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完形原理出发,阿恩海姆论证了“简化”“张力”“表现”等重要美学原则,并从宇宙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对“平衡”作了不同于古典的现代解释,他的理论不仅是完形心理美学的最高成就,也为西方现代美学提供了新的心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泽厚认为中国古典文化是“以乐为中心”的“乐感文化”,“乐感文化”有着西方“游戏说”、“快乐说”的影子;李泽厚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论也来源于形式主义美学,他在其理论形成的后期提出了“度”的概念,主张用历史本体论反对任何精神心理实体的存在,这一思想的转变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有关.符号论美学中艺术不是个人情感的自我表现,而是作为表现人类情感的特殊符号的“情感符号”理论也得到了李泽厚的重视,因而其实现了从群体性向个体性、必然性到偶然性、理性向感性的学术转向.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的性欲论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同样影响了李泽厚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徐念慈的小说美学研究 ,对近代小说美学理论有突出的贡献。他以公允的态度对小说与社会、人生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辩证的论述。其小说社会学研究 ,开中国小说社会学研究之先河。他参考黑格尔等西方美学家的理论 ,对小说的艺术特性进行美学研究 ,发表了一些颇具学术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克罗齐的直觉理论和艺术论 ,为解决审美和艺术活动的特殊性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强调了审美和艺术创造中的文体性 ,有力地推动了后来美学和文艺的发展。这是他的美学的积极方面。克罗齐否定了艺术的社会作用 ,他又否定科学方法在美学和艺术领域的运用 ,不利于美学、文艺的深入探讨。这是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法国学者杜夫海纳被誉为当代现象学美学界的巨擘和集大成者,他对审美对象、审美知觉、艺术与现实等问题都作了深刻的论述,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现象学美学体系.他的现象学美学可以说是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杜夫海纳的美学体系从本质上说仍是唯心主义的,他的理论的终极导致”自然本身没有美,自然美在于人化”的片面观点,这正是被他的现象学美学的唯心主义理论基础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把美学看作是哲学的一部分,称美学为“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的哲学”。这意味着美学的科学化不仅仅是一个名称问题,也可以说是他的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关于美育,他虽然没有专著,甚至也没有专门论述过,但这并非是他对美育的忽视,而是由于他把美育和美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十分重视席勒的《美育书简》一书,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十分强调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他的美学自然  相似文献   

7.
阿多诺美学理论研究在阿多诺研究中至关重要。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不仅贯穿其学术生涯,也对他的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启蒙反思的产物,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将艺术视为新的启蒙形式并承载起重振美学的重任。通过对艺术理性、艺术社会性以及艺术真理性内容等理念的阐释,阿多诺在赋予艺术再现苦难、批判社会以及认识社会等功能的同时,也揭示了艺术见证的根源与秘密。阿多诺美学思想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作为一种认知型美学观,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在接续并发展亚里士多德悲剧快感说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近代学科意义上的美学观的突破与超越,标示了阿多诺有关后奥斯维辛时期文艺观的渐进式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对艺术见证与再现社会苦难,以及审美移情的强调,阿多诺赋予了艺术启蒙与救赎的重任。鉴于阿多诺对实践的怀疑,他有关艺术作为启蒙、见证与救赎的美学思想注定只是一种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8.
杜威对哲学中的心物区分论的批判也体现在他的经验论美学中,他从心灵和自然界的连续性揭示心灵与身体的整体关联,论述了心灵对于身体存在的内在性和超越性特征,从而揭示了心身互动共融的生态整体性。经验本来就是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身心结合的产物,而审美经验和艺术更是心身互动融合的生命状态的最充分而生动的表现。认识心身互动共生的生态整体性对于美学理论的生态化调整,包括身体美学理论的建构,具有深刻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对中国以及西方的版画艺术有着精到的研究,他的有关版画艺术的论述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光辉。文章围绕鲁迅先生的具体论述,从真实美、力之美、动之美等三个方面对鲁迅先生的版面理论作了较全面、充分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法国当代重要的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手册》是他的最主要美学理论著作。他提出了艺术内在化于真理即哲学的美学思想。并通过重新建立诗歌、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与哲学的联系来阐释他的这一非美学观点。  相似文献   

11.
对于艺术终结论,学界早有非常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笔者认为,如果将艺术终结论推进到足够远的地方,即后现代消费社会,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观点。实际上,后现代语境恰好造就了艺术终结论的一个反例:艺术并未终结于哲学,而是相反,哲学在走向终结的同时,迎来了艺术的复活。当代艺术的创作论、作品论和接受论在形式意义上完全复归了古老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的发展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为理论基础,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师的要求,阐述学习型数字艺术教育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从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期美术教育专业数字艺术课程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期对数字艺术与美术教育的内在融合,构建科学、发展的数字艺术课程理论提供支持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3.
文艺理论阿基米德点的寻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基米德点即力学支点。文艺理论在对文学现象加以思考、解释时,也有必要建立一个处在文艺范畴之外的思维支点。本文认为,由于文艺和文艺理论随时间推移,各自受系统内部因素制约而发生了变化,使得过去已有的思维支点或者失效,或者原先并未感到必需的思维支点现在体现出有待建构的迫切性;并对过去思维支点失效的原因和新支点的性质作了理论上的辨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创见,为当前文艺理论的基础建设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提出"古雅"说这一美学范畴有着独到的理论价值;"古雅"的能力是一种非天才的创作能力;王国维的"第一形式"、"第二形式"论述与"古雅"有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第一形式"与"第二形式"有各自的特点,存在着有机的联系。"第一形式"指涉的是人的先天的审美直觉创造力,"第二形式"指涉的是人的后天的科技理性能力,前者是优美、壮美的能力,后者是"古雅之能力"。"古雅"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于隶属于科技理性能力的艺术表现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5.
胡风的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活动中孕育着新的超前的观念 :这就是主体性实践论的文学观。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它的实践依据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和作家们的创作实践 ;它是对五四传统、鲁迅精神的继承发扬 ,是对文艺界的“左”的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反拨。胡风的文学观以前虽被视作“异端” ,却至今仍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荣格突破了弗洛依德心理学上的"无意识"理论和文艺思想上性意识的局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艺批评理论,对文艺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其源于"集体无意识"的文艺思想从意识决定意识的哲学观念出发,存在着唯心主义创作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伽达默尔在他的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文艺理论史中最具特色的艺术观念.他坚定地认为艺术是真理的经验形式;艺术只有在创作与解释者的相遇和攀谈中才能存在;原始文本与解释者之间的距离不是理解的障碍,而是使艺术现出真理本性的积极因素,作者的创作与解释者在时间距离中达成的攀谈是一个永不休止的视域融合的过程.伽达默尔的艺术观是惊世骇俗的,也是不无偏激的.  相似文献   

18.
文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文艺评论家讨论的首要话题,现代作家兼文艺理论家郁达夫从生命创造的艺术冲动、文学的内倾向、文艺美学自律性、社会功能等角度,对文艺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艺术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艺术”的观点,包含着文学现代性的因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朝闻美学研究60年是一个否定和重构的历程,他的美学思想始终贯穿着对主体和客体分裂的形而上思想的批判,这种批判表现在三个领域,即艺术创造、审美欣赏、理论研究,而他的美学思想就在批判中建构。总的说来他的美学思想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艺术的古今关系;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艺术雅俗的关系。而这四个方面的关系研究又主要以审美关系中的主客体的研究为中心展开,基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以艺术创造、艺术欣赏、审美关系、审美人生为研究的重心。而这四个时期始终以审美主体的存在为核心内容,分别探讨了典型与典型环境、欣赏者和艺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艺术和生活等内容,强调人和人、人和世界、人和艺术的差异中的和谐关系。王朝闻探讨的审美关系最终落脚在生活中,其美学思想贯穿着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具有哲学的高度,与人生、时代、传统紧密联系,对当代美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词话》中的宗教描写不仅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宗教生活图景,而且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因此,对这些宗教描写进行清理有助于我们深刻体认作者的主观命意,对这种艺术构思进行理论提炼,有助于建立中国自己的叙事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