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崇高的坚持     
多年前的云南边境战争中,一位排长以身体滚爆山坡上的一个地雷阵,上级决定授予他特等英雄称号。  相似文献   

2.
杨洪立 《中华魂》2012,(21):18-19
《人民画报》2012年6月号刊载了一组图片报道,题为《我用眼角膜回报您的爱》,阅后感动不已,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3.
席勒把崇高与艺术联系起来,认为激情的讽刺诗是崇高性格的表现,嬉戏的讽刺诗是优美性格的表现。席勒把崇高与悲剧艺术联系起来,指明了悲剧是崇高的集中表现。这是席勒在艺术史上最大的历史贡献,不仅指明了悲剧艺术的崇高本质,而且突破了西方古典形态的悲剧观,启发了黑格尔等的悲剧矛盾冲突论。  相似文献   

4.
5.
选择崇高     
陪朋友去商店买助力车,车的品牌很多,价格也不一。不少在造型、规格和颜色上看似相似的车,价钱却相差四、五倍。朋友说:同是车,一辆可以买那五辆,不如买五辆。于是,朋友就选了一种价格较低的车。 串亲访友,周末郊游,上班下班,刚买来的那阵子确实给朋友带来很多的方便,然而没过多久,那辆车就不再乖顺为她工作了。早上,正急着上班,却打不着火了,眼看着就  相似文献   

6.
论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从郎吉弩斯的《论崇高》谈起。郎吉弩斯是公元三世纪雅典的修辞学家,他主要从修辞学角度进行论述:“所谓崇高,不论它在何处出现,总是体现于一种措辞的高妙之中。”这种措辞的高妙,“自然属于卓越的心灵”,“思想深沉的人,言语就会闳通”。正是从这一角度,郎吉弩斯得出“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结论。他的论题中心只是崇高的语言形式,认为“恰当的惊人的措辞会对于听者有巨大的威力,迷人的魅力”;他眼中的崇高对象主要是海洋、尼罗河、多瑙河一类自然事物,还没有充分注意到社会美。然而,郎吉弩斯对崇高的认识使崇高进入了美学殿堂,被确认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郎吉弩斯是针对当时道德败坏、文风萎靡来强调崇高和激情的,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崇高的约定     
2003年11月,武汉市同济医院陈忠华教授,主持了我国首例儿童脑死亡无偿捐献肾移植手术,由此,两例尿毒症患儿获得新生。而当年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器官捐献者的家属始终未曾露面。这到底是一次怎样的捐献?陈教授和捐献人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约定?  相似文献   

8.
《北京日报》2012年6月21日以"胡主席一弯腰感动亿万网友"为题,配发了两幅照片,一幅是胡主席弯腰伸手,一幅是他拾起国旗拿在手里。这是千载难逢的一刹那,只有几秒的一瞬间,使亿万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动。这事发生在6月18日G20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开幕时,主办方由贴在地板上的各国国旗来标示合影时领导人的位置。合影结束后,唯有胡锦涛弯腰把这面国旗贴纸捡起,细心地收了起来,从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美学史上 ,爱德蒙·伯克第一个区分了美与崇高。康德接受了伯克的这一区分 ,并且指出其理论的不足。他不满足于伯克纯粹的经验 (心理 )分析 ,指出了崇高范畴的超越性 ,从而建立起其独特的美学崇高理论。众所周知 ,康德美学的重要性不仅在其本身 ,更在于其为康德先验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座连接现象界与知思界的桥梁。具体说 ,崇高是一条自感性通向理性的道路。康德的“美是道德的象征”的著名论断即由此推演而来。由此 ,向我们指明了审美判断一个必然的指向 :道德的先天必然律令  相似文献   

10.
当朗吉弩斯于公元213年,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之帕尔米拉城诞生的时候,屈原已早他五个多世纪出生在中国的雄楚之邦。他以“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宠于楚怀王,并出任左徒之职。朗吉弩斯也以其天才、雄辩,担任过帕尔米拉摄政王吉诺比娅的谏议大臣,并曾鼓动雄心勃勃的吉诺比娅,使民族主义的热情在帕尔米拉高涨起来。但是,很快就遭到愤怒的罗马皇帝的残酷镇压,吉诺比娅和  相似文献   

11.
席勒继承了康德的崇高理论,同时又依据自己的哲学体系对其作了深入的发挥,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精神。在席勒之后,随着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衰落,崇高的美学意蕴被消解了。  相似文献   

12.
博克的崇高论对康德有很大影响 ,但它们奠基于不同的哲学基础之上 ,因而其理论形态也是不一样的。博克的崇高理论流于经济主义的描述 ,康德对之作了先验哲学的提升 ,从而实现了对博克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崇高既是一个伦理学范畴,又是一个美学范畴。它是一种体现着一定人类的社会历史实践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大真”、“大善”,它以客观存在的“强有力”与“不同凡响”撞击着人们的心灵,从而独具“非常”的审美价值与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4.
席勒继承了康德的崇高理论,同时又依据自己的哲学体系对其作了深入的发挥,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精神.在席勒之后,随着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衰落,崇高的美学意蕴被消解了.  相似文献   

15.
崇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它包括自然崇高、社会崇高及艺术崇高。艺术崇高是现实崇高的反映,它的内容一般是反映直接体现人类艰苦卓绝斗争的社会崇高。按照主人公的结局不同,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人公经过努力奋战,历尽千辛万苦,而终于实现了目的,属于成功的英雄。另一类主人公虽经苦战,却无法克服强大的客观力量,不得不以失败告终,从而达到悲壮的毁灭。我们将后一类称为悲剧性的崇高。悲剧是和崇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另一美学范畴。由于现实悲剧和人们的利害息息相关,主要激起人们的伦理判断,因而往往不能直接进入审美领域;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形成对于悲剧的审美观照。所以,美学研究的重点应是艺术悲剧。根据主人公的不同,它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恶势力的压迫  相似文献   

16.
有人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主张“远离崇高”。人们喊“理解万岁”已经很多年,对于英雄人物的崇高品德——尤其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那些主张“远离崇高”的人,却总是难以理解。看完了电影《孔繁森》,他的“观后感”竟是:“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这样屈待自己,光为别人玩命,图个啥呀?”在这种人的心目中,“崇高”等于“傻冒”;“奉献”等于“吃亏”;“为国为民”等于“屈待自己”。因此,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他们很能“豁了出去”,甚至敢在歪门邪道上铤而走险。遇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强奸妇女,只要不  相似文献   

17.
媚俗与崇高     
媚俗与崇高是文艺批评两个重要概念,尽管这两个概念都已经退出了文学批评的主战场,但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历史使命远未完成。一日常意义的媚俗显然是一个贬义词,通常用来批评那种有意迎合、巴结庸众/低级趣味的艺术行为。朱光潜曾经把文学上的低级趣味概括为十种:对侦探故事的过度偏爱;以刺激欲望为目的的色情描写;离开艺术而欣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崇高的美学特征,指出现实生活需要崇高的艺术:崇高的艺术是伟大时代精神的显现,崇高的艺术是伟大人格的反映.崇高的艺术决不是金钱的奴隶,崇高的艺术使人崇高,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商品经济的时代,人民需要崇高,社会需要崇高,艺术更需要崇高。  相似文献   

19.
康德论崇高     
为了完善整个体系,康德建立了他的美学。他的美学由于其特殊使命而仅限于分析了崇高和美这两个美学范畴。而这两个范畴对于实现感性和理性、认识和伦理、自然和自由的沟通已经足够了。因为美这一范畴主要是与知识(真)相联系,崇高则主要与道德(善)相联系。所以,有这两个范畴,美学完全可以实现其中介作用。因而,崇高和美两范畴在康德美学和整个体系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崇高的论述,表明了康德美学思想的发展和归宿,揭示了康德崇敬人类,完善人类主体心灵结构、高扬人类  相似文献   

20.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以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独特理解为基础,以"呈现不可呈现之物"为核心重新解读了"崇高"这一西方美学的重要范畴,并结合先锋派艺术发展出一种后现代的崇高美学。他还把崇高美学类比于政治,将康德哲学中的反思性判断力作用于社会政治领域,试图在反思判断中发现政治判断的合理依据,以寻求社会公正并找到后现代政治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