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金瓶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之后,《金瓶梅》差不多和《西游记》同时问世。现存的最早一个版本《金瓶梅词话》,刻于一六一七年(万历四十五年)。它的写定当在一五四七年(嘉靖二十六年)之后,一五九六年(万历二十四年)之前。据书前欣欣子序,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个兰陵笑笑生可能就是《宝剑记》的作者李开先。但是许多情况表明,兰陵笑笑生之于《金瓶梅》并不象曹雪芹之于《红楼梦》那样纯然是个人创作,而更象罗贯中、施耐庵之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那样的关系,是在艺人说唱——词话的基础上写定的。  相似文献   

2.
据意大利《再生》周刊1979年第44期报道,欧洲最有名的研究莎士比亚的意大利学者焦尔焦·梅尔基奥里近几年来通过蒙达多里出版社正在出版九卷本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新版本,现已出版四卷.第4卷1976年出版,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等悲剧;第3卷(1977年)包括《哈姆雷特》、《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一报还一报》和《皆大欢喜》等哲理剧;第5卷(1978年)包括《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尤里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里奥兰那斯》和《雅典的泰门》等古典剧;第7卷(历史剧)第1册(1979年)包括《理查二世》、《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  相似文献   

3.
评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于1956年12月31日和1957年1月1日在苏联《真理报》上连载后,于1957年译成中文,先后在1957年3月号《解放军文艺》、4月号《译文》和5、6月号《文艺学习》三种杂志上刊载,并出了单行本。苏联于1957年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1959年2月拍成影片,我国于1959年10月末译制了这部影片,并在全国各大城市放映。对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我国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评价截然相反。1957年3月16日《光明日报》发表《读肖洛霍夫的新作——〈一个人的遭遇〉》,3月2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俄罗斯性格的赞美——读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4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英雄的意志和感情》,5月号《文艺学习》杂志发表《论〈一个人的遭遇〉的创作特色》。在这些文章中,肖洛霍夫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天才作家”、“伟大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大师”、  相似文献   

4.
王卓,生于1928年,1939年参加八路军宣传队,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艺音乐系,数十年来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如歌曲《出征歌》、《做双军鞋送前方》、《梦故乡》、《永远的丰碑》,大合唱《东北好地方》、《友谊之歌》,歌剧《雷锋的童年》,歌舞剧《人参娃娃》等。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王卓时,赞誉他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作曲家"。  相似文献   

5.
《南亚研究》2015,(1):161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中印两国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相似文献   

6.
张志民同志自一九四七年创作《王九诉苦》、《死不着》以来,写诗的历史已有三十五年了。一九六六年以前,他出版了《将军和他的战马》、《金玉记》、《家乡的春天》、《礼花集》、《社里的人物》、《公社一家人》、《村风》、《西行剪影》、《红旗颂》九部诗集。十年动乱期间,他被剥夺了诗笔,甚至一度受诬坐牢。粉碎“四人帮”以后感怀积胸,不吐不快,又写了五百多首,出版了《死不着》、《祖国,我对你说》、《边区的山》和《张志民诗选》四部诗集。张志民诗的评论者都认为他有独特的艺  相似文献   

7.
《南亚研究》2015,(2):161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中印两国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相似文献   

8.
《南亚研究》2022,(4):F0003-F0003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中印两国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相似文献   

9.
《南亚研究》2020,(1):F0003-F0003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中印两国在新徳里发表〈联合宣言〉》,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相似文献   

10.
《南亚研究》2014,(4):F0003-F0003
正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中印两国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中印两国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异化的分析,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于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酝酿《资本论》而写的著作和《资本论》中。这里首先涉及到《1857—1859年的经济学手稿》。大家知道,这个手稿的核心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它是马克思从1857年10月到1858年5月这个时期写的,严格地说它本是《资本论》的初稿。根据这个初稿,马克思于1858年秋着手出版《关于政治经济学批  相似文献   

13.
马承源主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于2003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于2004年4月上市。这是2004年出土文献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事件。此书公布了四种战国楚竹书,即《周易》、《中弓》(一般写作《仲弓》)、《亘先》(一般写作《恒先》)和《彭祖》。其中《周易》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一部《周易》,意义重大;《仲弓》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仲弓的对话;《恒先》是一篇有关道家宇宙论的文献;《彭祖》以耈老问道于彭祖的形式写成,主题为养生。四篇之中,最具有哲学意味而引起较广泛讨论的是《周易》和《恒先》。另外,上博简第一、二册以及…  相似文献   

14.
武砺兴 《社科纵横》2002,17(1):56-56
孔子乃万世师表 ,其生卒时间不可不详。现今通行的说法是 ,孔子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 ,卒于公元前四七九年。 (见王力《古代汉语》、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杨伯峻《论语译注》说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 (《公羊传》和《谷梁传》) ,即公元前五五一年 ) ,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 (《史记·孔子世家》) ,相差仅一年。前人为此打了许多笔墨官司 ,实在不必。死于鲁哀公十六年 ,即公元前四七九年。终年实七十二岁。”关于孔子生卒时间 ,公羊高《公羊传》载 :“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 ,孔子生。”谷梁赤《谷梁传》载 …  相似文献   

15.
“重耳之亡”是《史记·晋世家》中的重要内容,司马迁写这个事件主要依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到二十四年)和《国语》的相关记载,同时参照《吕氏春秋》《荀子》《韩非子》等先秦文献对材料进行选择或改易处理。从细节处对比《史记》与其他先秦文献关于“重耳之亡”的记载,可以了解司马迁选择、改易材料的用心及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Dana Thomas黛娜·托马斯《新闻周刊》巴黎分社资深文化与时尚作家,她从1994年开始为《纽约时报》杂志撰写报导,并且在各种刊物发表专栏,《纽约客》,《哈泼时尚》、《时尚》,《华盛顿邮报》与伦敦的《金融时报》。1996年到1999年,在巴黎大学教授新闻学。过去十五年,她为《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与《时代》杂志巴黎分社撰写关于时尚与精品事业的报导,她探讨精品工业黑暗面的文章鞭辟入里,揭发Prada、Gucci与Burberry等名牌不愿让大众知道的真相。中产阶级是奢侈品的主要消费群,他们很容易受到广告的煽动,习惯把电影明星和名流作为时尚偶像,而且他们尚未富有到不计代价追求奢侈的程度。为了投其所好,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新文学运动中,丁玲在女作家叫,不是起步最早的小说家,却是前进最快、成就最大的小说家。在1927年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小说月报》上刊出而一举成名之前,冰心早在1921年已由文学研究会出版了她的小说集《超人》;庐隐已在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她的《海滨故人》,1927年北平文化学社又出版了她的《曼丽》;陈哲衡发表作品则更早,她的,第一篇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登在《新青年》5卷4期上,她的短篇小说集《小雨点》早在1924年便由北大新潮社出版;冯沅君用淦女士的笔名,自1923年起就在《创造周刊》上发表短篇小说,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了她的小说集《卷葹》和《春痕》……。丁玲起步虽较迟,但她进步之快,成就之大,却是同辈女作家中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18.
这篇书评评介的是以下十本书:1.让-玛丽·伯努瓦:《马克思已经死了》(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70年),2.让-玛丽·伯努瓦:《一个独特的纲领》(巴黎,法国大学出版社,1978年),3.安德烈·格鲁克斯曼:《大思想家》(巴黎,格拉塞出版社,1977年),4.《女厨师和食人者》(巴黎,塞伊出版社,1975年),5.《法国的战略和革命——1968年5月》(巴黎,克里斯蒂昂·布尔热瓦出版社,1968年),6.居伊·拉德罗:《金色的猴子》(巴黎,法国水星出版祉,1973年),7.居伊·拉德罗和克里斯蒂昂·让贝合著:《天使》(巴黎,格拉塞出版社,1976年),8.让-保罗·多莱:《革命的欲望》(巴黎,格拉塞出版社,1972年),9.贝尔纳-昂利·列维:《人面兽心》(巴黎,格拉塞出版社,1977年),10.菲利普·奈莫:《结构的人》(巴黎,格拉塞出版社,1975年)。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日本学刊》正式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创新工程。为更好地响应学术创新发展趋势,《日本学刊》编辑部继2012年、2013年的网上开放式问卷调查后,于2014年年末,再次以本刊编委、特约撰稿人、匿名审稿专家和重点作者为对象,对《日本学刊》应关注的问题和应改进之处等进行了"网上调查"。在调查结果中,专家、学者们在肯定《日本学刊》2014年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就2015年及今后工作提出了一些希望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刊发内容《日本学刊》在2015年应继续重视现实和重大问题研究的有机结合,多刊发跨学科、综合性、全方位地  相似文献   

20.
<正> 梁漱溟的专著——《东方学术概观》,1986年巴蜀书社出版,1991年再版。该书收了他三篇论文:《儒佛异同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孔子》和《东方学术概观》,分别写成于1966年、1974年和1975年,颇能代表作者“一以贯之”的思想。季羡林的论文——《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发表在1992年3月10日的《文汇报》上,《新华文摘》于同年5期全文转载。文章不长,四千来字,值得一读。钱光培的长篇论文——《论中国的三次“文艺复兴”》,发表在《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3期上,洋洋两万余言,但很好读。国内几家文摘报还在文章未正式发表前,就纷纷根据专访材料作了报导,把一场即将熄灭的“文化热”又重新点燃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