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一致性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中呈现的基本特征,而这种相一致性具体表现在居民这一微观经济主体方面.通过对居民主体本质和作用范畴的厘定,把对居民主体作用的考察置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秩序与主体相互博弈的关系之中,着眼于从现代市场经济的视角审视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从宏微观经济运行相一致的视野考察居民行为的绩效,可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得失寻求学术上的解释,同时也为今后的宏微观相结合的经济政策寻求更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市场经济体制,就一般特征而言,它主要是通过市场形式将各个经济活动主体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市场信号和市场竞争推动经济的运行。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应具备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并根据这一要求设计它的基本框架。(1)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之一的家庭或居民经济活动将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家庭经济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抓紧制订和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为什么加强法制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有完备的法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以企业为主的法人。具有在市场中进行经济活动的独立能力,可以独立享有财产权利,承担财产义务。因此,具有高度自主性的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法人制度是法制赋予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具体表现:其一,市场经济主体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体系是联系政府与企业、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中介,是国民经济运行发展的基础和枢纽。中央在“八五”计划纲要中提出,“八五”期间我国市场体系发育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和发展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以下简称全国统一市场)。本文从我国区域市场体系已有一定程度发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建立和发展全国统一市场的基本动因、目标模式、体制障碍和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中,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微观经济活动实行间接控制,以实现微观搞活与宏观均衡发展的统一。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行为合理化是微观经济充满活力和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企业行为是否合理,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角度看。从微观上看,如果企业行为具有获利、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功能,即是合理的;从宏观上看,如果企业行为与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基本协调一致,即是合理的。由于同一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微观经济是由企业、家庭和个人依托市场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 ,深入研究家庭经济行为 ,全面揭示家庭经济活动的规律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形成和完善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刘茂松承担的《家庭经济行为论》课题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这一问题。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长期以来 ,国内外经济学界对微观经济的研究 ,一直没有把家庭经济行为作为一个综合性主体来研究 ,通常是将家庭的生产经营行为视同为企业行为 ,而将家庭的消费和投资 (储蓄 )行为则视为居民个人行为。…  相似文献   

7.
关于企业行为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企业行为研究的若干问题周立群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企业是支撑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运行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经济的运作是无数企业行为的总和,市场运行绩效首先要取决于企业行为的绩效。研究和探讨企业生产、交换、分配、积累等行为特征和轨迹,对于认识...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主体是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法人企业。培育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运行中,国有企业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是市场主体中的主体。培育市场主体的关键卢、和难点,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运行主体。为此,要加快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和市场制度的改革,把主体培育和制度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毛寿龙微观经济主体的再造是中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关键。在计划体制中,个人或居民户作为微观消费主体,由于消费品市场的存在,其经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化的,其财务约束是硬化的。所以,个人或居民户可以很快适应经济转轨的形势,迅速...  相似文献   

10.
席涛 《人文杂志》2001,(5):66-7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有三个行为主体,即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的体制载体使三个主体目标既有静态上的一致性,更有动态上的冲突性.一致性与冲突性从经济学的实证分析上可抽象为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均衡与否,规范分析上可以抽象为效率与公平的协调与否.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理论框架,探索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和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兼顾.  相似文献   

11.
企业性质的考察需要综合进行。从综合的角度考察企业的性质可以从三个层次展开。企业是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组织形式,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法,是生产和再生产特定经济关系的载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改革应该着力从生产力的组织形式、资源配置的方法和特定经济关系的载体三个方面深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的确认,已经清楚地说明要想搞活经济、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必须以微观搞活或企业独立灵活的经营为基础。当前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以着重强调微观经济活跃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管理体制。在这一经济管理体制中,为了有效地把微观经济搞活,在决策结构上,实行由各个微观经济单元或企业自主地制定经济行动决策的分权制;在信息结构上,主要发挥以市场供求矛盾和价格变化为基本内容的市场信息的作用;在动力结构上,着重利用鼓励企业追求与使用价值相统一的交换价值的最大化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几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们不仅形成了微观经济运行的产品经济模式,还构建起一个无所不包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企业和政府都面临着艰巨的改革重任。企业需转换经营机制,尽快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吻接;政府要调整行为,为企业进入市场创造条件。而且后者比前者更急迫、更重要。实践证明,没有政府机构的简政放权,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就不可能落实;没有宏观调控手段的根本性改变,企业也不可能摆脱传统势力的束缚,走上商品化经营之路。总而言之,政府行为机制不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基金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对投资基金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定位,其作用功能的认识逐渐趋于统一。目前,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还受我国投融资体制、财政体制、外汇体制,直至企业改革等宏观经济体制及微观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要加快基金业的发展,尽快实现我国投资基础的发展目标,还需要选择适当的发展步骤、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政府对投资基金的政策推动和管理,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 国家有关决策管理层要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中国基金业发展对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基金业是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商品、货币和劳动力市场,就不能没有资本市场,因此基金业服务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必定会有广阔的前途。  相似文献   

15.
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会要求有什么样的企业组织形式与之适应,经济体制变了,也必然要求企业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或变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国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基本组织形式应当是股份制。作为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物质,股份制是市场经济最好的企业组织形式。一方面,没有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股份制企业就无法存在;另一方面,没有股份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市场经济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行。一、市场经济运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原则,等价交换的前提是交换双方要  相似文献   

16.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中,民法商法是以宪法为依据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和基础法,是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重要工具。在一定意义上说,民商法对商品经济关系的微观调整,是国家采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其他法律手段对整个市场经济实现宏观调控的基础。因此,民商法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如保障民事主体充分行使自己所享有的合法权利;通过确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所有权,保证其自由、自主经营,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深入,使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微观体制成为历史的必然。市场经济的微观单元是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国有企业,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改革的成功、目标到位与否,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产生关键的意义。当前现代企业制度改茧步步到位,企业效益步步后退,问题的根于究竟在何处?问题出在制度软件上。一、制度软件的构成当前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忽略了一个比制度框架设计更为重要的要件,即制度软件系统一信息网的构建。所谓信息网,非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们党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必将引起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市县作为国家的一级行政单位,既是国家宏观决策的执行者,又是微观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双重职责。认真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按照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不同,在于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三大经济主体:政府、企业与个人。市场经济运行是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主体相互独立的自运行中彼此机制关联、功能耦合所形成的总运行。市场经济秩序取决于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后果。要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就必须使三大主体经济行为机制优化,而强化对经济主体的行为约束,是促使经济主体行为机制优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以交换和流通为其特征的商品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因此,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认识。 1、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要求看,我国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发达和健全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发挥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载体”和运行基础,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既反映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程度,又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程度,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核心。实践证明,市场机制发挥好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配置就合理,经济效益也就明显;从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看,党的十四大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五个方面,即现代企业制度、发达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他们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新体制的正常运行。在上述五个方面中,市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没有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