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语法化中语义主观化的探析,认为主观化与语法化密切相关,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和语义特征。语义主观化表现在意义从外在的描写转移到内在的评估、扩展到语篇和元语言用法以及说话人的判断内容不断介入。指出意义主观化现象的出现是人类认知和语言使用交际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知和语用推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元语言是一种“工具语言”或“人为语言”,元语言不仅在语言知识领域中广泛应用,还是外语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在语法词汇层面上的编码,元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参与交际活动,有助于在目的语语境下完成师生间的课堂话语交际。作为话语交际工具,元语言具有双重作用:作为过渡性语言有助于师生间的话语交际,作为辅助性语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语言现象及语法规则。文章探讨元语言在外语教师的课堂活动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外语教师话语行为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摘要]假拟分裂句作为分裂句中的一种,在语言学领域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元语言功能是韩礼德定义的一组高度字符化并且抽象的功能,包括概念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本文选取假拟分裂句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元语言功能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包括从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机制、认知语言学的数量象似性原则等角度对其进行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4.
元语言是描述语言的语言,简单来说就是用来描述和分析语言的专门用语;元语言能力是思考和反思语言的特征和功能的能力,由于其与语法教学法的传统联系,在当今交际教学法盛行的环境下,元语言能力经常被忽略.然而无论从促进二语语言能力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思辨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元语言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为了培养元语言能力,我们要加强母语教育、在交际教学课堂中导入元语言能力训练活动,并且加强外语教师的元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语言学者在引进、介绍语法化理论的同时,也从语法化演变途径、语法化机制、语法化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析等几个方面,对汉语语法化现象作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研究视角与方法从语言孤立现象到语言系统的宏观背景、从汉语的语法结构到语用功能、从汉语本体到语言的普遍性研究有了全面的更新.但是汉语语法化现象与印欧语语法相比,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值得我们作进一步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语法隐喻不同于词汇隐喻和认知隐喻,语法隐喻可在语篇的概念、人际及语篇层面上实现。语法隐喻本质上是人类基于认知水平对因语篇内语法形式的变化而引起的功能意义转移的建构过程。在不同的语境环境下,需要有不同的语言运用。在语言教学中融入语法隐喻理论,通过学习语法隐喻理论,今后对科技文献的写作及元语言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元语言在英语教学领域中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学者们重视,学者往往关注形式化“元”语言的言语性研究,而对元语言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很少涉及。实际上,元语言是一种“工具语言”或“人为语言”,不仅在语言知识领域中广泛应用,还是英语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教师必不可少的语言教学工具。如果一味强调语言的“使用”而排斥“提及”,放弃语言知识和语法教学,忽视对学生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际上只是片面培养“交流技能”,而非“交际能力”,我们就会囚禁在语言学家所谓的“语言牢笼”中而找不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语法化与范畴化:语法化过程中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研究者现已不再仅从形式结构方面来研究语法化,而是从语义、语用和认知等方面,从一种综合的角度对语法化进行考察.但是这类研究中对语法化的认知过程及运作机制触及得十分有限,也不成系统.语法化和范畴化密不可分,从认知本质上讲就是一种重新范畴化的过程,是对词汇项等进行的重新范畴化.这种重新范畴化的产生需要一定的触发条件,再经过突显、隐喻、概念整合等过程.在重新范畴化结束后,词汇项本身的意义经自动化形成了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新分析是语法化的最重要的机制,重新分析主要作用于输入项底层结构的成分组构、层次结构、语法关系、语法类属和黏附性五个层面。传统缩略语研究局限于词汇系统内部,本文通过把重新分析引入语法化和缩略语词汇化的对比。考察发现,二者在重新分析的每一具体层面上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表明语法化和词汇化并不构成简单的对立。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80年代语法化研究复兴至今,国内外的语法化研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很多的分歧和争论。"什么是语法化?"这是语法化研究的本体问题,也是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很多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立场,对语法化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界定,但大多难以涵盖语法化的各种现象和领域。在语法化研究与类型学、构式语法等语言学前沿领域相结合,不断向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方向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语法化的内涵加以梳理并对语法化的核心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作为中古汉语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文言韵语兼有对象语言和元语言双层功用,颇具审美与认知双重价值,《文心雕龙》有可能、有必要作为中古汉语的研究对象。将《文心雕龙》作为中古汉语的研究对象,宜以《文心雕龙》复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语法、修辞、逻辑的有机结合作为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两大相对的研究范式出发,对目前国内外语法化研究的主要理论作了概述,对语法化的本质特征、机制及动因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并探讨了两派在语法化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对语法化现象提供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国内外语法化研究的进展和现状,对语法化问题不同的表述、分歧和一些热门话题进行了梳理,重点从语法化研究定位问题和语法化的动因机制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来”的语法化过程的语义关联顺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的虚化研究是现阶段语法研究的热点,趋向动词又是最易于虚化的词,文章对“来”语法化模式的理论依据作了系统阐释。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语法化问题作了言简意赅的论述;第二部分对“来”的语法化轨迹作了详细描写;第三部分对几个含“来”的词的虚化作了描述;第四部分提出了“来”的实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范畴化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归纳、吸收有利于其目的语系统的构建,运用范畴化理论进行语法教学是帮助学生归纳、吸收语法知识的有效办法。本文对范畴化理论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应用范畴化进行语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构式语的运用是商务英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所阐述的元语言功能的角度探讨了商务英语中构式语的应用问题。在对构式语的定义和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商务英语的应用中构式语对于实现功能语法中三种元语言功能的重要意义。从人际功能中的情态和语气的角度来看,构式语能够有效地明确交流双方的人际关系;而从语篇功能的角度来看,通过主位的标记性和衔接与连贯等手段的运用,构式语能够使文章成为一个连贯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语法化现象一直为功能学派的研究热点,通常认为语法化具有语音弱化与附着、语义弱化、词形变化三条主要的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形式学派的语言学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语法化研究的领域。他们以最简方案中的理论为研究框架,结合历时句法学的观点提出在语法化过程中涉及结构的简化和语义的弱化。形式理论框架下的语法化研究为形式理论和语法化现象找到了新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介词的语法化呈现出单向性趋势,并呈现出成员更新、语义强化等特征.其单向性趋势表现为介词原项消失而语法化项发展、原项与语法化项并存、原项发展而语法化项消失、原项与语法项均消失等四种途径,前两种途径实现了介词系统的创新和新的语义范畴的出现,后两种途径则完成了介词系统的更新.介词语法化之后,其语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其强化过程呈现出多样性特征.而句法结构的约束性、语义发展的规律性、表义手段的多样性以及当时语言的过渡性特点,都决定了该时期介词语法化特征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名词化这个语法范畴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本文探讨了三个语言学流派即描写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名词化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以及名词化在当今的发展。结果表明,学者对名词化现象的阐释远非一致,对名词化及其相关的许多问题仍然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用标记语存在语法化现象,借助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隐喻的理论以及语言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对英汉语用标记语语法化模式的一致性进行研究,并通过英汉语料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种语言语用标记语的语法化语义迁移模式不仅存在一致性,而且它们的语法化强弱程度与句法位置有关。具体表现在英汉语用标记语的语法化过程就是隐喻化过程,且由于句法位置不同,产生隐喻义的程度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