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得历史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马克思立足千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从人类的物质生产生活活动出发,开启和澄明了人类真实的历史.现实历史的敞开使得对它的真实批判成为可能.在对现实历史的敞开和批判中,马克思"发现了新世界".历史唯物主义虽为"理论",却有着深刻的实践自觉,它自觉干对旧世界(现实历史)的敞开和批判中实现对人类历史未来的指向性引导.  相似文献   

2.
历史社会学是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所产生的一门学科,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和社会学的历史反思是它产生的母体学科,社会史的繁荣则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社会学作为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行为、历史事件、历史结构、历史制度或体系的学科,立足现实、研究过去是其主要的学术思路,解释过去、了解现在是其基本的学术目标。  相似文献   

3.
这次史学功能理论研讨会的第二个问题叫做“史学研究与现实的关系”。我觉得这种提法的隐意就是历史学不应该研究现实。因为,所谓史学研究与现实的关系,无非是强调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或是反过来探讨现实对史学研究的影响。这种关系实际上等于把现实排除在史学研究领域之外。事实上,传统史学把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在时间向度上限定为过去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它不仅误解了历史一词的确切含义,也贬低了历史科学的根本任务与目的。我认为,历史学不应仅仅研究过去,还应研究现实。唯物史观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说,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4.
俞金尧 《江海学刊》2013,(1):149-154
自从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提出"史学是时间的科学"这一观点以来,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其内涵。我们从历史研究对象的时间性、历史时间的意义、历史学家的时间观等方面入手,以时间作为历史研究中的尺度,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争取时间的历史,围绕诸问题来探究历史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说,时间因素在历史学中几乎是弥漫性地存在着的,历史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  相似文献   

5.
历史之为语词,既指过去人类各种活动的全体,又指我们现在用之来构造的叙述和说明。历史之为知识,既具有史料的客观性属性,又包含主体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在其中。历史之为存在,一方面是过去,具有确定性和现实性;一方面又是现在进行的当下,存在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人之为历史的存在,一方面是与历史的过去拉开距离的旁观者,另一方面又是历史的当下每一个瞬间的当事人和创造者。历史的这些复杂的双重维度,正是历史学及历史哲学理论中众多观点分歧的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6.
任何科学的生命力所在,都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机会,我们通常称之为科学为人类和社会服务。历史科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综合和基础性的学科,它的发展和繁荣,从来是与为社会提供“历史的启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和其它科学不一样,它研究的是过去而不是现实。过去是已经发生过的事,而现实的人更多关心的是现实的或将要发生的事,如果历史学家的研究工作仅仅局限在对历史的回顾或重述,而不从中找到对现实的“启示”来,显然大多数人不会感兴趣。因为有怀古嗜好的人,毕竟是  相似文献   

7.
从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角度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为其构建提供思想力量和实践启示,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作为人类历史新方位的共同体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深入反思和揭示人在世俗领域的"非真实性"与共同体中的"非现实性".通过人与人互为目的 与手段的社会共同体、协作型经济共同体、多元文化共存的文明共同体和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共同体的构建,创造和累积现实的人的解放的真实条件,为开辟通达真正共同体的现实道路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作为理想,既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在理论研究中非常有必要挖掘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类解放之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区分,特别是要注重挖掘其现实性层面的理论,构建现实性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研究必须实现从理想性维度到现实性维度的转变,即从马克思致力于理想社会的理想性到依据现实生活的现实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宁可 《河北学刊》2004,24(6):145-150
所谓"历史",它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二是对过去的事的记载;三是人的历史认识.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是有所区别的.前者要回答的是客观历史是什么样子,结构如何,运动的规律如何,即对历史内容的认识;而后者则是以历史学或历史科学为对象,概括人们认识客观历史过程中的理论和方法,即要回答的是怎么才能正确地认识和阐明历史.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是一门以人类自身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的具体科学,属历史科学范畴,它以整体、编合的观点,比较、科际(跨学科研究)的方法,置人类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于一体,研究人类体质与人类文化(广义文化),即研究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前者谓之体质人类学,后者谓之文化人类学。 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关系上,人类学界有把民族学等同于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的观点,笔者认为这是学科分类上的误解,应予辨正。  相似文献   

11.
秦宣  郑丽平 《江汉论坛》2007,3(9):15-18
1917年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至今已经过去了90年.作为20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十月革命自其发生之日起,即成为东西方政治家、历史学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苏东剧变之后,十月革命的话题尤为引人注目.十月革命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是革命还是政变、是喜剧还是悲剧、是进步还是退步、是好事还是坏事,再次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在我们看来,其实这些问题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十月革命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它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仅探讨十月革命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人文科学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以是否能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作为衡量某种知识价值性的标准。依据这样的标准,以提高人类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塑创人类精神家园、开启人类理性思维为主要任务的人文科学自然不能激起整个社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人文科学重要成部分的历史学也自然不能幸免。历史学应该向何处去——这是每一个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们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少人认为,历史学之所以出现目前的窘境,是因为历史研究远离了现实,要摆脱此种窘境,历史研究必须关注现实。历史…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广义地讲,历史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并阐明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马、恩曾把历史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我们通常所讲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即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历史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在古希腊神话中,就有专司历史的克丽奥女神。公元前五世纪的希罗多德,被誉为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以后,历代史学流派纷呈,成为丰富的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中国更有悠久的史学传统,早在夏代就设有史官。此后历代不仅有严密的史官制度,而且史学著作层出不穷,体例完备…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几乎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有多悠久,历史学就有多古老,只是形式和内容古今异势而已。历史学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为人类一直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学也必  相似文献   

15.
孟海泉 《学术探索》2007,20(6):20-24
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主要探讨所谓分析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重点涵盖四组基本问题,即历史学中的"史实"真理性问题、解释问题、预言问题和客观性问题,质言之,历史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本文将这四组问题与科学哲学中的同类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了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和科学哲学中共同的基础性问题。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历史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就是一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之动态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由于人类历史是在广泛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中演进和发展的,因此历史学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历史学本身的发展,也就会不断地影响、推动它以外的各门科学的发展。我们把历史学的这种作用称为历史学的科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参与和开发     
一、实现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取决于历史学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参与参与的意识和行为,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孔子修《春秋》,司马迁作《史记》,司马光作《资治通鉴》等等,都是参与。这些参与使史学充分体现了它的“资政”功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作用在历史上被高度政治化了,甚至使历史科学成为政治的附庸,失去了它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个概念,几乎同时进入国人的视野,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理应成为历史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历史学一个分支的口述历史不仅不能缺位,而且应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保护、传承和研究中有所作为."口述历史"侧重的也是人的语言叙述.它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亲历、亲见、亲闻者的访谈,记录采集丰富的、鲜活的、客观的史料.它与传统史学所习用的文献档案、传记日记、笔记杂考、方志家谱、报刊杂志等等资料相比,有着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另外,由于运用口述史料的悠久传统和口述史学灵活多样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使它很快被多个学科接纳.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作为研究对象还是学科建设,口述历史的介入是其应有之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性需要口述史的抢救性保护.与一般史学不同的是,口述史主要关注现实性的问题,现当代的历史事件参与者和当事人是口述史的重要载体.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在史存,人无史亡.口述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抓紧时间抢救那些"活态"史料,或补文献史料之不足,或独辟蹊径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中,论者对于历史功绩的评价往往与历史的价值判断混为一谈,似乎凡是历史上作肯定评价的文化遗产,也就是我们要吸收的精华,而今天应予摒弃的糟粕,则须作历史的否定。这种意见实际上把辨别精华与糟粕等同于对历史功绩的评价,用历史的科学评价代替历史的价值判断。这是一种误解。一历史的价值判断与历史评价所观察的对象虽然都是同一客体,即已经过去的人类历史,但两者的视角是不同的,因而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历史评价是以历史学的观点去审视以往人类活动在历史上的客观作用和科学地位,即就是把历史上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人们的实践活动、思想、观点、学说和主张,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  相似文献   

20.
世界史学科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实际已经升华到这样一个阶段,即: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大尺度宏观研究,可以具有(认识论意义上则必须具有)一种崭新的全球视野.这种全球视野,不仅强调人类历史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更为强调人类同其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性和互动性.如此便要求史学工作者在整体史意义上就某些基本或重要的问题(诸如:社会时空在历史进程中的压缩问题,信息的客观存在及其同历史学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人类和环境的互动问题,全球史中的广义全球化演进的基本特点和规律问题,等等)给予跨学科的理论思考和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