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客体理解,还是从实践理解真理的问题,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属性观"理解为传统哲学的"符合论"真理观、认知真理观和"绝对的真理观",其缺陷是不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问题,陷入了"只见知识,不见人"的错误之中。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属性观,就是从实践理解真理的生成根基、形成机制、发展机理、真理的证明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全面性、过程性。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属性观具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有利于根本转变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属性观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澄清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真理的属性"等概念的科学内涵,有利于解决人们"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真理是一元性的,还是多元性的?这是哲学真理论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使得哲学真理论区分出真理一元论和真理多元论这样两种对立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出发,对上述问题作了"一元性"的回答,因此,马克思主义真理论实质上是真理一元论.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  相似文献   

3.
真理探讨的狭隘认识论视境,使得理论界在真理的研究问题上出现了指向上、内容上、方法上和现实上的四大失误。马克思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理论硬核的哲学观点包含了解决真理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和研究方向———实践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维度。所以,走向实践思维,走向社会生活,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精神实质和本质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建构哲学真理观的一个典型的现代哲学方案。它为我们进行真理探讨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哲学都强调行动,实践,都注重功效,都被称为实践哲学,但是,具体分析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哲学。在本体论上,二者都强调实践对客观世界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而实用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心主义;在方法论上,二者都强调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而实用主义哲学是以调和折衷为特点的主观主义和诡辩的方法,在真理观上,二者都强调真理的实用性,把真理和价值统一起来,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依据直理的客观性承认真理的实用性的,而实用主义哲学脱离了真理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了真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真理观是关系到人的认识———实践活动的整体性范畴,不仅具有认识活动的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活动的意义。真理的规定性与其检验标准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在真理规定性上,如果把它仅仅视为认识问题,而与实践活动无关就不能与古典真理观划清界限。真理问题与价值问题有着天然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规定性内在地具有价值性,在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认识主体基于一定的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真理的检验标准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对它的理解却不尽一致。笔者认为,应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前提下,既不能把实践标准外在化,也不能把它简单化,而要把它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真理是一元性的,还是多元性的?这是哲学真理论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使得哲学真理论区分出真理一元论和真理多元论这样两种对立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出发,对上述问题作了“一元性”的回答,因此,马克思主义真理论实质上是真理一元论。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一元论的哲学内涵,才能认识到它的科学性、真理性,也才能真正看清它与真理多元论的对立及其实质。但是,从实际的理论探讨来看,马克思主义真理一元论的理论内涵一直受到某些人的严重误解与曲解。这种情形在国内理论界近几年的讨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在近几年的哲学真理论的讨论中,就有一些人或是以“真理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或是以“人类真理的具体形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固然是真理,但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囊括全部的人类真理”等等论断为理由,来否认真理一元论和主张真理多元论。更有少数人将真理一元论与学术自由不相容地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7.
从逻辑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中关于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分类及真理的检验等内容进行分析,更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实践性特点,从逻辑角度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8.
“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毛泽东真理是古今中外一切哲学家不断探讨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看待真理,就是真理观。它是人们对真理总的看法,或者说是人们研究和利用真理的根本观点。毛泽东思想的真理观,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研究和利用真理的根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这个真理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观之理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一个根本观点。但是,这一客观真理观总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责难,有人甚至把它看成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面对这种情形,深入系统地阐述这一真理观得以确立的理由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研究中的紧迫任务。本文从概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本质观及真理验证观入手,认为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观的提出至少基于这样三条基本理由:第一,真理的基础是客观的;第二,体现真理的符合关系是客观的;第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本文就这些理由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一个根本观点。但是,这一客观真理观总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责难,有人甚至把它看成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面对运和情形,深入系统地阐述这一真理观得以确立的理由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研究中的紧迫任务。本文从概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本质观及真理验证观入手,认为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观的提出至少基于这样三条基本理由:第一,真理的基础是客观的;第二,体现真理的符合关系是客观的;第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本文就这些理由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本体论承诺,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的具体展示。《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达到的成就表明:马克思的运思依其先有的本体论原则,直接进入到“活生生的”人的世界,并循着对人的存在的揭秘,为理解和变革这个世界制定了全新的纲要和方案,而其共产主义学说所表征的无非就是人的存在之真理。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在证据概念的定义上“材料说”取代了“事实说”,导致由“事实说”引申出来的“证据应当真实”的命题面临被否定的风险。证据真实性的传统解释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误区,难以自圆其说。以现代认识论的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证据的真实性应当被解释为“主张真实”,以便对“事实说”质疑论的诘问做出合理解答。证据概念的解释本身具有多样性,不宜采用规范、统一的立法方式。在我国立法继续将证据概念法定化的既成事实下,包容证据真实性的解释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重点批判了黑格尔国家学说的“头足倒置”与“首尾不一”,前者指黑格尔忽视了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决定性因素而非相反;后者指黑格尔未能贯彻自己的原则,既无创见更充满妥协。实际上,“头足倒置”并非直接批判黑格尔国家学说,其主要目标是近代政治哲学,在批判近代政治哲学方面,马克思与黑格尔共享了同一个逻辑。“首尾不一”则沿用黑格尔的逻辑框架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非批判性”之缺陷,这一批判指出了黑格尔法哲学存在的问题,但不是以往研究关注的重点。因此,对于马克思的批判,我们不应简单定论,既要认识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继承关系,也要认识到马克思批判的错位之处,更要认识到他们各自政治哲学自身发展路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观与当代社会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观活的灵魂。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可能提供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完整答案。马克思逝世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留下了许多"空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对这些"空白"的不断填补,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坚持正确的有序的可持续改革和健康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的理论,在方法论上暗含着后来由胡塞尔阐发的“意向性”思想;海德格尔由“意向性”到“超越性”,实现了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现象学的发展,其真理观也达到了胡塞尔真理观不曾到达的高度;马克思的“实践”是海德格尔的“此在”实现“超越”的坚实基础,而海德格尔的“超越性”思想则客观上进一步深化、推进了马克思的“对象性”观点。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的视域中,“五形态论”不仅是欧洲历史的概括,其论述轨迹经过了一个由欧洲社会起步并推进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在本质上反映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世界整体”的高度,从社会形态演进“统一性”与“多样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典型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出发,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五形态论”。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中,科学和历史交流如绩,铸就唯物史观之“轩辕”。当马克思概括唯物史观中的科学结论时,他总是将其转换为历史对象来处理;当马克思建构人类社会的历史观念时,他总是将其转换为科学对象来把握。科学和历史是马克思架构唯物史观的两条主线,然而,二者在旧的形而上学那里并不相容。知性思维的成果是科学,科学所能得到的确定性结论是永恒的,处在时间之外,根本拒绝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而历史,因其在时间中展开,打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禁忌。传统形而上学只能发现科学,而不能发现历史——历史是人的生存本身。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真理观,这种真理已经不再是形而上学抽象概念意义上的真理,而是具体的现实在历史中的展开。因而,唯物史观成了科学和历史相统一的人类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学说是关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的最终归宿,在整个马克思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马克思自由个性学说的提出,对这一思想的正确理解,以及这一思想实现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价值与意义几个维度分析马克思的自由个性学说。  相似文献   

19.
重新解读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单纯是出于学理上的需要,更是为了在当代条件下不放弃马克思哲学的真理价值,以便更自觉地把针对关于世界之原理的批判导向针对世界本身的批判。根据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近代读法,从生产力的技术特征到它的经济学规定性的直接转换,被看作是对于历史的真正的唯物主义解释。由这种读法出发,剩余价值学说在当代状况中必然地被看作是过时的理论。因此,重新揭示"剩余价值"作为对现代性的生存论批判的意义,以终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近代解读为前提。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并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的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进行了评析,认为国内的两种学说都不能单独构建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制度,惟一的选择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相结合的、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