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谈西夏雕版印刷在中国出版史中的地位徐庄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在我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封建割据王朝。它与宋、辽(后为金)鼎足而立,从元吴称帝(公元1038年)到被蒙古灭亡(公元1226年,以下均为公元纪年),立国长达190年之久。西夏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
试论西夏的文化教育李雯西夏民族,即党项羌族,早在7世纪时,就与中原汉文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11世纪初,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仿照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而且以今宁夏为中心,建立了封建割据地方政权──西夏,先后与宋、辽和金抗衡200年。在此期间,产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夏盐州境有乌、白二池,盛产青白盐,“味胜解池所出,而生产无穷,”是西夏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因而自公元982年李继迁起事至公元1043年元昊与宋议和,六十余年间,青盐贸易一直是宋、夏外交上重要议题之一。北宋朝中虽有两派互相对立的意见,但禁止西夏青盐内销的主张始终占据上风,西夏对宋输出青盐的如意算盘也就一直没能如愿以偿。唯自清代以来,有些研究西夏史或论及西夏青盐问题的专著和论文,往往认为在西夏德明当政时,宋曾允许西夏青盐输入,这是—个应予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夏是以党项羌为主体的多民族政权,在其立国的190年时间长期与宋、辽后又和金鼎足峙立,出于从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等因素考虑自己的利益,西夏与周边国家建立了以榷场贸易为主,以和市贸易、贡使贸易和走私贸易为补充的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鲜明的历史特点,对这一时期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离间计疑案     
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李继迁摆脱了宋朝的统治,开始了争取独立自主的斗争。经三代人的努力,近半个世纪的经营,终于在公元1038年建立起与宋、辽鼎立的西夏王朝。元代修史时,未立西夏专史,至清代始有《西夏纪事本末》及《西夏书事》两部专著;京华印书局于1924年又出版了《西夏记》,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引用参考史籍达三百余种。其“考核精详,尤为前人所不及”①。但是,言多语失,这样巨著,难免出现某些缺点和错误。其中记曹玮行使离间计,致李继迁杀掉靺鞨,便是一例。  相似文献   

6.
论宋夏战争     
两宋时期民族矛盾激比,在同周边各族的交往中,宋与西夏的和战关系最为复杂。辽与北来订立“澶渊之盟”和金与南来订立“隆兴和约”后,都基本上维持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休战和平局面。惟独北来与西夏之间战争频仍,自公元982年李继迁反来至北宋灭亡、金占领宋陕西诸路、末夏脱离直接联系为止,在近150年的时间里,双方处在交战和敌对状态的时间约占四分之三以上。无庸讳言,宋与西夏的战争成了来复关系最重要的特征。战争是由进攻和防御两部分构成,缺一不可。因为入侵引起了防御,而有了防御才引起了战争。来夏战争若以进攻和防守这两种基…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多民族国家。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用智慧之火共同点燃的。过去历史上的民族有的虽然在今天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她们所创造的文化却是中华民族古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研究和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是我们今天的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西夏政权(1038—1227),曾和历史上的宋、辽、金各朝代并存,雄踞祖国西北近二百年(有的历史学  相似文献   

8.
略论李元昊     
略论李元昊薛正昌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从时问上或空间上曾雄踞一方的酉夏,如果从公元1032年李元吴称帝算起,到公元1227年为成吉思汗的所灭后延续了195年。作为一代雄杰,李元昊的一生表现了其“英雄之生,当王霸耳”的政治气度和雄才大略,是西夏历史上卓有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 10 - 13世纪的历史 ,学者们通常把它划作宋、辽、夏、金史分别研究 ,这种分工虽是自然形成 ,但行久渐生弊窦 :学者自限封畛过严 ,通识互补不够。此弊以西夏史研究最甚。宋史学界的前辈、名家邓广铭等曾提出“大宋史”的思路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把宋、辽、夏、金史打通研究 ,从而推进了此段中国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西夏历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分别和宋、辽、金史交织在一起 ,非通识不能措手或深入地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 ,其主要标志是边疆地区辽、夏、金等各少数民族社会先后步入了封建化。宏观地把握这一历史大势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 ,更需要宋、辽、夏、金史学者通力合作才可完成。西夏史的研究也可由此纳入中国通史的研究而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所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立国以前,党项族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载入隋、唐、宋、辽各代汉文史籍中,党项人的概念很明确。立国以后,自号“大夏”,因其位于宋、辽之西,史称“西夏”,于是历史上出现了“西夏人”(或称“夏人”)一词。当其王朝存在期间,“西夏人”理应泛指其境内各族人,不必限于党项族,常八斤便是一个很好的例  相似文献   

11.
西夏学国际化的发端和发展浅议穆鸿利西夏是由党项贵族在祖国西北建立的一个重要王朝,它曾先后与两宋、辽金对峙近200年之久,是祖国历史上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发和建设我国西北、发展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对西夏...  相似文献   

12.
契丹乐舞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丹人是公元五至十二世纪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独具特色的契丹文化,公元907至1125年曾以契丹族为首建立起我国北方空前统一的政权契丹(后改辽)。契丹在大量接受汉文化的同时,还完整地保留了契丹本民族的文化体系。这在我国少  相似文献   

13.
略谈河南省的西夏遗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元1227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率的蒙古铁骑,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了立国近二百年之久的西夏,把这片广袤的领土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经过七百余年的陵谷变迁,西夏遗民已与其他民族融为一体,不复作为单一的民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即使被国内外学者考察确认为西夏遗民的四川康定地区“木雅人”,他们也否认自己是党项羌的后裔,而以藏族自居。因此,一些研究西夏史的同志便认为:“散居在河南、河北、山  相似文献   

14.
甘肃地方历史悠久,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甘肃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全国人民一道,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献出了聪明才智,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学点甘肃地方历史,对于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加强各民族团结,搞好甘肃两个文明建设,是需要的。甘肃省名的由来,古以甘州(张掖)、肃州(酒泉)而得名。甘州始名于北魏拓跋珪即代王位之登国元年,东晋孝武帝司马(目翟)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肃州始名于隋文帝杨坚仁寿二年(公元601年)。北宋仁宋赵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宋与西夏和议成功,封赵元昊为夏王,始置“甘肃军”。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清圣祖玄晔康熙  相似文献   

15.
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灭,西夏文明很快被历史长河所湮灭,然而在河西走廊的酒泉和张掖却神奇般地保存了对西夏“土主”的信仰,酒泉、张掖都建有西夏土主庙。酒泉、张掖对土主的信仰一直持续到建国后的“文革”前,成为河西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经过考证,可以确定西夏土主庙祭祀的是西夏齐国忠武王李彦宗。土主神像羊首人身,这是一个有趣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最接近实际的一种解释是西夏统治者是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西夏统治者用羌人最崇拜的图腾标志,把李彦宗神化了,企图透过他彰显本民族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贸易与西夏侵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宋复交战敌对状态时期,西夏是战争的主要策源地,西夏的频繁入侵和扰边活动给来的边防造成很大的压力,宋神宗在元丰七年曾说“夏国自祖宗以来,为西方巨患历八十年,朝廷顿天下之力,竭四方财用以供馈钢,尚日夜惴惴然,惟恐其盗边也”①。故北宋虽然在元丰、绍圣、元符、崇宁和宣和年间亦发动大规模的制夏战争,但就战争的动机而言,主要是为了解除边患,是以政治利益为前提,即属政治性的,或者说是对西夏入侵的一种反动。那么西夏屡屡发动侵宋的动机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界已从许多方面作了探讨,有人认为西夏是为独立而战,或是…  相似文献   

17.
汤开建著《党项西夏史探微》一书于2005年6月由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西夏王朝自元昊于1038年称帝建国至1227年遭蒙元所灭,历经近200年,曾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宋、辽、金王朝相抗衡,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少数民族王朝。然而,所存文献资料稀少,即使近如元人  相似文献   

18.
1960年6月,由于对西夏学研究的钟情,我离开北京,来到宁夏大学工作。到银川后我才发现这里既无研究机构,也无西夏文资料,希望化为泡影。时逢“低标准瓜菜代”时期,人们整天为吃饱肚子忙碌,哪有心情再去为事业费心思。我第一次去贺兰山小口子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由学校组织师生上山采榆树叶子充饥。宁大距西夏王陵只有十几公里,然而谁也不知道那里曾是叱咤风云敢与宋、辽、金抗衡的西夏历代皇帝的陵园。1962年9月,宁夏民族历史研究室成立,我被调去搞回族史研究,那时也没有开展西夏研究工作。可以说,60年代西夏研究在宁夏尚未起步,西夏学更无从谈…  相似文献   

19.
关于西夏主体民族起源的语文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夏主体民族起源的语文学思考聂鸿音围绕西夏主体民族起源的讨论是20世纪西夏史研究中最引人瞩目的热点之一,几乎全部可以用来提示其答案的现存史料都已被一批优秀的史学家发掘整理出来,并进行了精粹的分析。然而,在数十年的讨论之后,西夏史学界不但没有形成统...  相似文献   

20.
略论唃厮啰吐蕃政权与周边民族的联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厮吐着政权是11世纪初兴起于今青海、甘肃地区的政权。如果从明厮咕1032年起正式迁徙青唐(今青海西宁市),摆脱了一些部落大首领的控制而自立算起,至1104年北宋军队再次攻下青唐城为止,这个政权共存在了72年;如果从境厮晖12岁时(IOO年)即被河煌地区大首领迎立为赞普算起,则这个政权共存在了95年。在确厮晖政权存在的近百年时间里,它曾与北宋、西夏、甘州回悄、龟兹回销、于门政权(以后发展为喀喇汗王朝)等民族或政权发生过密切联系,并先后与回鸡、西夏、契丹等民族联姻,建立了联盟。这对购厮咕吐着政权的巩固,对发展与各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