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产互补性、人才专用性与经理的忠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解决职业经理人的忠诚度问题显得很被动 ,而通过在企业物质资产、知识资产与人力资本之间建立一种互补性关系 ,并由此形成企业的人才专用性 ,能够在企业中建立起自有知识资产和人才专用性 ,并在保证人才稳定方面获得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企业间通过订立长期或短期契约展开合作,可以达到节省交易成本的目的。然而,在企业实践领域,企业间订立长期契约除了源于交易资产专用性因素外,还存在非交易资产专用性因素,即关系资产专用性因素。关系资产专用性因素既有利于形成组织间的信任关系,促进持续性的、互惠性的企业社交行为,也有利于规避机会主义损失,从而保证长期契约的履行,是未来企业间长期契约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4.
农地流转是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的必经之路,已成为新一轮农地制度改革的中心议题。基于江苏、广西、湖北及黑龙江四省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交易费用是影响农地流转的一个重要约束因素,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交易费用既抑制转入户转入土地,又抑制转出户转出土地。因此,新一轮农地制度改革进程中应全面降低农地流转面临的各类交易费用,促进农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
资产专用性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价格成为资源配置机制,我们看不到收入分配不公或敲竹杠等问题的存在,一旦偏离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就会看到生产要素价格的制度环境,特别是国有企业收入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经营者敲竹杠问题。而这种经济现象与资产专用性密切相关。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面临的资产专用性,并剖析了经营者敲竹杠行为的产生原因,同时提出抑制经营者这种机会主义行为的政策建议,要将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治理和政府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通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呈现的现实问题和影响市场化进程内外因的综合考察,为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制度构建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农地流转的制度创新应当将效率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将总量增长与社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进而从法律制度上找到经济效率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契合点,通过农地流转法治化的途径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制度变革为农民创造了初始机会均等的增收致富机会,但由于农民个人专用性资产积累的不同,即主要是农民自身干中学技能和社会支持关系的不同,导致农民打工就业、经营活动等增收致富方式的分化,进而使农民之间收入增长的规模和速度呈现明显差异,农村内部的贫富分化由此产生.尤其是近两年来,少数经营大户依靠社会支持关系增强而实现收入迅速增长,成为当前农村内部贫富分化加速的重要原因.农村内部贫富分化的改变,需要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种制度协同改善,并为"农二代"发展提供公平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村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明显加快,规模逐渐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农地流转中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以及中介组织匮乏、流转机制不健全,这些问题必须解决。  相似文献   

9.
要解决重庆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关键在于着力推进重庆的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进程,而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又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核心,是改善农村落后面貌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快土地流转以此引导农村土地集中、兼并成为解决当前重庆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重要战略。本文在分析了重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的同时,针对目前流转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涛 《学术月刊》2024,(1):70-80
数字经济的整体业态,是由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各种经济业态构成的,而维系或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则是数据资产的交易效应、服务收益与交易生态。如何看待数据资产构成,如何理解其交易效应与服务收益之间的现实关联,如何解读数据交易生态对交易效应与服务收益的影响,无疑是建构数字经济理论必须作出的诠释。鉴于相关理论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可考虑在解析数据资产构成以及数据资产交易效应和服务收益关联的基础上,对数据交易生态的综合场景展开研究。该研究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需要有一条贯穿其中的分析主线。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说的基础上,以数据资产的交易效应作为分析主线,可以描绘出一幅数据交易生态形成和发展的图景。通过分析交易效应和服务收益的关联,对现实的数据交易生态综合场景展开描述,力图从交易层面对建构数字经济理论大厦做出一些边际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通过引用转出、转入土地两类农户各自的成本一收益模型,分析农村土地产权、农村土地市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等方面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应实施明晰土地产权、加快农村土地市场建设、改革与土地流转相关的一些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促进土地流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农地流转的供求双方选择何种流转方式进行土地流转能够实现福利改善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流转供求双方理性人假设和流转成本与收益的约束条件下,农地流转的供给方(农地供给者)进行股权投资的分红收益与流出土地的机会成本(主要是土地的基本保障效用)大小是其对流转方式作出选择的依据;农地流转的需求方选择专业化合作组织参与的流转方式(以股权投资为例)可以为其减少交易成本,并取得生产的规模效用,福利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产生发展于改革实践的推动,它有着特殊的功能和重要的历史使命,规范和完善我国产权交易市场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土地流转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本流动及其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观念障碍、信息障碍、成本障碍、技能障碍、制度障碍、职位障碍、收益障碍和公平障碍等八大障碍,较严重地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动,阻碍了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实施。必须消除这些障碍,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本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5.
在实践中,对“特殊情形”与农村承包地调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存在着片面化、否定、不恰当扩大适用对象等问题。在我国农村承包地调整制度中客观存在着法定双向调整、法定单向调整、约定双向调整等承包地调整模式。从分析中可见,在农村承包地调整中并非只有在“特殊情形”下才可能适用农村承包地调整,因而“特殊情形”与不同模式的承包地调整之间存着不同的逻辑关系:“特殊情形”是法定双向调整的必要条件;“特殊情形”是法定单向调整的充分条件;“特殊情形”是约定双向调整的选择性条件。  相似文献   

16.
关注近年来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各种模式。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流转已成必然趋势,它有利于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再解放,有利于土地利用率的再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残缺与重建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明晰性、排他性、安全性、可转让性、权能责任利益对称性、可实行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这又与其法律属性不明确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债权形式出现的具有一定自物权属性的且呈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物权化变迁趋势的特殊的土地权利。本文首先根据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一个分析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一般框架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实现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作为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土地权益却屡遭侵犯,已经严重威胁了农村妇女群体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地位,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文章在总结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犯的方式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遭受侵犯的经济、法制和历史根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侵权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形成机理、运行方式及制度规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在从内在形成机理和外在作用机理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主体(政府或社区、农户、企业)的分析,分别比较了两田制、股份制、四荒拍卖、反租倒包、转包、转租、互换、租赁、联营、抵押、托管等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及其权利内容。并提出了规范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年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面的政策出现连续松动的迹象。虽然全国性规则尚付阙如.但各地规范性文件接踵而现,并在流转实践中形成了几种相对固定的模式。透过各地规范性文件和流转实践,可以提炼出若干关涉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革的根本性问题,为学术研究和立法完善提供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