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包容性发展意味着通过一种规范稳定的制度安排,让每一个人都有自由发展的平等机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发展的成果。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伴随着我国向现代化转型的整个过程,也是一个包容性发展过程。本文结合实证调研,对以往农民工城市融入障碍的问题和途径进行了反思,认为包容性发展中的农民工城市融入,应注重权利、以人为本、在尊重农民工个人意愿的前提下,以包容性发展理念为基础,通过还权赋能、增强社会团结、完善社会保障三个方面完善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的话:包容性政策是"包容性增长"理念在社会政策层面上的体现。2009-2010年间,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在国际会议上曾三次倡导"包容性增长",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地区和群体。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是使包容性增长合理化、合法化、常规化的重要手段,其本质在于倡导机会平等的增  相似文献   

3.
私营企业家伦理精神是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进入新常态,对私营企业家的伦理精神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由义利对峙向义利统一转变,由权利伦理向责任伦理转变,由依附权力向自主自立自强转变,由小富即安向全面发展的人格追求转变,由无视生态向绿色发展理念转变,无疑是支撑私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培育私营企业家伦理精神,既需要私营企业家自身素质的提升,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树立企业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企业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三是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提供丰厚的无形资产。这三个方面涵盖了企业文化的不同层面,关系密切,相得益彰。创建优秀企业文化,就是要使三者达到有机统一,发挥企业文化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5.
包容性发展理念下社会基层治理的创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爱杰  李强 《学术论坛》2012,35(9):35-39
包容性发展理念突出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本。积极推动包容性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运用SWOT方法全面分析在包容性发展理念下对社会基层治理创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化解社会基层矛盾、提升社会基层治理的公共服务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推动社会基层治理向着"善治"方向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共识的培育、为社会基层治理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高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高校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共同的研究性课题。本文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个方面,对高校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其中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作为一种狭义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涵盖着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1.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内含三个层次: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的灵魂是企业家的经营价值观。它渗透并体现在企业的市场定位、投资方向、产品开发、外部协调、内部管理等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体现在每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8.
刘笔利 《学术论坛》2013,36(1):141-144
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新的经济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可以增强经济与社会、自然、人的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丰富社会成员参与经济增长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并提高把握机会的能力。文章认为,应通过构建与经济协同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创新和丰富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等突进来促进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9.
提高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营理念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等几方面内容.文章重点提出了提高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意见建议,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企业要有战略管理理念、培养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知识管理手段、重视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包容性"理念是在包容性增长概念中提出和发展的。包容性发展是包容性增长理论逻辑的发展提升,是基于后改革时代出现的新问题而提出的新命题,是对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前瞻性判断。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包容性发展的对象要义为社会群体之间的包容、人与自然之间的包容;二是包容性发展的增长要义为保证稳定、持续、高效的经济增长占有更加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三是包容性发展的发展要义为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要义为发展民生经济、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3.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五四爱国主义在继承传统士大夫济世拯民、爱国报国精神的同时,更赋之以全新的内涵。它摒弃了传统士大夫对于君主权威的依附人格,代之以生机勃勃、个性独立自主的民主气息;它饱含着浓烈的忧患意识,又充满着源于开放意识的信心与乐观;它不是盲目的“忠君报国”,而是立足于“科学”、“民主”之现代意义上的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20.
从第三人为抵押人出发,抵押人凭借专有抗辩权不仅可以对抗抵押权人的抵押权,而且可以暂时或永久地摆脱担保责任的束缚,保全自己的财产利益.我国相关法律对于抵押人专有抗辩权的规定十分模糊,应从担保法原理及相关法律规范出发,对抵押人之专有抗辩权进行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