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网络时代边缘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侵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非主流、非传统的边缘化价值观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扩散和蔓延,深刻影响和侵蚀着青少年网民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本文分析了网络中边缘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探讨了边缘化价值观在互联网上扩散的原因,认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网络思想教育建设,使互联网成为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2.
1987-2004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纵深研究及教育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1987—2004我国社会转型过程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变化,分析社会的变迁如何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变化。本研究使用Rokeach的价值调查表(RVS),200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南宁、桂林、武汉、合肥等七个城市测查了1080人,并与黄希庭(1987)、黄曼娜(1998)的调查结果进行历时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价值观从1980年代到2004年经历了重要变化,朝一个更强调个人取向的方向发展,而且这种个人取向的价值观正在由雄心壮志、奋斗进取逐渐向追求个人自我的舒适与快乐价值观转变,但这种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建议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要基于青少年的需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而且对青少年追求个人自我的舒适与快乐价值观要进行适当的调控和引导,避免重蹈美国“无导向教育”的灾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理想、人生价值观念 (整体价值与个体价值 )等方面论证了延安精神蕴涵的价值观及其对我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价值观取向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出传统价值得到激活、西方价值合理植入、主流价值观导向彰显的新取向,这些新取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良好条件。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时期努力、多方位着力的重大工程,需要全社会人员添砖加瓦。本文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方面提出几个转化,即由内而外、由传统而当代、由规范到自觉等,通过这些转化,使核心价值体系深入社会心理,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自愿行为。  相似文献   

5.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从政治价值取向、道德价值取向、人生价值观、公民意识、民族认同意识几方面总结论述民族地区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及其特点,并从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建设价值观教育新阵地、积极参加实践,巩固价值观念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从不同的价值观取向看中美民族性格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的取向上存在着不同,其中最突出的是群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取向。这一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导致了中关两个民族在性格上的某些差异。价值观和民族性格差异可直接影响到交际模式和策略的不同。在跨化交际中,对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民族性格的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八荣八耻"荣辱观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精辟概述,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标杆,是"以德治国"的方略的实施,凝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精髓,对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婚恋观是青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价值观是青年对爱情、婚姻的本质、美满婚姻的基础及有关道德问题所持的内在尺度。它是个体的价值观在婚姻问题上的体现,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的择偶行为、婚姻生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与幸福。而婚恋价值取向是研究婚恋价值观的出发点。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价值取向为:(1)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的总体取向已从单一价值、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变化;(2)性别、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历等因素显著影响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取向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9.
肖莉 《社会科学家》2006,(Z1):74-75
"八荣八耻"荣辱观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精辟概述,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标杆,是"以德治国"的方略的实施,凝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精髓,对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新的形势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嬗变。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情况,分析了社会变革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学生价值取向的原因。提出了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华文化三大文化形态。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导向,是"魂";和谐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是"体";中华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础,是"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核心价值是一定社会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在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具体展开,即形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以人为本,是科学地理解和推进社会主义的根本之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12.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是释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来源于科学的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引,来源于厚重的历史根脉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源于宏伟的现实基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来源于开放的国际视野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积极吸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来源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尊崇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凝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段晶晶 《理论界》2014,(12):68-71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体现。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关键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新疆地区的汉族、维吾尔族和回族为对象,研究三个问题:一是这三个民族的工作相关文化价值观是否有显著差别;二是这三个民族的管理控制偏好是否有显著差别;三是这三个民族的工作相关文化价值观如何影响管理控制偏好。研究发现:就工作相关文化价值观来说,在个人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和雄心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就管理控制偏好来说,在分权、预算基础业绩评价和业绩基础财务报酬存在显著差异;在正规化和预算参与方面各民族不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的工作相关文化价值观影响一定的管理控制偏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工作相关文化价值观都会影响所有的管理控制偏好。  相似文献   

15.
文化在一个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依据在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遵循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现实动因上,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在文化建设领域上成效显著,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文化自信工作上面临的复杂局面,其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受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其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经济的考验,其三是中国传统文化遭遇“现代化”的挑战。破解困境应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指导原则,秉承守正创新的工作方针和采取择善明用的应对准则,以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法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国的先进文化,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把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必须采取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道德体验教育法、榜样示范法、价值澄清理论教育法等多种方法,以凸显其教育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化教育的内容离不开根本的价值观念。从"文化"的内涵、文化教育的实践以及从中西文化的差异来看,价值观念始终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的内涵和文化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价值观念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相应的,立足于多元文化的教育,重点应放在不同文化系统中根本价值观念的分析与比较。思维方式是引领思想文化的内在动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凸显了特定文化的个性特点。而思维方式恰恰以价值观念为根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正是基于人本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积极价值观念。总之,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析与比较是文化教育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重要阵地,对繁荣校园文化和构建校园文化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大学传承文化功能的不断强化,对高校学生社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应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普通学生参与社团建设机制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对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主流社会价值观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使其在现时的发展有了新的生长点,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获得了理论支撑。从哲学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要求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其理论渊源是中国传统价值观,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中国共产党对价值观探索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20.
周丽 《学术探索》2014,(8):120-123
如何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基础上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是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当前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西兰在如何有效实现多元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上,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有值得借鉴的反思。本文在分阶段梳理新西兰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进程基础上,对其文化认同机理进行了提炼,并取其所长,结合我国国情,具体提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具体的历史传统国情相结合,多轮驱动、多样态实现多元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结合等多个层面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