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秀华 《理论界》2013,(9):194-196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难问题愈发凸显,且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新局面、新特点。虽然官方公布的就业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但其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文章揭示了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十大隐忧",解析了就业问题的"五个矛盾",提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六维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从对哈尔滨某大学2009年本科毕业生具体分析具有不同先赋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所在地、父母的职业)的分析可以看出:来自城市父母亲为干部、知识分子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大学生更有可能考研究生,以延缓进入劳动力市场,提升自身向上流动的资本;而他们毕业前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也高于来自农村父母亲为农民、工人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培育问题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培育的特色范本。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回应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新境况的有益尝试,既发挥现代家庭在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又贴合大学生成长规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实现传统家训固有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社群和谐,安民乐民""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等传统价值基因的现代性转化,以涵养大学生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同时借鉴传统家训价值观培育方法:灌输和渗透相结合、说理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社会要求"与"主体需求"相结合、"体系构建"与"生活融入"相结合,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既增加了城市民族关系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城市民族工作的难度。为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必须重视和关注其城市生存和适应状况。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城市生存和适应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等三个层面,其生存和适应主要受户籍身分、民族因素和自身素质等三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毕业大学生住房保障问题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毕业大学生人数逐年激增,时至今日,初入社会的毕业大学生不仅要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还要承受住房方面的压力。在住房问题上,他们陷入了三个困境:恶劣的居住环境、影响到父母的养老生活、处于被双排斥的"夹心层"。从分析解决毕业大学生住房保障问题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总结江苏省采取"提取住房公积金付房租"办法的成效与不足,积极倡导以兴建青年廉租公寓作为解决目前毕业大学生的住房保障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互构论为理论视角,把个体与社会通过制度联系起来,以制度与行动的"互动"、"互构"及协同演进探讨城市贫困群体在国企制度变迁背景下遵循的适应行动策略,以及国家救助制度建构下的行动选择,发现城市贫困群体的生存逻辑是内生的生存压力作用的结果,这种行动的力量来自其内部,遵循的是一种生存压力下的理性选择,体现的是一种生存理性。  相似文献   

7.
李正爱 《河北学刊》2008,28(2):194-198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曾军 《河北学刊》2008,28(2):198-200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芒福德的城市功能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士林 《河北学刊》2008,28(2):191-194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中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大幅增加。近年来,农民工随迁子女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生存状况、心理健康日益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媒体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与报道,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重庆媒体中对农民工子女的新闻报道进行定量和内容分析,概括了当前报纸对农民工子女生存现状报道的不足,并对农民工子女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理论上可以概括为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角度、人口迁移角度等。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八里桥村的失地农民为调研对象,尝试用"半市民化"来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被征用的农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半市民化"是由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现象。作为城市化建设中的城市新居民,失地农民在角色转变过程中以不同途径实现了"半市民化",但在经济、社会及心理层面尚未与社会整合、变迁并完全"嵌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农民工从"进城"直至"出城"视为一个时间过程,探寻他们在底线生存逻辑——"保证生存,努力赚钱"——指导下,面对工资收入、权益维权、消费及未来归属等问题时理性如何运作。同时,城市社会是一个空间权力场,在建立社会空间的过程中,农民工需要处理与市民、老乡、家庭等的关系,农民工通过有选择地建立各种人际关系建构了一个生存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女作家对市场经济中农民所经历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转变以及所经历的道德问题格外关注,反映在她们写作文本中的一方面是延续"寻根文学"对传统伦理道德信条的思考,一方面则揭示与呈现农民生存形态与伦理形态的种种变化。由于她们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理解乡土社会的变迁,避免写作者惯常采用的精英知识分子的立场,这使她们更多从日常生活的维度看待农民违背乡土伦理的欲念和行为,从而深刻揭示社会新伦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人们对乡土伦理变迁状况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公共生活中,探讨和建立道德合理性机制正在成为现代道德发展中越来越具有社会重要性的问题。合理性作为表达人性实现状况的基本范式之一,表达了人性实现的状况。作为一种对社会生活进行价值调节的工具,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运行机制。在道德合理性机制的调控下,人们从"身体"开始,通过以劳动为前提的"享受",达成"尊严"的生存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映涛 《江汉论坛》2022,(12):94-101
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是民国前期广受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为落后的内地城市中显得尤为突出,当时的政府与民间对此做过大量的调查与统计,留下了许多统计数据和资料,为我们对当时内地城市贫困人口的具体生活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基础。内地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因为经济水平整体极低而更为严重,贫民生活水平多低于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其微薄的收入与沉重的负债、低下的支出与畸形的消费结构以及恶劣的生存状况,都属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历史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处于内战和分裂中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严峻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由于内地自身地缘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内地贫困人口的处境更为艰难,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更加尖锐,这是内地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特殊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屋"具有喻示人类生存状况的功能,它不仅仅只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领域和生存需要,也和人的精神、心理、艺术审美追求,与社会制度、观念以及人类历史相关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论文从关于"屋"的物质、两性、城市和精神四重文学话语入手,分析论述了中国当代文学中人类生存的空间--"屋"与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关系的历时性话语表达,以及当代人现实生存状况和精神追求在这两者关系中是如何被深刻揭示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乎社会民生之本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基层意识是指大学生毕业后积极到基层工作服务、锻炼成长,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教学课程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来培养大学生基层意识,对于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科学规划、转变择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意愿、增强就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念转型与目标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运行10年来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的新特点都表明这项制度需要调整和变革,该制度从设计理念到制度目标都面临转型的必要,也具有转型的可能.就理念转型的可能方向来说,应是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从"被动补救"到"主动回应"、从收入维持到生活援助.从制度的目标重构来说,应是从基本生存到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从维持基本生存到促进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9.
朱亭瑶 《兰州学刊》2013,(3):137-142
农民工群体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的进程中产生了内部分化,以8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导力量。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农民工群体由于对农村生活的疏远,其融入城市的意愿更加强烈。然而现阶段因为体制性障碍、个体性障碍和经济性障碍的存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亟待解决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只有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稳定的职业发展,实现其在城市中从"生存"到"发展"的需求转变,才能为其融入城市主体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社会进入转型时期 ,分层和流动机制发生重要转化 ,同时以往的体制的潜功能仍然存在 ,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及流动状况就反映出这一特征。转型社会中的结构重组与社会整合问题 ,关系到新结构、新秩序的稳定性 ,公正、有序的整合需要有效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