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般规律的反映,是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出发点。然而,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复杂性,又要求人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  相似文献   

2.
六条政治标准是我国政治生活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否正确认识和贯彻这些原则,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都具有重大意义。林彪、“四人帮”歪曲和篡改六条政治标准,乱扣帽子,乱打棍子,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对人民实行法西斯专政,使我们许多干部和群众惨遭迫害,这个苦头,我们是吃够了的。另一方面,如果轻易否定六条政治标准,或者取消其中某些条文,也会带来混乱,不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成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一般理论原则,列宁和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经济落后国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并向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般模式,这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遵循.各国国情差异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径不同,中国共产党必须根据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之路.在100年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共同富裕道路,其实践如下:第一,党带领人民通过武装革命翻身当家作主,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第二,党带领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把劳动者组织起来,仿照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为共同富裕构建制度基础和生产力条件;第三,党带领人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实行改革开放,为共同富裕构建体制基础和生产力条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第四,党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为全人类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社会主义?——兼谈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周新城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首先回答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果不能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全部革命斗争和建设工作就是盲目的,没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当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又要回归实践,对实践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实践总是具体的、现实的。现实的实践具有属人性即人民大众性和时空性即变动性、空间差异性等特点。这样,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世界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时,自然就有一个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是我们理解或把握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的一把钥匙。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进程中,应当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和实践决定理论并促进理论不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明建设的理论原则,成为无产阶级的宝贵财富。今天,重新学习和研究列宁的辩证的文明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尤其在科学方法论上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工农联盟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础,是我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现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各个战线上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由于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贯彻,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我国工农联盟随之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在我国农村建立起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民公社,是今天工农联盟新的基础。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发展,不仅在发展生产上显示了它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同时,“它为我国人民指出了农村逐步工业化的道路,农业中的集体所有制逐步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道路。……,城乡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40年的奋斗,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以取得胜利,原因有多方面,最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把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同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的集中体现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  相似文献   

9.
韩林 《兰州学刊》2006,3(2):109-111
在实践中如何实现生产力和人民利益两个标准之间的内在统一,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毛泽东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通过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来实现生产力和人民利益的统一的目的没有成功;邓小平通过区分社会主义制度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改革生产关系来实现生产力和人民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核心和原则是相辅相成的 ,即在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中 ,包含着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 ;在集体主义原则中 ,也同样体现着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利益 ,贯彻着个人要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的思想。因而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必须抓住核心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民族自决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已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在民族问题上坚持国际主义、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民族自决作为动员各族人民团结反帝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主、支持国外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原则,始终坚持不渝。同时,与帝国主义假借“民族自决”的口号、勾结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破坏我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祖国统一的种种罪恶活动,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道路上艰辛地、曲折地前进着。在这三十二年的征程中,我们的国家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折:一是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二是党的工作重点由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前一个转折是转的好的、成功的,它以中国人民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并巩固了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胜利载入了史册。而后一个转折,却是几经折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的国庆讲话在科学地总结建国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了经过实践检验的四个方面的基本结论。其中第四个结论精辟地阐述了这样一个根本原则,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理直气壮、始终如一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同时积极地改善党的领导。四项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从理念形成、理论发展到战略实施的历史过程,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相连,是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坚持整体性与发展性相统一、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人民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现实路径上,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二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创新文化模式,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三是完善顶层设计,推进"文化中国"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四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形塑良好的国家形象;五是加强文化治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 轻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千家万户,对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影响。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到“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的原则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各种经济形式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它的经济意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到建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历史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时期所要解决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是互相渗透、互相联系而不可绝然分开的,但这一时期中每个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实际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是把这一时期的前一段时期,称之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后一段时期,称之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  相似文献   

17.
五届人大制定了新宪法,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部新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必然产物和重要标志。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结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是华主席、党中央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进行新的长征的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更是全人类理论发展的瑰宝。从马克思等人创建基本理论伊始,各学者就对如何定义该理论进行了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突出了马克思的个人贡献,更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的努力和成就,也能够消除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且坚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 关于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原则, 关于民族和殖民地理论以及苏联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 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内在要求和列宁主义的时代特点与中苏两国国情的相似性是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影响的原因。对待列宁主义应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 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对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学说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消灭剥削、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者的美好理想。列宁在领导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带领苏联人民实现了这个理想,并且摸索和创造了实现这个原则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的工资和奖金就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列宁非常重视工资、奖金的作用,经常总结、研究如何改进、完善这些形式,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这里介绍一点列宁对待奖金的看法和实践,供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奖金制度作参考。 奖金是吸引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非常注意吸引劳动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列宁说过,封建农奴制时代的社会管理职能是由几百个大封建奴隶主和他们的奴仆来承担。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是由几千或几万名统治阶级及其代理人依靠自发发展着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作为基本的组织力量而建设起来。但是象社会主义“这种革命,只有在人民大多数,首先是劳动群众大多数表现出有历史意义的独立创造精神之下,才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深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