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类社会在不可阻挡地走向文明、进步,在性的领域也是同样,所以近些年来出现了“性文明”这个词。可是什么是“性文明”呢?它是一个什么概念?它的内容是什么?什么事是文明的而什么事又是不文明的?可以说现在还是含糊不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一年十月二十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以来,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丰裕,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些无疑和资本逻辑思维息息相关。然而,由于资本逻辑的无限扩张,人们的欲望逐渐膨胀,整个社会笼罩在金钱化与资本化的氛围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出现了异化,进而人们的信仰出现了危机。本文正是从资本逻辑的视角出发,分析资本逻辑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进而导致了人们信仰危机的出现,科学崇高信仰的重建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老得优雅     
贾易 《老年人》2010,(7):49-49
人到老年,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如果让老年人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也难以说得明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在一档节目中说,老年人要“老得优雅”,这话倒给人几分启迪。  相似文献   

5.
王会芝 《城市》2014,(3):38-41
正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从人类社会文明体系发展的横向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历程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产生的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主要表征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强调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形成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是一种可持续的新型文明。生态文明具有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特点,包括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意识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  相似文献   

6.
法国哲学教授让·吕克·南希曾经在《世界报》上撰文,说萨特是个“古往今来从未出现过的两面神:没有一个哲学家像他那样在文学海洋中游弋,也没有一个文学家像他那样大举进行哲学操练;我们无法理解,逻辑思辨和形象推演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竟然在同一支羽毛笔下毫无妨碍地非常清晰地表现出来”。为什么这么评价萨特呢?因为萨特的小说《恶心》就是这样一本逻辑思辨和形象推演完美合一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圆子信箱     
说法圆子:我看到报纸上有报道说,随着人口增加,能源将越来越紧张;另有报道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可利用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被开发出来。你说我该信哪一种?李平陕西汉中 李平:如果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请相信前一种说法;如果是悲观主义者,请相信后一种说法。圆子 为什么圆子:我是一名军人,常听一些女孩子们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她们是不是影射我们“傻得可爱”?爱子广东深圳 爱子:圆子 不必对每一个夸奖都追问“为什么”,这会使那些夸奖别人的人感到尴尬。比如我夺一个女孩子漂亮,如果她问“我哪儿漂亮”,我非得哑口无言不可。…  相似文献   

8.
生活禅思     
幸福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一种主观感受,有人说是一种客观状态,其实是两者都必不可少,如果只是前者,那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如果只是后者,不少人虽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但他并未感觉到幸福。幸福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外在的条件必须转化为内在的心情,需要肉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宁静。幸福的大小也就是需求被心灵满足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生活中,明显存在着一种秩序、一贯性和恒长性。如果不存在秩序、一贯性和恒长性的话,则任何人都不可能从事其事业,甚或不可能满足其最为基本的需求。”——哈耶克。同时,哈耶克指出:“所谓社会秩序,在本质上便意味着个人的行动是由成功的预见所指导的,这亦即是说人们不仅可以有效地运用他们的知识,而且还能够极有信心地预见到他们能从其他人那里所获得的合作。”可见在一定社会时期必然存在一种引导人们如何行事的稳定的、合理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160年”?道理是“改革开放”在中国近代史上不是第一次。如果从《南京条约》逼中同开放算起的话,差不多是166年;如果考虑实际效果,《南京条约》以后,莛不多过了十年才开放通商口岸,这样严格说来可能是155年。想了一下还是取个中间数,就说改革开放160年吧。怎样理解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以及过去160多年.  相似文献   

11.
我的幸福观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理解与体验。在我看来,幸福,是一种无憾的境界,一种心灵的感觉。对老年人来说,就是“乐活”二字。快乐地生活着,让心灵在无憾中激荡,觉得自己对社会、对他人有所贡献,回首往事时感觉没有虚度时光。这种认知与体味,在我退休、步入老年之后越发深刻,也越发激励自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相似文献   

12.
你幸福吗? 如果让你打分,你感觉自己的幸福值是多少?在和新浪网合作的网络大调查中,60-80分的人占58.8%.80分以上占27.59%,14.33%的人选了60分以下。从表面上看,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更加务实,58.08%加上27.59%的数字表示大多数人感觉到了幸福。换一个角度想,60~80分的选择说明大多数人对幸福的把握还处在一种不确定与观望当中。  相似文献   

13.
《上海科学生活》2003,(4):96-96
现代生活方式,指的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所形成的,有别于以前社会形态的基本生活方式,它是社会经济基础在生活领域的体现。而伴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又相应出现了一些“文明病”。那就是在现代生活方式的条件下,因各种消费品的无节制或不科学摄用,而形成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马飞 《现代妇女》2013,(12):I0023-I0024
柏拉图《理想国》以对话的形式回答了当时城邦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也就是城邦建设的始基:正义。当我们站在现代社会,一个可以被称之为文明的社会,距离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有多远?理想国中的正义能否实现?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同时,理想国的作者柏拉图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一生中的遭遇给他带来怎样的理想?  相似文献   

15.
《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可见孝德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修养,孝是人伦之根、仁爱之本。虽然现代社会对孝有新的理解,但是,一个人若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你还能指望他对亲戚朋友好,对工作负责,对国家忠诚吗?  相似文献   

16.
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礼物交换的研究,莫斯不仅超越了涂尔干理论中神圣—社会与凡俗—个体的二元对立,而且说明了道德行为兼具的可求性与强制性,揭示了社会纽带建构与存续的逻辑,从而进一步回答了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所关注的"人性/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与此同时,当代的研究还表明,礼物范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宗教之不可化约的独特属性,即涂尔干所说的宗教所具有的"自成一类的力"。在一定意义上,莫斯的《礼物》是对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答复或重写,而礼物交换就是宗教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0月14日,著名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和学生探讨流行文化,一位“90后”女生小谢说:“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家庭环境优越,可能是个外表潇洒、很风雅的人。加上有钱,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即便是年纪大一点也不要紧。”  相似文献   

18.
你了解E-mail礼仪吗?这是虚拟空间一种约定俗成的文明风尚。 一、礼貌 不仅仅是指你说的内容,而是如何说得更好以及对谁说。如果在你的信件中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相信接收者一定会赏识你的幽默感。当我们感到愤怒、不高兴或者情绪失控,千万别发e-mail。请记住,网络跨越国际界限,避免使用性别歧视、种族主义、宗教信仰等词语。 二、简明 E-mail不似电话那样进行一个长时间的交谈。E-mail是一个方便快速的工具,使你的通信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当你阅读或回复电子邮件时,花时间删除一个长标题是很必要的。可以用…  相似文献   

19.
朗诵是一种技能,是语文学习必需的手段,是各级教育的必然环节。如何有感情地朗诵是各个学校的语文教育者都在探索的事情,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很好地开展交际的一种基本锻炼方式。首先概述语文教学中需要理解掌握的朗诵的基本手段和要注重的逻辑顺序关系,然后分析了进行有感情朗诵需要把握处理的技巧手段。  相似文献   

20.
酱的滋味     
在中国古代,家家户户的老百姓.每天开门都摆着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日常生活中,酱何以有那么重要的位置,成为每天生活的一种必需品?这是今天的我们所不理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