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王充闾同志的近期散文创作,探讨作家站在现实的根基上,通过人文观照、诗化处理和史家和勘劾筛选,使历史恢复鲜活的生命,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契合。同时,探讨王克同散文中的审美意象营构,表现出王充闾散文艺术家继承传统文化,开拓现代文明的诗人情怀。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王充闾历史散文创作的深度意识和超越意识极其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历史观、哲学思维和个性追求三方面。具体来说,包括时空交错的历史叙事,二律背反的逻辑思维及历史人物心理学的生命体验。王充闾用历史学的知识、文学家的手笔创作出具有哲学色彩的蕴含着多重精神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在王充闾同志的散文中,古代诗词几乎随处可见。其抒情言志、叙事状物往往运用传统散文笔法。这种书卷气之所以可贵,主要在于他能将所学得者自然地运用于文中,而又自然地表现自己的知、情、意,并达到审美境界。有时,还透露出一种现代人的观念意识,使传统风格之中蕴藏一种现代意念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王充闾及其散文中具有浓厚的道家生命意识,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对艺术的人生的追求。这种艺术人生的核心是精神的自由解放,其表征主要在于对现实功利系缚的超越和心灵的逍遥之“游”,最终则导致了生命向自然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王充闾散文创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作品又表现为不同类型。概而言之 ,即时代社会型、美感哲思型、历史情怀型和生活回忆型。每一类型的创作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特色 ,从中亦可见出王充闾散文创作的总体面貌和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6.
从美学的角度,从历史理性与诗意领悟这两个具体层面,探讨王充闾散文集<沧桑无语>的思想意蕴和审美价值.通过对历史的诗意追问,王充闾表达了以思辨理性为主体的诗意的历史观,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底蕴和人文心理.散文以空间写时间、梦幻式的自由联想、意识流的审美思维等美学方法,也使文化散文的创作达到新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充满了一种超越意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他探求“含蕴发展理念的传统精神”,关注的是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他超越自然物象,追求一种自由意识,但在表达时又不十分自由。他的创作是其生命价值的实现,也是他超越文本的生命承诺。  相似文献   

8.
王充闾本世纪初的散文创作体现出对文化与人性的双重批判。他分析了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人性的束缚和扼杀,揭示了人性中追逐名利、言而无信、嫉妒等恶劣的一面,表现出独立的思想情怀和文化信念。这也是他本世纪初的散文创作区别于上个世纪散文创作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充闾近期散文体现出鲜明的文化悖论。他不仅叙述了文化悖论的现象 ,而且揭示了文化悖论的集体无意识建构 ,并且面对文化困境 ,向失去理性的现代人敲响了警钟。悖论的反映使得他的文化散文表现出对以往的写作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0.
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层观照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世界。七卷本的"王充闾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散文的代表作,集中展示了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貌。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王充闾散文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对王充闾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层观照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世界。七卷本的"王充闾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散文的代表作,集中展示了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貌。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王充闾散文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对王充闾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层观照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世界。七卷本的"王充闾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散文的代表作,集中展示了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貌。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王充闾散文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对王充闾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层观照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世界。七卷本的"王充闾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散文的代表作,集中展示了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貌。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王充闾散文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对王充闾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层观照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世界。七卷本的“王充闾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散文的代表作,集中展示了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貌。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王充闾散文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对王充闾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当代文化散文已汇合成一部庄严雄浑的交响乐,而王充闾的《面对历史的苍茫》可称作其中一个华美乐章。收入《清风白水》集中的佳作《读三峡》、《梦雨潇潇沈氏园》,虽然使王充闾的文化散文初露峥嵘,但这时尚未形成作家自己的散文思路和审美建构,而《面对历史的苍茫》则是王充闾的文化散文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志。同样是驱遣历史题材的文化散文,同样是不跟随“扬旗排队的旅游队伍”而选择“单身孤旅”,同样是“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有变化的自然景观”,“倾听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回音壁,通过一块情感的…  相似文献   

16.
石杰 《南都学坛》2004,24(5):70-73
历史文化散文是王充闾散文创作的辉煌阶段。他以“叙述”揭示了人的有限性和世事的虚无 ,肯定了出世这一人生之路 ;他笔下的历史实际上是被改写了的历史。诗、史、思的融合使他获得了散文创作形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从哲学、国学、诗学的向度较为全面地解读王充闾及其散文。由于哲学的思辨已融入王充闾思维,所以他的散文充满了哲理的睿智。作为学者的散文家,其作品几乎无处不闪耀着学术之光。他举重若轻,在似乎不经意的漫笔中,让你感受到震撼。其散文好似清风,把知识之门吹开,让你在快意中感受到学术的清凉,又好似润物无声的细雨带着学术的颗粒,浇灌你的心田。他以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手法写散文,使他的满怀诗情像泉水一样流淌于字里行间,初看似乎看不到诗在何处,而细读则无处不是诗。王充闾之所以能成为散文大家,其原因大约有三个"一",即一生读书,一怀才情,一场大病。  相似文献   

18.
王充闾散文创作初探──王充闾创作道路研讨会综述王科,赵保安由辽宁省作协、《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锦西天然气化工总厂和锦州师院联合举办的当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闾创作道路研讨会于1994年11月8日至9日在葫芦岛市召开。石英、张韧、金河、晓凡、王向峰、单复、...  相似文献   

19.
王充闾的历史散文呈现多重对话性特征。他把历史人物作为文本进行深切地审美解读,以丰富的学养为底蕴,融入浓重的主体情思进行现代意识的审美观照,实现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与读者的对话。用小说式的笔法塑造的历史人物饱含着相通的人类本性,能使历史人物从古代向读者走来,实现与读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王充闾系原辽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协主席,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鲁迅文学奖”;连续两届担任“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评奖委员会主任。在国内外十几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随笔集《淡写流年》、《何处是归程》、《千秋叩问》等二十余种,“王充闾作品系列”七种、“王充闾文化散文丛书”三种。另有诗词集《鸿爪春泥》、《蘧庐吟草》,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