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对于翻译家系统性研究的探讨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探索出了逐渐清晰的研究脉络。虽然探索研究翻译家的研究范式日益规范,但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研究对象的选择过于集中于名家名著,因而疏于对隐形价值翻译家的挖掘与探索;研究途径浮于表层的史料钩沉,缺乏理论的支撑。试以翻译家西德尼·沙博理的“红色”翻译时期为历史语境,结合描述性翻译研究及文献计量法,梳理和归纳国内外对“沙博理”的相关研究,描述学界对外来译家的研究现状,以期对后续以沙博理为代表的外来翻译家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沙博理是当代中国翻译史上一位特殊的翻译家,目前国内外对其翻译思想的专门研究为数不多,且研究一般集中在《水浒传》的英译本上。他翻译的《家》的价值观与方法与他本人的文化身份有着密切联系,文章以沙博理这一具有特殊文化身份的翻译家为翻译对象,探讨其翻译行为与文化身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来译者群体对我国国家叙事对外传播贡献重大,其译作也显示出高超翻译艺术,但目前对这类译者群体研究不足。任东升、王芳等的新著《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基于语料库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文本对比分析与译者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外来译者典型代表沙博理的翻译艺术进行了多维度深刻阐述。结合对该著的介评,重点探讨外来译者的译者身份、国家叙事对外来译者行为的规约、国家叙事与翻译艺术如何共同呈现以及外来译者研究路径四大问题,以期为外来译者研究和在新时代如何继续发挥这一群体的国家叙事对外传播作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5.
译者文化身份的构建是译者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权力的角度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会发现权力和译者文化身份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权力决定着译者文化身份构建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译者的文化身份又借助翻译反作用于权力。此项研究意在唤醒人们构建文化身份的意识,以促进文化更好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沙博理的翻译具有跨文化的主体间性独特视域,跨越文化身份主体身份认证为翻译提供了特殊的理解前提,其对原作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对目的语读者的尊重,彰显了翻译的主体间性,也使得他的翻译作品独具特色。从主体间性这个视角研究沙博理特殊的翻译模式,可以更好地看出译者主体间性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于《水浒传》两个影响最大的英译本,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其争论的焦点归根结底在于两者不同的翻译策略,不同的翻译策略直接导致不同译本的生成。通过对"智取生辰纲"两译文的对比,可以发现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并引发对不同翻译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期墨海书馆内以王韬、李善兰、管小异等为代表的华人译者与西方传教士一起,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宗教及科学书籍,对中西文化交流及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译学界对他们译者身份研究较少。墨海书馆的成立为传统文人转换为近代译者提供了历史契机:科举落第、时代动荡、生活所迫,他们从传统文人转换为近代译者,当时社会根深蒂固的华尊夷卑思想,使得他们无法认同自己的译者身份,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作为译者的翻译选材及翻译策略。文章从身份认同视角,整合了时代、译者、身份和文本几大因素,结合文本内外因素,考察墨海书馆译者身份认同,为译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沙博理以其50余年的翻译生涯和约千万字的汉英翻译成就在中国当代翻译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于耄耋之年翻译了记录十年"文革"历史并承载着中国当代思想史的长篇传记《我的父亲邓小平》。本文拟分析该译本的文化翻译策略和方法,借以探讨沙博理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翻译观,指出该译本体现了沙博理翻译理念和文化感知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在荒谬的“文革”文学背景下,工业文学创作举步维艰,发生了畸形变异,呈现为三种不同的创作类型:一是直接为“四人帮”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带着“阴谋文艺”、“帮派文艺”色彩的作品;二是既宣传了错误的政治观点,又含有某些积极因素,正确与谬误互见的作品;三是在严峻的逆境中,力求从社会生活出发,对“文革”的“帮文艺”有所突破,表现了一定新鲜气息的作品。这是一个特殊的政治年代所造就的畸形文学现象,内中积淀着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1.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处于"忠实"与"背叛"的两难境地,译者主体性被长期遮蔽与边缘化,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则为翻译理论开辟了新视角,翻译的主体性问题逐渐成为翻译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翻译实现了由对文本的关注到对译者的关注的转折。  相似文献   

12.
13.
修辞是依托题旨情景恰当地选择语言手段和表达方式,以有效地表达思想情感,影响读者或听众为其目的的.本文通过例证和赏析,从英语消极修辞的形式之韵和积极修辞的内涵联想这两个视角进行评赏,以期再现修辞在文化和美学上所传达的意义,展示修辞的交际功能和文化信息传达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化转型和翻译文学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在文化转型时期,虽然翻译文学具有多元化特征更加突出,选材更为广泛、自由,功利主义色彩浓厚和大众文学发展迅速的显著特点,但创作后继乏人,译作质量不高的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创新文化转型时期的翻译文学,必须坚持扬弃式传承,批判式创新的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路径,走综合创新、人才创新和质量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梳理了分别以文本、文化、社会为导向的翻译研究对译者道德关注的不同侧重,进而指出在文化、社会的语境中,译者行为的道德判断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然而,道德判断的复杂性不妨碍一些基本价值主张的衡量价值。文化、社会范式下的译者道德研究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校园景观文化内涵的设计与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重要性,以及校园景观文化的构成要素,并以常州工学院新校区的人文景点规划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结合起来营造个性鲜明、富有内涵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文化转向和翻译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的重心,翻译被看作是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异化和归化论成了翻译中争论的焦点.翻译的标准受翻译语境、目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离开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来争论翻译标准有失偏颇.以民族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中英谚语的具体翻译为基础来讨论翻译的异化和归化论,认为以文化彰显为目的和在文化语境中本着丰富世界文化、尊重原语文化的原则进行翻译时应遵循异化的准则.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社会心态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掌握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波动规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哲学、文化、心理三个角度对社会心态的内涵进行解读,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心态进行界定,并就大学生社会心态在转型期的表现形式——"两重性"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9.
论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的译学研究中,译者主体性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译者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矛盾统一体。在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以及解构主义范式等不同范式中,译者的能动性和受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或夸大,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因此,译者的能动性和受动性应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回归理性,在受受动性制约的前提下,译者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高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文化总是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和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在对文化自觉的内涵进行解释的基础上,从先秦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天道观的变化以及礼乐文化的崩坏而导致的文化危机的角度,阐述了先秦文化自觉产生的历史动因。混乱的社会现实促使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宇宙本质产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先秦社会知识阶层中出现了“哲学的突破”,由此中国古代的社会思想也开始了“去神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