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邓俊 《四川省情》2008,(1):43-43
2008年投资者关心的第一件大事情当数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的黄金期货.而黄金期货在短短2个交易日表现出的"疯狂过山车"走势也着实让投资者大呼刺激!  相似文献   

2.
我国债券型基金赎回风险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使用2004年10月~2008年12月期间债券型基金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债券型基金的赎回风险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债券型基金存在明显的"赎回困惑"现象,投资者倾向于在基金收益率高时选择赎回,债券型基金投资者的投资具有趋同效应.但与股票型基金不同的是,收益波动性对投资者赎回行为无显著影响,单只基金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但投资者却不看好基金所属基金公司规模的扩大.对不同投资风格的债券型基金而言,影响投资者赎回行为的主要原因不同,基金公司也应当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在债券型基金产品设计的创新过程中,应对赎回风险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邓俊 《四川统计》2008,(4):44-44
2008年,注定是有理财教育意义的一年。在2006年、2007年“财富效应”膨胀之后,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对2008年都充满了期待。支持投资者坚决看多的原因很多: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两会召开、奥运会召开等。然而,市场并没有按照投资者的预期运行。上证综合指数一路从6000多点跌至3400多点,跌幅之深,甚至超过了深受“次贷危机”影响的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中国股票市场1996年1月~2008年6月期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以换手率和错误估值度为投资者过度自信度量指标,利用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投资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好与中国股票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邓俊 《四川统计》2008,(1):43-43
2008年投资者关心的第一件大事情当数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的黄金期货。而黄金期货在短短2个交易日表现出的“疯狂过山车”走势也着实让投资者大呼刺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0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机构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越积极,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没有受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春霞  刘淳  廖理 《统计研究》2013,30(8):92-101
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经常表现出非理性行为,那么,什么样的投资者才能更好地避开金融投资中的非理性陷阱呢?本文使用生存分析方法,通过Cox比例模型,对基金投资者卖出行为的概率进行了研究。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为生存时间设定一个具体的概率分布;同时还可以方便地将时依协变量纳入方程之中进行分析,研究各种变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通过对2002-2010年期间我国6290个机构投资者和101多万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我们发现基金投资者个体的"成熟度"和"投资经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消除其在金融市场上的行为偏差。研究还发现了投资者的"成熟度"和"投资经验"对处置效应的影响程度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获取利益的“隧道效应”是否减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是否加强,现金股利政策是否降低了代理成本。文章选取两类公司作为样本,一类是2008和2009年沪深两市股改对价的非流通股全部解禁流通的公司,第二类是股改后全流通首发的上市公司,选取2008和2009两年的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通过实证得出:体现股东构成变量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均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整顿上市公司秩序、维护投资者信心,美国提出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于2002年7月正式获得通过.该法案的另一个名称是"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法案的第一句话就是"遵守证券法律以提高公司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投资者及其他目的".  相似文献   

10.
投资者并不总是理性的,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达方式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结果,即投资者决策存在"框架依赖效应"。文章利用我国股市个体投资者二级市场交易数据,通过区分股价变动信息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对投资者买入-卖出股票的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信息表达方式下,投资者买进与卖出股票的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投资者决策结果不同,从而证明了投资者决策存在"框架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杜本峰 《统计研究》2004,21(1):49-6
一、问题的提出 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基金、捐赠基金、信托基金)的发展壮大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投资者法人化.机构化已成为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加入WTO和"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背景下,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统计,1998年年末我国机构投资者拥有的市场流通市值约占20%多,至2002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5.7%左右.  相似文献   

12.
投资理财     
《四川省情》2008,(3):47-47
2008年,中国遭遇多年不遇的罕见雪灾,由于缺乏对抗雪灾的经验,不少地方经济损失惨重。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比雪灾更让人寒冷彻骨的是股票的走势,上证指数自2007年10月中旬创出新高后,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下跌了近2000点,跌幅超过30%,投资者可谓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3.
投资理财     
《四川统计》2008,(3):47-47
2008年,中国遭遇多年不遇的罕见雪灾,由于缺乏对抗雪灾的经验,不少地方经济损失惨重。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比雪灾更让人寒冷彻骨的是股票的走势,上证指数自2007年10月中旬创出新高后,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下跌了近2000点,跌幅超过30%,投资者可谓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周转率效应"的假设前提下,对中国股票市场在上涨和下跌的不同市场行情下(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是否存在"羊群效应"以及中国的投资者是否存在"非对称反应"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的证券市场中并未出现十分明显的"羊群效应",但是投资者却存在"非对称反应",即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下行时更加显著的趋向于羊群效应。本文的结论同时也部分的支持了"周转率效应"的假设,即在极端的市场情况下,相对于高换手率的股票,低换手率的股票显著的收敛于市场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15.
杨潇 《统计与决策》2016,(24):163-166
文章采用偏回归系数分析方法,以2008-2014年沪市A股和基金的相关数据,综合考察了中国投资者情绪对市场成交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与新开户数能有效测度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成交量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呈负相关关系,与新开户数呈正相关关系,需要健全股市股利、入市和退市机制,逐步实现交易市场的信息透明化,要尽量杜绝庄家操作和内幕交易,引导投资者投资行为,为市场的公平交易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中国遭遇多年不遇的罕见雪灾,由于缺乏对抗雪灾的经验,不少地方经济损失惨重。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比雪灾更让人寒冷彻骨的是股票的走势,上证  相似文献   

17.
郑琦 《统计教育》2009,(10):19-24
本文以2006年7月至2008年11月完成定向增发的200家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定向增发折价与发行宣告后股价表现的关系。发现投资者对定向增发宣告存在正向且过度的反应,但过度反应主要集中在高折价公司。发行后短期内高折价公司累计超常收益率显著小于低折价公司。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发现折价程度越小的公司股票的长期购买及持有收益率更好。折价影响了不同投资者之间利益分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股权的内在价值,投资者能对此进行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比较基于理性投资者的资产定价模型,分析过度自信行为金融模型和传统金融模型之间赋予投资者的客观经济内涵特征的差异,指出其关键在于是否有效区分过度自信投资者和"更知情"理性投资者.如果无差异化"更知情"理性投资者与过度自信投资者,过度自信模型和传统理性金融模型保持一致性;否则,传统理性金融模型无法满足解释市场异象的假设条件,而过度自信模型更符合市场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9.
4月底以来,海内外宏观经济的纠结和混乱局面,导致中国A股市场持续暴跌。这种几乎是单边“暗无天日”的下跌,着实让全体投资者尝尽了苦头。不仅仅是广大的散户投资人亏损巨大,甚至是专业机构也无一幸免:公募基金全部报亏,私募基金也满盘皆墨。据统计,这轮暴跌给多数投资者造成的亏损程度,不亚于2008年“奥运暴跌”。  相似文献   

20.
文章使用Kumar和Lim(2008)的模型,研究在中国股票市场中个体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否受到狭窄性框架的影响.文章使用交易集中度作为代理变量,通过研究处置效应和交易集中度的相关关系,来回答狭窄性框架是否对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结果表明那些交易集中度比较高的投资者展现了较弱的处置效应,从而说明狭窄性框架是导致个体投资者行为偏差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