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奥塔“后现代”思想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旭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36-40
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是发达社会的知识状态的一种描述。后现代的全部知识都是形形色色的语言游戏,不再需要“元叙事”的普遍哲学根据,只有约定的游戏规则;利奥塔从语言资质及其运用规则的差异着手,论证了作为西方文明维系网络与认知基础的原话语的衰败消蚀,以及因此产生的“叙事危机”与知识非合法化局面。利奥塔主张社会生活多元和文化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依凭《后现代状况》、《后现代性和公正游戏》等文本语境,重构出利奥塔后现代概念谱系的思想逻辑,以回应那种将“后现代”斥之为虚无主义的轻率结论和心理样态。利氏以语用分析为方法,指认出现代社会关系和科学叙事的语言游戏本性,披露出以标举人类解放和穷尽真理的“现代性”神话之恐怖主义及其非法性原貌,而追求误构与歧异,走向“后现代”,则是当今社会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4.
默顿从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学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十七世纪英格兰科学的社会功能和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他坚持的是科学促进知识发展的功能。而利奥塔则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了后现代社会中知识变迁背景下科学的研究与传递功能,构建了科学通过异质性、多元性和悖谬性而实现的合法性。二者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知识的目标和功能分析的目的三个方面存在着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黄华军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5):20-26
"崇高"是利奥塔后现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利奥塔重新阐发了康德崇高理论中的"不可表现"、"否定表现"等概念,利奥塔的崇高理论目的在于以对"不可表现之物"的呈现来挑战总体性和抵抗非人的状况,崇高在艺术层面上表现为对形式本身的追求,在形式对意义的悬搁中和不断创新之中实现对"不可表现之物"的见证。利奥塔是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来重新探讨崇高问题的,但却把康德崇高理论中理性、道德的内涵放逐了,这导致了后现代崇高走向虚无的可能。崇高是西方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属西方文化形态,在中国文化观念中并没有西方之"崇高"范畴。 相似文献
6.
王晓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68-71
利奥塔否定了把自然科学知识作为唯一的知识 ,而把叙事知识排除在知识的范围之外的倾向。他认为这两种知识是不同的 ,它们在功能、表达方式、合法化方式等方面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两者之间的这些差别而否定了叙事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科学知识需要借助于叙事知识来使自己合法化 ,科学知识需要用叙事知识才能真正展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于我们的素质教育 ,对于克服自启蒙运动以来所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袁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1):24-27
利奥塔认为,当今西方社会由于科学话语霸权的形成,知识的本质、作用和传播方式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知识的合法性危机.利奥塔提出的"知识合法性"理论及其 具有的批判意识和危机意识,揭示了建立合乎理性的交往游戏规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反对历史唯物主义最为激烈的一个,利奥塔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予以坚决拒斥,其路径是从消解阶级斗争的主体和瓦解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两个方面展开。立足于后现代的立场,利奥塔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所有解放学说斥之为宏大叙事加以抛弃,积极颂扬以多元和差异为特征的微观政治,主观上试图超越马克思,然而客观上矫枉过正,走向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赖成彬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90-96
利奥塔是解构主义思想的重要倡导者。用他的话说,解构主义是一场针对压抑性宏大叙事的抵抗运动。从他早期著作《话语,图形》,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他的解构主义思想。在此书中,利奥塔把差异置于世界观的中心,认为不存在指导和控制系统运作的任何奠基性结构。利奥塔认为,话语永远不能被完全掌控,在话语的内部总是存在图形的颠覆性力量,它阻止着话语达到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深层生态学及其后现代主义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兵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317-319
通过对深层生态学理论、观点的考察,认为深层生态学已成为西方当代环境哲学的重要流派,成为西方现代环境运动的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对现代哲学和环境运动产生很大影响。分析了深层生态学的两个基本准则,即形而上的自我实现和在"自我实现"中重视生物圈中一切存在物实现生存、繁衍和充分体现个体自身权利的生态中心主义平等准则。从深层生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批判等方面的分析,阐明了深层生态学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杜以芬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68-72,92
作为一场范围广大的思想运动,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后现代主义是社会进入到后工业阶段的产物,是继现代主义理想的破灭而出现的,同时也与传统科学形象的解体密切相关。由于产业结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暴露无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后现代主义应运而产生。 相似文献
13.
语言游戏的变奏——利奥塔语用学方法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方法是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用来分析后现代知识状况时所使用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语言游戏.本文通过对语言游戏基本原则的阐释,分析了利奥塔在此基础上所理解的社会关系和后现代科学的特征,以及这一术语在利奥塔整个思想道路中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性文化思潮,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它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文章在充分阐述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基础上,以“试管婴儿”技术引起传统伦理表征变化为研究对象,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研究了该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发现试管婴儿技术一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生殖观念,运用崭新的科学技术挽救了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文明和进步;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崇尚多元、创新,试管婴儿技术实现了医学的跨越式进步,对于科学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曹喆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2):50-51
后现代这一概念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 ,源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所面临的价值观的剧变。当代时装与女权运动以及嬉皮士和朋克那样的社会政治团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它本身也就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 ,它的设计灵感往往取自各种分支文化。当代西方时装是后现代主义的一面镜子 ,后现代艺术中的解构、折衷、反讽等特征在西方当代服装上都有反映。 相似文献
16.
贾洁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23(4):89-90,93
"空间"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关键概念。后现代主义的空间可划分为两大类即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外部空间的典型样式为建筑,亦可称为生存的空间;内部空间的典型样式为媒体,由于信息技术与传媒的融合,使得内部空间又产生了认同的空间和倾诉的空间的划分。 相似文献
17.
陈晓峰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100-102
苏珊.桑塔格的《恩主》具有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某些特征。小说的叙述特点有不确定性和片断化,并与内在性相联系。小说的情节由无数的梦境和幻想展开,充满荒诞色彩。 相似文献
18.
梁长应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77-79
在先锋与后现代主义之关系的问题上,倾向性态度有四种:先锋“善”而后现代主义“恶”是一种(洪治纲);先锋“恶”后现代主义亦“恶”是第二种(伊哈布·哈桑);后现代主义“善”而先锋“恶”是第三种(麦克路安),先锋与后现代主义同“善”共“恶”则是第四种(丹尼尔·贝尔)。先锋本是一种前卫意识,一种永不倦怠的破旧与创新的精神;在现代主义文化中,破旧与创新的先锋精神结合得比较紧密,而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先锋精神的二重性出现较大程度的背离,由此造成后现代主义与先锋某种矛盾对立的看法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比较而言,丹尼尔·贝尔的看法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李鸿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13
后现代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成为中国哲学界、文学界、艺术界注意的一个焦点。其主张理论的模糊性,追求不确定性,无层次性,反中心主义以及文化的多元性等等。表现为无深度、无中心、自我指涉、游戏性、多元主义、无视雅俗文化界限。在后现代解构一切的文化策略下,我们应该看到解构是要有一定限度的,文学必须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