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巫术的内幕     
《阅读与作文》2008,(7):4-6
巫术,一般被用来实现人们的祈求或诅咒。虽然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不同,但巫术的表现形式和用途却都差不多。  相似文献   

2.
骂人话与其他语言现象一样,既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是文化的真实反映。陕北骂人话分为死亡诅咒、与性有关的骂人话、断子绝孙的诅咒、对人品及能力的谴责与贬损几类,其詈骂内容都与家族衰亡的诅咒相关,其诅咒事项都有历史或经验的依据,真实地反映了陕北的民俗信仰与禁忌。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8,(4):30-32
古埃及学家对“诅咒”之说,一向有其它看法。那么,法老的诅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4.
根据资源诅咒破解理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破解资源诅咒的核心依据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并通过构建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三个典型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得出这些省区是否陷入资源诅咒的判断。认为可持续发展水平达到0.5以上即可被认为实现了资源诅咒破解,内蒙古在2005年成功破解资源诅咒,探索成功破解资源诅咒的内蒙古模式,对其他资源丰裕省区和资源型城市破解或规避资源诅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诅咒既是一种人文现象,又是一种艺术手法。诅咒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和反制利器在印度两大史诗和荷马史诗中具有很强的主体间性,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学术关联性。就其互文性或家族相似性而言,其主旨在于充分伸张社会正义和审美正义;就其互异性或差异性而言,荷马史诗中的诅咒是一种显性进程,印度两大史诗中的诅咒则是一种隐性进程。诅咒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印度两大史诗和荷马史诗中也具有很强的主体间性,或学术关联性。就其互文性或家族相似性而言,具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重意味;就其互异性或差异性而言,荷马史诗中的诅咒手法侧重于谋篇布局,印度两大史诗中的诅咒手法侧重于推动情节发展、增强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诅咒主要是一种巫术残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巫术的一种质的升华,是一种整个都被充分神化了的、极端主观化了的、刹那间就能"把主观等同于客观"的极端人文现象,夸张的意味很浓,以至于最后成了迎合公众审美趣味的艺术手法。其文化根源主要在于公众长期以来恒定的审美心理和道德需求的根深蒂固,其社会根源主要在于公众自古以来对巫术传统的潜意识认同和普遍接受的朴素心态。  相似文献   

6.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腊月,就是一年到头了,一定要把五谷杂粮吃全了,这样才能有营养。这首先是祈求人体安康、合家兴旺之意,其次是“吃得全,收得全”,表明农家对土地上收获的一切都是爱惜的,同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什么庄稼都能获得丰收,有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  相似文献   

7.
韩国昌宁火旺山城莲池出土的统一新罗时期人形木简,与中国古代人形木简和日本的人形代有相通之处。此人形木简在头、心、颈、手四处钉有铁钉,恶意伤害明显,不属于解除木简中的移病或驱疫人形木简。同时,人形木简墨绘女性形象,从古代祈雨“开阴”“起阴”的理念出发,把代表“阴气”的女性残酷钉缚,献祭与龙王,是不合常理的。因此也不是祈雨简。火旺山城人形木简前额及背后所书字符为镇符,简文“龙王”二字不是为了向龙王祈求降雨,而是为了请神加殃。火旺山城莲池第4号木简为诅咒人形木简。  相似文献   

8.
汉代是巫术盛行的时代,舞蹈是巫师在巫术祭祀活动的重要形式。巫师祭神时所跳的迷狂歌舞,可以与"无形"的神灵相通感,制造神秘、灵验等气氛,从而达到"通神"、"娱神"的目的,祈求福瑞或祓除不祥或辟除疫鬼。巫舞的基本类型和形式有逐除疫鬼的大傩、祈求福祥的神灵祖先祭祀、求甘雨的雩祭、祓除不祥的祓禊祭。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爱情诗词代有绝唱.但受封建思想影响,许多人都不愿去研究它,实际上这些爱情诗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古人的婚恋观。这些爱情诗词大致可分为描写婚前男女相恋相交、婚后的感情变化、悼亡三方面。同时,男女作家笔下的爱情诗词是有差异的:男作家笔下的爱情多代言体,时有艳遇或与妓女的恋情,爱情诗词只是他们诗词创作中的一个方面,而女作家则多自叙传,抒发的大多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爱情诗词几乎是女作家创作的全部。再者,受时代影响,爱情诗词先秦时表现为大胆质朴.汉多怨女弃妇的悲诉,魏晋南北朝适情任性,唐乐观向上,宋缠绵徘恻。虽然不同的时代爱情诗词的特点不同,但从这些爱情诗词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已有现代情爱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上古先民以某些植物代表女性生殖器,进行生殖崇拜。《诗经》中不少的篇章也以植物为题材,或祈求生育旺盛、表达生殖崇拜,或比喻、象征女性;或代表恋爱婚媾,“之子于归。”  相似文献   

11.
在东北亚地区分布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与阿伊努族中均流传着月亮阴影神话,并可将其分为“祈求型”、“攫取型”和“惩罚型”等三个类型;而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月亮阴影神话分别容括于“祈求型”和“攫取型”之中,阿伊努族月亮阴影神话则包括于“惩罚型”之中。这三个类型中,“攫取型”比较接近于月亮阴影神话的原型,因为其中出现母亲诅咒女儿———原始人的语言信仰,男性的月亮攫取人间少女———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的反映,少女及其水桶等成为月亮阴影———原始人对月亮阴影的猜想等与人类社会早期思想观念相关的神话母题。在这三个类型中,“祈求型”和“惩罚型”月亮阴影神话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三者显然来自相同的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12.
宗璞小说《红豆》自问世,或以“革命VS爱情”解释,或以“革命&爱情”解释,或发现其中有矛盾裂缝,实际小说蕴藏着“革命/爱情双重主题遮蔽的知识分子艺术诉求主题。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爱情就像烟花,开放时无限美丽,剩下的只是无限回忆;有人说爱情就美酒,需要时间的考验才能散发芬芳;有人说爱情像花园,里面有玫瑰,也有仙人掌……爱情是什么?多少人回答,就会有多少种答案,或憧憬、或伤感、或坚定、或沮丧,但最终我们都会知道,爱就是爱,真的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完整概括。  相似文献   

14.
徐玉诺的新诗是用热血和清泪写成的,朴实而又清新。诅咒社会,诅咒时代,向往未来,寻觅光明,是他的新诗的基本思想和倾向,也揭示了他的新诗的个性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9,(9):48-51
沉睡了两百年的诅咒树被唤醒,沉寂的小镇开始接连传出死亡预言:只要将仇恨的那个人的名字刻在诅咒树上。他将很快死去。从此,位于小镇山脚的那棵有近两百年树龄的榉树成越小镇人的梦魇!  相似文献   

16.
李琼 《女人世界》2007,(5):24-28
这是一个个性当道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抛弃情感和爱情,金钱占有一定地位的时代。有思想、有追求、也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女性,她们一方面向往纯粹而生动的爱情,一方面不排斥金钱的作用,她们,由自己选择自己要过的生活,与个人喜好有关,爱情靠后,金钱靠边。她们不拒绝爱情,甚至不拒绝非婚生的孩子,她们只拒绝约束,拒绝一辈子对着同一个男人,她们不排斥爱情,随时都能发生爱情,在她们心中,自我和自由永远第一。她们是:80后一族。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10,(6):24-26
据说,埃及法老为了让自己死后能得到安息,不被扰乱,在自己的墓中都会放很多下有诅咒的祭祀品。如果有人盗墓,擅自动了墓中的东西,就会被诅咒。至今,还流传着不少人因为动了埃及法老王墓中东西或是接触了法老王的物品而被诅咒离奇死亡的事件。而最近发生在美国加州的一系列“宝盒”杀人案,更被披上了法老诅咒的迷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遥感数据评估了中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2003—2019年中国142个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城市的绿色专利数据,参照资源诅咒假说,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对城市绿色创新的资源诅咒效应。主要发现有:(1)生态系统服务对城市绿色创新呈现出资源诅咒效应;(2)进一步的路径分析揭示,挤出研发投入、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推动制度弱化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绿色创新产生资源诅咒效用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和失落者的心态,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母亲,父亲形象进行解构与嘲讽,同时用"巫女"般的恶毒"诅咒"爱情,把它解构的只剩自私、冷漠、恐惧。她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挖苦、嘲讽了亲情、爱情、友情。张爱玲极其冷静而残酷地撕下了蒙在情感上面温存的面纱,让那些猥琐、畸形、变态毫无保留的晒在阳光下,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无奈和讽刺。  相似文献   

20.
金平 《东方论坛》2010,(4):25-29
"劳动力资源诅咒"是资源诅咒的一种,它是指一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非但没有给该国劳动者带来利益和幸福,反而使其工资低微,健康受损,生活质量下降。深入探讨"劳动力资源诅咒"的表现、原因,提出摆脱"劳动力资源诅咒"的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