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山的南边,住着一个老农夫和他的三个儿子.这个老农夫有一大片葡萄园,每年都会长许多紫红色、甜美多汁的大葡萄.可是老农夫年纪大了,体力渐渐衰弱,再也不能到园里工作,而他的三个儿子虽然已经成年,却十分懒惰,眼看着园子一天天地荒芜了. 临终前,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对他们说:"我的孩子们,在葡萄园里,我埋藏着一批珍宝,你们生活困难时就挖出来补贴家用吧."说完他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2.
别样的母爱 儿子夏怡宁患病前,宁佩英只是大连纺织厂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小怡宁9个月大时,因高烧患了小儿麻痹。多方治疗无效,母亲只好流着泪接受了残酷的命运。 小怡宁到了学龄时,“文革” 尚未结束,各个学校都不开课,夏怡宁每天无所事事。宁佩英很着急,别人可以不学习,因为他们有健全的体魄,他们的未来有很多的选择,但夏怡宁不行。她告诉儿子,残疾的他不可能从事体力劳动,他唯一的依靠就是他的脑袋,宁佩英决定让儿子在家自学英语。宁佩英自己是学俄语的,于是,她请她的同事辅导儿子。在宁佩英的鼓励下,不到一年时间,夏怡…  相似文献   

3.
学会不选择     
保罗是知名调酒师大卫的小儿子。那一天,大卫将他和两个哥哥叫到跟前,郑重地宣布:我在干邑酒厂干了一辈子,如今老了,所以决定将2000瓶珍藏了20年的顶级原酒送给大儿子,将种着5000棵名贵葡萄树的葡萄园留给二儿子。  相似文献   

4.
有些老式家族企业的老板惯于待自己的儿子如一般员工。他们的儿子由基层干起,然后再循着彼得原理往上爬升。当然,这类老板对层级组织的热爱、对组织保持效率和获利能力的渴望、以及对公平公正的严格要求,显然胜于他个人对家庭的自然情爱。尽管如此,这类企业的老板还是经常把他们的儿子提升到高阶层。并抱着一种观念:“穿上父亲的鞋子“(继承衣钵)。[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宝贝对不起     
一个母亲,很多年前,把年幼的儿子丢了。18年后终于相遇时,母亲激动地上前拥抱儿子,儿子也抬起了手,但是准备拥抱母亲的手臂举到半空却无力地落了下来。他不能想象这样的女人,竟是自己的生母,她看上去是那么苍老沧桑,就像是奶奶一样。  相似文献   

6.
狐狸的智慧     
过程不同,意义将大相径庭。在一个果实飘香的秋季,一只老狐狸无意间经过一个四周被围墙围住的葡萄园。它有一只非常敏锐的鼻子和一个出奇聪明的脑袋。凭着多年的经验,它闻出了这个园子里的葡萄很特别,是自己从未吃过的极品。  相似文献   

7.
5月8日,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几声爆炸,击碎了人类最基本的良知良能,也击碎了中国一对优秀新闻记者的美好未来。许杏虎,朱颖夫妇永远闭上了他们的眼睛,《亲历战火》也永远在5月8日留下一串令人心碎的省略号。许否虎,江南山水培育的灵秀许杏虎出生在江苏省丹阳市一个只有30几户人家的乡村父亲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王凤英38岁时生了这个小儿子许杏虎上边还有两个姐姐目前都已出嫁。对于一个农家人来说连生两个女儿才得着一个儿子自然是十分的宝贝。自古江南出才子当农民的父母来然不能给小儿子开什么学习的小灶许杏虎却出奇聪明…  相似文献   

8.
一种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自豪感 普遍地存在于金领们身上。他们 像一位严厉的父亲对待儿子那样精心 呵护并发展着自己的事业,又像一个虔 诚的信徒对自己的领袖一般热爱着自 己的事业。 谁是金领 金领阶层是社会精英高度集中的 阶层,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受过良 好的教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经营策 划能力、专业技能和一定社会关系资 源,收人年薪在15万元到40万元之 间。这个阶层不一定拥有生产资源所有 权,但拥有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技术和经 营权。 金领阶层一般是三资企业的高级 管理,外商驻华机构的中方代表,规模 较大的民…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考题     
留意人生的每一个站台,才能感觉人生的精彩。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真到了别无所求的程度。一天,父亲给一向标榜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哭     
有一个地方,住着母子二人,儿子出外打工挣钱多年。老婆婆好不容易盼来了儿子的—封信,可自己不识字,她决定到村里的老师家去请教。她走到一座小桥上,碰见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老婆婆急于想知道儿子的消息,便把信交给小伙子,请他念念。谁知小伙子只念了“妈  相似文献   

11.
1999年3月22日晚23肘许在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大区维尔加约镇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路易吉和伊索利纳夫妇一家的平静。老头路易吉接过电话话筒里传来的是他熟悉的声音"爸爸我很想回家但这里仍有不少工作要做。我一返回意大利就来看望您和妈妈......"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声音是他们的儿子意大利著名导演罗伯特·贝尼尼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矾打来的。路易吉和伊索利纳夫妇当晚从电视中知道儿子因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生活是美好的》在洛杉矾获得奥斯卡奖的消息心情激动不已。他们为亲耳听到儿子的声音竟等了整整一个晚上。和路易吉和…  相似文献   

12.
《人才瞭望》2006,(3):81-82
几年前,家中型企业里年轻的电子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被委派去领导一个小组进行个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弗雷德里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把自己接受的任务着作是在公司树立典范的好机会。因为公司的大部分项目不仅不能按时完成,而且超出了预算,逼得公司高级管理者下最后通牒,客户也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催促。而这次不同,他们使用的是“团队管理”方法,所以他们相信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团队成员“拥有“自己的项目,自己的工作流程,并共同安排和跟进工作目标。弗雷德里克的老板同意了他们的做法,于是年轻的领导者就开始工作了。  相似文献   

13.
在宁波民间除了家庭亲、联姻亲以外,还有一种特殊之亲,叫作"过房亲"。 "过房亲"就是在民间"交情友谊亲密者,以子女互相寄名"。"过房亲"在宁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结婚多年没有生育过子女或生育以后怕夭折,就认一个过房儿子或者是过房女儿;另一种是担心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身单势薄,将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过房给兴旺之家,有一个依靠照应。这两种情况,属第一种的过房比较多。过房儿子和过房女儿都称过房爹、过房娘为"寄爹""寄妈"。  相似文献   

14.
前方的沼泽     
蔡成 《人才瞭望》2011,(10):85-86
父子俩赶路,遇见一个挑担子的货郎告诉他们:"你们是要去鳢城吧,快别走这条路了,这条路的中途是沼泽,过不去的。"父亲笑笑,点点头表示答谢,却拉着儿子继续走。儿子慌了,扯住父亲:"爸,前面是沼泽呀,还走?"  相似文献   

15.
一笔糊涂帐     
疯人院新任院长走到一个病人面前,问他何以进入疯人院。“医生,是这样的。我娶了一个有成年女儿的寡妇。我父亲却娶了她的女儿为妻,所以我太太成了她公公的岳母,她的女儿同时成为我的继女和继母。继母生了个儿子,这个孩子成了我的弟弟和我太太的外孙。我也有了一个儿子,他成了他祖父的内弟,和他自己叔父的叔父。另一方  相似文献   

16.
看到这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便可想象到里面住的是什么样的人,摆设的是什么样的家具。他们太普通了,普通得像中国农民,但却没有一般中国农民的奢华;他们太简朴了,简朴到让你不敢相信,眼前的他们就是两位令人尊敬、在华养了近SO年奶牛的美籍专家。那男的叫阳早,他得知我的来意后操着一口浓重陕西腔:“没什嘛事儿值得说的!”阳早,这个农民的儿子,他不喜欢多说,只是在想他的奶牛。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梦想拥有自己的奶牛场,再养许多许多的奶牛,牛产许多许多的奶,然后让许多许多的穷人都能喝上牛奶。他长大以后,知道的东西多了,…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家长们的望子成龙的心情非常迫切。可是他们的行动却往往与目的背道而驰,娇生惯养的“小皇帝”是成不了任何气候的。 在这方面,平心而论,有些东西我们是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卡特的女儿在旅馆打临时工,里根的儿子失业后到处奔波找职业,最后在遥远的马戏团里找到一个清洁工的职位,钢铁大王卡内基把他的全部遗产都捐献给慈善事业,不留分文给子女,让他们自己打天下,在锻炼中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 美国的一个在28年内研究过2万多名青少年的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做父母的不外乎三种人——放任派、专制派和权威派。 孩子们都喜欢权威派的作风——可以享受自由,但有  相似文献   

18.
《南北史续世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大意是:高昂兄弟4人,凶恶残忍,平日里没少干打家劫舍的事.于是,他们的老父亲向人诉苦,说儿子凶恶,坏事做绝,自己将来死了,恐怕连“一丘土”都没有.后来,其真的死了,高昂为老爹建了个大墓,对着墓里头的老爹喊话,说生前怕“一丘土”都没有,如今墓这么气派,该知足了吧!  相似文献   

19.
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受过良好教育。那一年,父亲得了一场大病,估计自己快不行了,便把他叫到跟前,拿出一张白纸对他说:“儿子,你看这上面有什么?”他看了一下,什么也没有,便对父亲说:“白纸一张,什么也没有。”父亲笑了,立即把纸转过来让他看背面,上面写着一行字:先看反面再看正而。  相似文献   

20.
门为谁开     
程玮 《人才瞭望》2009,(5):70-70
跟儿子聊天时.儿子说他的一个朋友在谷歌(Google)得到了一份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的崇拜,我这个听的人也十分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