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人聪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赚钱法。过去有“吃白相”揩油的,有“才子+流氓”敲钱的,有“大师+骗子”行商的,现在又有了“钓鱼”的,用周立波的话就是“倒钩”。他捂着胸口装头疼,求搭你车。上车后他拿钱给你,你拒绝就硬塞给你,你一接受就拉手刹拔你钥匙,一些人就把你铐起来,这叫人赃俱获。  相似文献   

2.
[嘘!严肃点]漂亮的帽子妻子:“亲爱的,格林夫人最近买了一顶帽子,漂亮极了。”丈夫:“是吗?不过,我看她如果长得像你一样美,就用不着买那帽子了。”梦妻子:“昨晚我做了一个美梦,梦见你答应给我五百美元买衣服。我敢肯定,你是会成全我的美梦的,亲爱的?”丈...  相似文献   

3.
黄军 《当代老年》2008,(5):50-50
2007年入冬以来,64岁的我萌发了制作一种既保暖美观又别有风格的帽子的想法。 说干就干,我满怀信心地做了一项自己很满意的帽子。然而,当我展示给老伴儿看时,他却摇着头冷冷地说:“难看死了!见谁戴过这样的帽子?”我却得意地说:“我这是创新,啥事不愿踩着别人的脚印走。”  相似文献   

4.
秋去冬来,一些男友女上准备给自己选购一项漂亮、舒适的帽子。帽子,作为生活用品人们再熟悉不过了,然而,关于帽子的历史渊源可谓说来话长。帽子的历史在我国至少已有5000年。《后汉书·舆眼志》上曾有记载,原始社会时,人们产生了“图腾崇拜”,大凡俊丽的珍禽头上都长有冠毛和骨角作为装饰,于是人们也效仿制作各种头饰。最初,人们只是在发署上加个罩子,这算是最早的帽子,渐渐地帽子变得上尖下粗。随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开始对帽子的作用颇为重视。《国语》中就有“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的说法。古代,帽子的叫法很多,冠、…  相似文献   

5.
别让自已树敌太多黄越人际交往中的“树敌”过多,从主观原因上追究,主要是“自以为是,当面斥人,嗜好争辩”。例如,你用口语、手势或文章告诉一个同事:“你错了!”你的目的是否要使他认同?他会认同吗?不太可能。因为你已经对他的自尊、骄傲、智慧给了“当头一棒”...  相似文献   

6.
社会是由各种“游戏”所组成,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游戏”之中。这里所谓的“游戏”即“博弈”。社会设计了很多“帽子”,这些“帽子”是为我们准备的,那便是我们常说的“头衔”。例如,官场有各种“长”——部长、局长、处长、科长,学位有各种“士”——学士、硕士、博士,工程界有各种“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这些“帽子”是有光环的。还有许多谁也不愿意戴的“另类帽子”,如“贪污犯”、“贼”,改革开放前的“地富反坏右”分子等。古代,囚犯的脸上曾被烙上特殊的标记,当今的这些另类“帽子”是现代社会为另类人准备的标记,戴上这些另类“帽子”的人的身份也比正常的人要低,获取资源的量不如正常人,更不能与戴着光环“帽子”的人相比。  相似文献   

7.
幽默文摘     
报复小明的爷爷是个急性子,每见小明顽皮,总要打小明一顿。小明的爸爸每见小明挨打,便也自己打自己耳光,有一次居然打出血来。爷爷问小明的爸爸:“你这是为什么?”小明的爸爸气愤地答道:“你能打我的儿子,我就不能打你的儿子?”不是他干的甲:“老张,有人看见你儿子昨天给我的自行车放气了。”乙:“放完了吗?”甲:“还算走运,没放完。”乙:“那绝不是我儿子,要是他定会把气门芯拔掉的。”度蜜月山姆和亚瑟的太太都在生产,两人在产房外焦急地踱步。“我实在很倒霉。”山姆抱怨说,“这事居然在我休假时发生了。”“你以为这…  相似文献   

8.
青天 《老年世界》2007,(4):45-46
见到“南阳十大收藏家”之一的王玉信时,正好听到有人进门喊他:“玉信,老家有人给你送礼来了!”给法官“送礼”这样明目张胆?走近一看,我们不禁哑然失笑,这礼还真不“轻”——原来是一箱奇形怪状的石头。“有好多人给我送‘礼’呢!”王玉信幽默地说,“这些东西对我而言是‘宝’,对别人来说是‘废物’。”许多人参观了王玉信的家庭收藏馆后,经常为他收集一些藏品。  相似文献   

9.
一个晴朗的二月的早晨,我桌上的电话铃响了。“你是马乔里·霍姆斯吗?”话筒里传来一个男人低沉而圆润的嗓音.“你救了我的命,我爱你!”这一定是个古怪的家伙,我想。但我并没挂上电话。作为一个诈家,我素有倾听的习惯。他说他叫乔治·施米勒,是匹兹堡的医生.8个月前他妻子去世了.除夕之夜,他在悲痛欲绝时偶然发现我写的《我想有个伴》一书。“我连夜看完了它”,他说,“你的书让我认识到生命是何等的宝贵!”他是在马里兰州银泉市他儿子家中给我打电话.“我得知你注在华盛顿,又弄清了你婚后的姓名,便开始给你挂电话”,一个…  相似文献   

10.
爱过一个男人,他柔情蜜意地跟我说:“其实,我给了你很多自由。”那一刻我只好微笑着提醒他“:我的自由是我的,用不着你给我。”在爱中,人们常常渴望他人为了你的自由而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荣河 《当代老年》2011,(11):48-48
实在 某人去A市出差,在街上丢了一元钱,民警说:“我们一定帮您找到。”1个月后,那人再去,他丢钱的大街因修路都被挖了开来,他不禁感叹:“A市的人就是实在。”赚钱 病人拔完牙后对牙科医生说:“你真会赚钱,只用3秒钟就赚了100元。”医生回答:“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慢动作给你拔。”  相似文献   

12.
面对失去     
刘艳 《伴侣(A版)》2011,(5):38-39
正一个人坐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一阵大风把他新买的帽子刮落到大海中,只见他用手摸了一下头,看看正在飘落的帽子,又继续看起报纸来。另一个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知道了,谢谢!"他仍继续读报。  相似文献   

13.
我们身在职场,常常遇到这样的事:你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很久,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可是,你的上司迟迟不给你加薪,也没有给你升职的意思,眼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都“加官进爵”了,你是干着急,没有办法。总不能伸手向上司“要官”吧?其实,只要你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当“官”的条件,你就可以向上司“要官”。当然,“要官”是要讲究艺术的,不能太直截了当,否则会被人认为你“狂妄自大”。我们还是看看古人是怎么“要官”的吧。 晋朝时,有个叫罗友的人,家里很穷,他便投奔到大司马桓温手下做事。罗友很有才学,也颇得桓温…  相似文献   

14.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恰如其分或者适当夸张的表扬,就像给人戴了一顶金光闪闪的帽子一样,让人感到熠熠生辉,激情倍增。在讲话中巧妙地运用表扬,极易调动听众情绪,形成默契。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表扬”的魅力之所在。表扬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可以起到肯定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人们给中国戴上“富裕”、“有钱”和有大量储备等各种帽子的时候,中国民众会感到这是在吹捧中国,甚至是在忽悠中国。敢于坦承人均GDP居后,恰恰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却缺乏这种清醒的自信,总是喜欢自己忽悠自己。  相似文献   

16.
也许你给人写了信,却迟迟收不到回信;也许你是个不复写信的人,却时常收到别人的来信。怎么办?了从不喜爱写信的人手上得到回信,人们往往采用了许多煞费苦心的手法。不久以前,一家学生报纸刊登出一条广告:“一个慈爱的老婆婆希望同一个身高6英尺,长着一双棕色眼睛的孩子通信;回信寄给名字编写是J.D.B的人.”──署名,“他的母亲。”安德鲁·卡内基也曾经以100美元为赌注,说他能诱使一个不爱交际的侄子给他写信。他寄给侄子一封家信,在信尾写到;“又及:我在信里封入了一张5美元的钞票。”实际上他并没装入这笔钱。很快,他…  相似文献   

17.
“男人也太没心没肝了,我为他牺牲、付出,该给的,不该给的.全给了他,他最后竟然弃我而去。”我时常听到一些女性朋友们这样抱怨、臭骂曾与她热烈地爱过一次的男孩。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许多女孩子的爱情咨询,已在我的案头蓄备了富绰的“黑材料”,我很想为她们的劫难两胁插刀,但本先生“实战”经验不足,只能为你出个“馊”主意,帮助你去对付那些薄情寡义的臭小子,兴许能让你扭转乾坤,让他回心转意。想想看,当你爱上某一个男孩子并渴望迅速与他热恋起来的时候,是不是会认为:你自己只有对他完全“付出”,才能获得他对你爱的回…  相似文献   

18.
最近看一本谈疾病如何自愈的书,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很有意思,说人有病啊,其实是身体在和你闹别扭,这时候,你想到的可别光是怎么修理“他”,而是应该静下心,坐下来,和自己的身体好好谈谈,究竟“他”有什么想不开的,还有什么要求,双方尽量达成谅解,这样,你的身体就会充分发挥“他”的潜能,自动把病给治好。  相似文献   

19.
<正>丈夫离世前夕,凤飞对他说:"等你在那边,辟好了花园、种下了满园的花儿我就过去,唱歌给你一个人听!"2012年1月3日,这个享誉华语乐坛的"帽子歌后",终于兑现了她对爱人的生死承诺…  相似文献   

20.
爱情AB卷     
一位从民政部门退休的老人,被人尊称为“月 老”。他不仅热心地为未婚青年牵线搭桥,还 为那些出现了婚姻危机的男女解决问题。据说,他常 常会给前来拜访的男男女女,留下一份内容不同的 卷子。他为那些热恋中的情侣准备了这张A卷: 当你与曾经相爱的人结婚多年,发现自己爱上 了别人,或是察觉到对方爱上他人时,你怎么办?当 你的小宝贝哭哭闹闹,而你的伴侣正生病需要休息 时,恰巧朋友请你出去应酬或玩乐,这时你怎么办? 当对方因家务琐事而冲你发火时,你是与他(她)一 决高低还是设法平息战火,幽她(他)一默?当她不 再有曾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