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莫批” 哈尼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但由于社会发展缓慢,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和文献,故其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风尚,礼仪,以及文学艺术等,都依靠口头沿传。这种代代口头相承的沿袭方式,使得哈尼族社会中的少部分人,成了继承、保存和传授本民族历史文化,以及道德规范的人,这些人被群众称作“莫批”,意为知识丰富受尊敬的长者,即世人通称的贝玛。按照哈尼族传统观念,社会由三种能人管理:一是头人,管理社会秩序,以免造成混乱;二是“莫批”,为众人驱邪除害,祈祷幸福;三是工匠,盖房屋造工具,民间史诗所吟唱的  相似文献   

2.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长篇英雄史诗,这已是肯定无疑的了。但它与神活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篇文章打算就这个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讨。关于神话。一般人都认为,在远古洪荒时期,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类对自然界发生的种种灾异现象,无力抵抗,也无法理解。因而便对大自然产生一种神秘感,以为在宇宙空间里还存在着一种可以主宰人类和自然界的力量——灵魂或者神灵。就是在这种对客观事物非科学的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神话这种原始人的文学形式便应运而生了。它是远古时代人类认识和解释自然的艺术创作,表达了他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换句话说,一个民族的神话体系,一般都是以该民族原始人的实际生活为前提,在“万物有灵”的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把荷马史诗反映的英雄时代归属为“伦理的社会”,朱克尔确认“《伊里亚特》是一篇具有伦理力量的故事”这就是我们探索《伊里亚特》的道德意识的前提与出发点。 史诗《伊里亚特》描写的是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古代希腊人从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的生活场景和历史事件。依照史诗提供的艺术形式、情节、形象及其表述的思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已经不是智力低下的原始狩猎者,而是处于文明时代的门槛上的有健全意识的新人。尽管史诗揉进了许多神话和英雄故事,使它通篇洋溢着原始人类的粗犷情调,然而史诗在陈述希腊人与特洛亚人之间的长达十年的战争历程时,又显示出已经在初期文明人类中滋生的道德意识。这正是史诗现实主义色彩最为浓厚,思想意义最有价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一世界的文明古国,差不多都有自己的民族史诗。如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古印度的《摩訶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等。而古代中国却找不到这样规模宏大的民族史诗。(按:本文所用的“中国史诗”概念,均指汉民族史诗)华夏民族有没有自己的民族史诗,对于这个问题,中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最早说中国没有史诗的是黑格尔:“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因为他们的观照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从有史以来最早的时期就已形成一种以散文形式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历史实际情况,他们的宗教观点也不适宜于艺术表现,这对史诗的发展也是一个大障碍。”(《美学》第三卷下册第170页)朱光潜先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期工匠神话按其产生的时间划分,可归为原始工匠神话和文明社会工匠神话两类.原始工匠神话往往置于神灵谱系中,把古代先民的发明创造编排成人类自身繁衍的谱系,采用的是象征性的表述方式.工匠神的名称各异,或是表示发明创造过程,或是描写器物形态,或是展现制造器物的工艺,需要运用古文字研究成果加以破译.文明社会的工匠神话,或是因能工巧匠的知名度而生成,或是因某种器物的奇异而出现,对人的崇拜和器物的崇拜联结在一起,呈现出多种形式.文明社会的工匠神话对原始工匠神话多有超越,但有时又出现返祖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 日本古代神话的独特载体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意识形态的象征表现,是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条件下,原始人借助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①。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这些神话起初以口头的形式代代传承;有了文字以后,又以书面的形式流传下来。荷马的史诗,实际就是民间行吟诗人口头文学的集大成,它的原始材料就是许多世纪积累下来的古代希腊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宗教思想,利用了神话中现成的形象、内容或形式,因而在宗教典籍例如佛经和《圣经》中,包含了古代印度人和希伯来民族的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7.
苗族人对原始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形成了本民族特别的生命观念,在他们的生命视野里没有主客体之分,人类、禽兽和神魔都是具有相同生命意义的生命载体。他们或是把人类生命与环境中客体生命现象的简单类比置换,或是直接表现人类生命的客体意义。从而消解了小说叙事中生命万象的层次和顺序,表现出苗族人物我混一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史诗的含义有两种:一指融神话、传说、歌谣为一炉,用叙事长诗记录各民族早期历史发展、社会演变的文学样式,其中包括人类起源、民族形成、生产生活方式、重大社会历史事件、英雄业绩等。另一指用散文叙事方式,对某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高度艺术概括的长篇作品,由于这类作品具有形象化历史的性质,故以“史诗”作为修饰,称为“史诗”式作品。本文所论史诗,指前者而非后者。  相似文献   

9.
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综合表现,对现代社会文明特别是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有重要影响。中国当代民族史诗小说在真诚叙述本族故事、风土人情时,作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原始思维,其所塑造的人物、描绘的场景往往隐隐地指向了原始神话形象;少数民族的生活地域、宗教信仰习俗往往对民族作家的原始思维惯性产生持续性的重要影响,使他们的作品即使是写并不久远时代的故事,但原始思维的惯性却又把他们的创作思维引向了对神性力量的赞美。  相似文献   

10.
《古歌》是一部苗族创世神话史诗。它反映了苗族童年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风貌。它记录了苗族初民塑造的一系列神的形象,并且围绕着“创造世界”工程,以自己独特的线索,把众神连缀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神体系。本文试图依据《苗族古歌》(贵州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在祖国的大西北,在层峦叠嶂的祁连山东南麓,生活着一个勤劳、善良,纯朴的兄弟民族——土族。他们世世代代辛勤耕耘,繁衍生息,人口已达十五万多。土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也有崇拜多神的民间信仰。千百年来,宗教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土族生活的土壤之中。 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多教融合 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历史都伴随着宗教活动,土族也不例外。土族的先民们先前信仰的是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萨满教,后来还接受过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影响。他们在“灵”“魂”观念的主宰下,既在庙宇里也在心灵上树立了无数个神的偶象:管晴雨兼治百病的山神,管耕种保丰收的神农、护佑家宅保平安的家神以及神道广大的二郎神等等。而作为神的代言人、处于神和普通人之间的媒介人物“法拉”(土语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属于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处于“聚族而耕”的残余原始农村公社制,因而,造成经济的落后,社会结构的原始单一。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眼里,兴许还是个未具备谈哲学资格的民族。因为他说:“只有一切必需的东西都具备以后,……人们才开始谈哲学。”但是,作为人类的哲学思想意识形态,总不会是人类进入最高层社会,待“一切必需的东西都具备以后”,才产生的。它总是有个萌芽、壮大、成熟的发展过程。这里,且就“贺生”、“哭嫁”、“歌丧”等民族风习,试析土家族在人的“生死关”(观)上,所具有的朴素、自然辩证的唯物观。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童年时代的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也是原始时代人类精神面貌的第一次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作为西方文学的滥觞,古希腊神话以其罕见的完整性与深刻性,真实地反映了原始氏族时代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形象地再现了这个民族童年的纯真和欢愉,表达了他们对于世界与人生的认识与思考,从而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个“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有位学者甚至这样说:“我们现代文明与古希腊文明之间所具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其数量与种类而言,是无论怎么估价都不会过高的。”然而,神话的世界毕竟是一个想象的世界而非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民族都经历过神话的时代,这是人类步入文明殿堂的必由之路。尽管这一时代已经变得如此遥远,但神话留下来的却是“永久的魅力”——远古初民所尊崇的诸神至今依然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神话以神为中心,以原始信仰为根植土壤,以语言文字、绘画雕刻、歌舞仪式等为表现形式,展现了人类早期文明的神奇景象。神既是人们的独特创造,又是人们的崇拜对象,还是民族的文化英雄。神话以其丰富的神秘感渗透到整个人类的文化当中,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有深刻影响。有学者认为:“神话为一切社会所共有,现代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15.
引言在人类居住的地球共同体里,聚集着二千个大小不同的民族。每一民族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由于所处的时空条件不同,发展过程的遭际也不一样,因而每个民族的历史也就迥异。“要给没有历史的民族找一个范例是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除非在乌托邦中寻找),因为所有的民族都是有历史的民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由于地域不同,生活环境差异,每个民族其先民对世间万物何以形成都有自己的解释。如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就有:汉族:女朗传黄土造人;侗族:葫芦或山洞孕育人;纳西族:蛋孵抱出人……不论哪个民族都有一个观念,即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由一个至高无尚的神在主宰,而对这神的解释却又干差万别。下面仅以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祖先对神的理解为例分析一下南北民族神话传说中“主神”之地位.《牡帕密帕》是技站族一部古老的创世史诗。全诗共分三部分:造天造地、造物造人、生活下去。前两部分用浓厚的浪漫主义表现手…  相似文献   

17.
历史悠久的满族萨满教是在经历了人类社会自无阶级到有阶级的几个不同历史阶段后,由“部落宗教”转变成“民族宗教”的。满族萨满教中外来神祇仅数位,大量的是本民族的神,这些神的王国不越出它们所守护的民族领域,民族的个性表现得相当充分和突出。满族的萨满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烧香跳神祭祀典仪,这是满族萨满教作为民族宗教的外在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祭仪蕴涵着满族原始初民的崇拜意识、伦理观念、思维逻辑,反映出许多生动而真切的原始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人类早期历史的艺术记录──我国少数民族创世史诗巡礼夏爵蓉创世史诗是各族先民歌唱开天辟地、人类起源、万物滋生、民族形成、社会发展的诗篇,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各族创世史诗均以“创世”过程为序,展开广阔的史诗描述,用艺术概括形式,记录该民族古代生活轨迹,有“...  相似文献   

19.
鬼神是世俗文化的天然内容。人类创造的鬼神具有符合人们心理文化所认可的“形象”。近代的“鬼神形象”与古代文化中的鬼神形象虽有历史传承的相互联系,但很多鬼神已与古时的形象大异其趣。鬼神始终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形象”。其实,就世俗文化而言,人的鬼神化和鬼神的人化,本是难以分舍的社会现象。人创造了鬼神,同时人也受缚于鬼神;神的威严和鬼的怪诞,其实是人的卑弱在天国与地狱世界的折射。尤其在近代,鬼神崇拜事实上成为中国社会转轨的文化心理羁绊。因而,面对世界科学民主浪潮的啸声,这沉重的“鬼神”迷信便成为先觉者们举步投足首先必须破解的精神枷锁。  相似文献   

20.
《布洛陀》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又宏伟的创世史诗。它以诗的形式,生动地叙述了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牲畜和衣作物的来历,以及远古人们的社会生活等,热情地歌颂了布洛陀这个被称为壮民族始祖的神化人物和他创世的伟大业绩。作为民间的集体口头创作,这部创世史诗,也和其他神话一样,早在原始氏族公社社会里就已经产生。伟大导师马克思指出:“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