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关于当前“日元贬值”的理性思考唐骁鹏1997年始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亚洲,就连亚洲经济实力最强的日本也未能幸免。而在日本的经济动荡和金融风险中最耐人寻味的就是日元的持续下跌,大幅贬值,以至西方的经济学家担心日元贬值可能会使日本成为亚洲...  相似文献   

2.
我国机电产品主要出口北美、欧盟和日本。在浮动汇率制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额度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利用2000—2014年我国机电行业出口上述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人民币在兑美元、欧元和日元结汇条件下我国机电出口企业汇率风险承受能力的变化大小。研究表明:我国机电出口企业汇率风险承受能力受汇率波动影响最明显的是美元区,其次是欧元区,最后是日本。  相似文献   

3.
统计发现1993年1月到2010年12月人民币对日元的4个贬值区间只有第一个区间净出口经过23个月后超过贬值前水平,其它3个区间净出口都没有超过贬值前水平,不存在传统的J曲线。计量分析表明长期中人民币对日元贬值使出口进口比例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进口增加更多造成;短期中人民币贬值导致出口进口比例下降,3个季度后出口进口比上升。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出口增长的效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是显著的。从短期来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合理的;但从中长期来看,若国际经济环境及国内经济状况没有发生根本好转,采取人民币适当贬值的汇率政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一国货币币值长期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内储蓄率的高低、经济增长状况和出口规模状况等。笔者认为其决定因素是国内储蓄率的高低,并用“双缺口”模型进行了理论证明,用日元升值和墨西哥比索贬值的事实进行了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二战后日元汇率波动得到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日元汇率波动对日本经济既有积极促进作用,也有消极阻碍影响。通过分析二战后日元汇率走势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探讨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日元贬值与日本经济政策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刚  许云霄 《东方论坛》2002,(4):114-116
日本经济自90年代初资产泡沫崩溃以来长期萧条,由于货币政策作用甚微,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也非常有限。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刺激经济的唯一手段便是使日元贬值,而这又同提高日元国际地位的政策目标完全背道而驰。在这种两难处境下,日本经济是否能如新上台的小泉政府所许诺的那样,在三年之内扭转局势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下面详细分析一下当前日本的货币、汇率和财政政策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近年来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这与人民币汇率低估不无关系,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内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也颇受争议。从日本的经验来看,似乎日本的经济衰退和日元升值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导致了日本经济的衰退,而是由与之相配套的货币政策的失误导致的。文章通过日本对日元升值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剖析人民币升值可能引发的通货紧缩机制,从而找出适合中国目前状况的宏观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人民币是否贬值的关注,起因于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的各“受灾”国货币的大幅度贬值及由此对我国出口形成的巨大竞争压力。长时期以来,国内出口企业有实行贬值的建议与要求,国外有关人民币贬值的各种论述也常见报端,甚至现在海外某些人仍在传播着人民币将要贬值的谣传...  相似文献   

10.
日元贬值给中国“入世”上了第一堂“挑战”课 ;为应对“9.11”后全球经济疲软的不利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第八次降息。从长期看 ,为适应一个开放性经济大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需要 ,中国必须对其银行制度、货币政策和汇率、利率制度实施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中日经贸问题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增长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具有相似性,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但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同,主要是国内需求和国内投资方面的不同。在对外贸易、外汇储备结构和投融资体制结构及汇率升值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这说明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仅仅是表面现象,其经济发展本质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国际油价冲击和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出口贸易量的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选取与中国贸易往来较多的1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元区主要国家、金砖国家及东盟地区国家,构建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国际油价及他国进出口贸易量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认为,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均有影响,油价上涨对中国进口产生一定程度的正向效应,对中国出口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效应;美国、日本进口增加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负效应,相反,美国、日本出口增加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并且两者都对中国进口贸易抑制作用显著;中国外贸对贸易伙伴国进出口贸易波动的反应比对油价波动的反应更加显著。因此,国际油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中国进口,阻碍中国出口;美国、日本两国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显著,美国、日本进出口冲击均对中国进口贸易更具影响力,但是相较于美国、日本外贸冲击,国际油价对中国国际贸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 30周年。 30年来中日两国通过高层频繁互访、三个和平友好纲领性文件的制定和遵行 ,保证了两国和平友好关系和良好的经贸往来。 30年来 ,两国的经贸往来主要表现在双边贸易、日元贷款、日商对华投资等三个方面。展望 2 1世纪 ,中日双方如能有效地克服大国化趋势造成的摩擦 ,进一步正视和处理好历史问题 ,解决好技术协助和交流等问题 ,将展现出更大的合作空间和领域 ,取得更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巩固和发展同欧亚经济联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对于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结合引入汇率因素的结构化贸易引力模型,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汇率变动、OFDI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将汇率变动划分为汇率水平变动与汇率波动,引入第三方汇率波动并细化为区域邻国汇率波动、中美汇率波动和中欧汇率波动三方面,采用2003—2017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贸易和投资面板数据,运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工具变量法(2SLS、GMM和LIML)等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汇率变动、O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异质性汇率变动条件下OFDI的出口效应。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OFDI与出口贸易呈现互补关系;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而汇率水平变动影响则不显著;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降低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贸易; 引入第三方汇率波动变量,发现第三方汇率波动效应具有异质性,区域邻国汇率波动有助于促进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而中美与中欧汇率波动影响并不显著。利用国际贸易标准货物分类(SITC)将出口产品分为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进一步探究OFDI对异质性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发现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OFDI与不同类型的产品均具有显著互补关系,汇率水平变动对不同类型产品出口影响仍然不显著;双边汇率波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抑制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贸易,同时在考虑第三方汇率波动的情形下,双边汇率波动对初级产品的影响程度增强,对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影响减弱;第三方汇率波动对不同类型产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初级产品中第三方汇率波动均显著促进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第三方汇率波动均无显著影响;资本密集型产品中仅有邻国汇率波动促进出口。设定汇率变动、第三方汇率波动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OFDI的交互项模型,实证检验了异质性汇率变动条件下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OFDI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OFDI出口效应中,汇率波动具有显著抑制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汇率水平变动影响不显著;第三方汇率波动效应具有异质性,区域邻国汇率波动显著抑制OFDI的出口效应,而中美和中欧汇率波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汇率以其价格转换功能在调节国际贸易收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汇率变动也会对国际贸易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利用顺友物流后台数据分析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基本发展情况以及出口贸易流向的空间分布格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出口目的国的货币贬值会导致中国对该目的国的跨境电商出口减少;(2)从地理邻近和经济邻近这两个维度来看,中国对不同目的国的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具有稳定的空间相关性;(3)汇率变动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汇率变动会同时影响中国对单一目的国以及与该目的国具有地理邻近或经济邻近关系的其他国家的跨境电商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6.
汇率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已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经过几十年研究,人们已经认识到没有哪一种汇率制度能够适应所有国家和所有时期,汇率制度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对照美国、日本、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区的汇率制度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可以推断,美元、日元和人民币在未来应当以定期调整的均衡汇率作为中心汇率,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香港特区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港币最终将进入人民币区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和日元实际汇率均升值,而中美贸易呈现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中日贸易则出现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升值,兑欧元实际汇率贬值,但中美与中欧双边贸易均呈现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这与传统的"J"曲线效应理论相矛盾,形成了所谓的"中国贸易收支之谜".本文采用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方法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认为"中国贸易收支之谜"的原因在于:中国商品的国外实际汇率弹性与外国商品的国内实际汇率弹性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中国商品的外国实际收入弹性与外国商品的实际收入弹性也具有显著差异.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与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此外,欧美等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政策也是其对华贸易逆差增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17世纪,中日在对外关系方面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史学界对这项政策具有的封闭性研究较多,却往往忽视了它所蕴涵的另一项特性--开放性。中国"闭关"政策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中外贸易,尤其是中日民间贸易屡禁不止,两国贸易往来事实上成为"公开的秘密"。日本"锁国"政策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德川幕府主动开放长崎一港,与外界进行交流。中日两国闭关锁国政策所具有的开放性使中日文化交流的传统得以延续,并且使此期中日文化交流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