流畅的意象转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充分表达了他的自然观和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诗人海涅主张文艺为现实斗争服务,采用的却是浪漫派的手法,被认为是现代派的鼻祖之一。1831年海涅流亡巴黎,和法国文坛的杰出代表过从甚密。他对乔治·桑和雨果的不同评价,反映了他自己的文艺主张。他对音乐美术的独特见解是他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李贺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特殊的诗人,特殊的人生际遇使其死亡意识迥别于其他诗人。他对生命的认识既格外强烈,又有着一种超越他人的敏感和自觉。文章通过剖析李贺死亡意识中酒神精神的内涵,展示其“两次颠覆”和“两个悖论”的矛盾运动史,揭示李贺死亡意识的深刻根源和复杂形态。  相似文献   

17.
杨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主张“重己”、“贵生”,十分强调个体生命的意义,重视生命的价值.他认为追求物质享受是理所当然的,每个个体都有享受的权利,同时也强调追求有度.其思想被后人所曲解甚至遭到批判,他没有著作留世,我们只能从提及到他的著作入手,从侧面去了解他的思想主张.他的思想和道家一脉相承,当时和墨家学说一同成为显学.他是道家第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客观的对其思想做出评价是十分重要而且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自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当自由受到严重压抑时 ,人们常常会对自由与死亡作出一个二元价值判断。普希金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死亡意识的诗人 ,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换取民族自由和公民自由 ,以此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他的自由诗歌就是这种死亡观的诗意表达 :以“立功”和“立言”的形式来战胜来自死亡的威胁和对死亡的恐惧  相似文献   

19.
汤显祖的人生哲学是比较独特的。他终生徘徊于儒道佛之间 ,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人生哲学。他秉性倔强 ,在为人处世上刚直不阿 ,不肯随人俯仰。他主张“贵生” ,珍视生命 ,又坦然面对死亡。他的“世间只有情难诉”的“情至”论 ,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而且在中国人生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梅不仅精通曲学,而且擅长创作。其时政类剧作反映了吴梅当时的政治思想取向,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现实批判精神;婚恋类剧作反映了吴梅对自由恋爱问题的忧虑,他更多地看到自由恋爱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对旧式婚姻给予较多的肯定;轶事类剧作通过描摹文人的风流韵事,以传达个人的志趣和心绪,反映了其早年的一段生活与心绪。通过上述剧作也可看出吴梅的一些艺术观念和创作特点,即采用传统剧曲样式,讲究音律的规范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