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宪春 《南京社会科学》2013,(1):100-106,112
随着新媒介逐渐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新的媒介环境正逐渐构建起来,由利益或兴趣聚合起来的个体和社群,形成微议程,已成为议程设置不可忽视的显性要素。我们假定,个体和社群通过微议程,或直接影响公众议程,或与大众媒体议程进行互动博弈,间接影响公众议程。我们将其作为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的着力点,关注特定个体和社群的意见指向,研究微议程形成过程对大众媒介和公众议程设置的影响,分别探讨了微议程的提出背景,微议程的界定,微议程的影响等,最后形成了微议程影响下的议题显要性转移图示。  相似文献   

2.
媒介议程设置是美国媒体对其政府施加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将对媒介议程设置的理论基础和议程建构过程作深入分析,并且从总体上分析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共生关系,以指出媒介议程设置背后真正的主宰乃是美国政府而不是其媒介。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话题上,公众的直接经验越少,他们为获取该方面的信息就越是被迫依赖新闻媒介.因此,传媒报道什么,以什么方式报道对公众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就是显而易见的了.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传媒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基于传媒的本质和特定的责任,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的重点似乎更应该放在如何利用议程设置理论使我们的社会运转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话题上,公众的直接经验越少,他们为获取该方面的信息就越是被迫依赖新闻媒介。因此,传媒报道什么,以什么方式报道对公众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就是显而易见的了。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传媒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基于传媒的本质和特定的责任,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的重点似乎更应该放在如何利用议程设置理论使我们的社会运转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政策问题提出者的角色、作用以及影响力的不同,政策议程创建活动可以分为内创型、动员型、相融型和外创型四种基本类型。内创型政策议程是一种由政治权威人物主动地体察和认定社会问题,在不经过与体制外行为者互动的情况下直接将特定社会问题纳入决策程序的议程创建活动;动员型政策议程是决策主体借助正式机构的各种资源,在对体制外行为主体进行动员、教育和引导的基础上推动某一社会问题上升为政策问题的议程创建形式;相融型政策议程是一种由体制内、外的政策共同体及其代理人沿着"内倡"与"外推"两个方向,在有效互动基础上共同推动的议程创建活动;外创型政策议程则是体制外行为主体运用各种力量向决策主体施压,进而推动某一社会问题进入决策议程的创建类型。通过对四种类型政策议程的内涵、过程与效度的比较分析,有助于优化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过程,提高政府决策品质。  相似文献   

6.
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政策议程是社会问题得到解决的前提,然而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人们的主观认识、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触发机制、隐蔽议程的操纵和阻碍、决策主体的价值偏好等都会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就我国当前来说,建立多元主体互动的政策议程设置机制、纠正政府的决策偏好、提升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作用,是推动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进而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行为主义的兴起和公共政策研究范式的转换使公共政策研究开始关注公共政策议程,学者从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条件及影响、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运行过程与发展脉络、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建构和实证研究等角度,对公共政策议程开展了深入研究,但现有研究的视阈较窄,工具主义研究色彩浓厚,跨学科的互动整合、创新性、本土化、实践性研究不足。未来本土公共政策议程研究,应揭示公共政策议程设定与当代中国治道变革的演进轨迹,通过公共政策议程研究总结阐释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一般规律及分析框架,立足实践探索应对政策环境变化的技术与方法,为从始发阶段优化中国公共政策过程和政策研究的科学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议程扭曲的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体制或人为的因素,现实中公共政策议程经常被扭曲,导致一些本来应该进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被排斥在政策议程之外,从而影响了社会问题的及时解决.造成政策议程被扭曲的原因包括: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单一、隐蔽议程的阻碍、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窄化、政府决策体制的封闭性、政府的自利性等等.要防治政策议程扭曲,需要建立多元主体互动的政策议程设置模式、构建开放的政府决策体制、健全政府绩效考核引导机制、提升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民参与是当今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公民参与则是民主政治演进的必经阶段。笔者基于王绍光的六种政策议程设置模式,讨论了当前我国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公民参与的途径、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主要从立法、政府和公民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公共性作为大众媒介与知识分子的共同属性与品质,其消亡处境也是二者在当今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在自主性屈从于媒介逻辑,普世关怀拘囿于专业知识,公共关怀受制于固有思想的情形下,媒介知识分子作为媒介文化生产过程中的现象,需要从媒体自身规律着手,并保持知识分子的理性,通过对话影响媒介议程设置,并将精英知识转化为公共理解力,以重新唤起其公共性品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隐蔽议程的主要构建者利益集团和政治精英在隐蔽议程形成机制中的角色和关系,从共容性利益、共生型关系和共谋型行动三个视角来解剖隐蔽议程形成的原因和内在机理,进而分析隐蔽议程的危害,最后提出通过建构开放性议程来治理隐蔽议程的消极影响,以期更完整地理解公共政策议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议程是如何设置的?什么人影响了议程的设置?本文依据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重点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相似文献   

13.
影响公众对社会事务的认知,最有效的方式是从影响人们对各类议题的关注度开始.各国政府在执政过程中,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主动设置新闻议程,引导公众讨论和关注政府希望人们感兴趣的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执政需要的社会舆论.与以往铺天盖地式的宣传不同,新闻议程设置并非强硬的灌输,而是柔性的、符合公众需求的传播.政府的新闻议程设置除了要遵循传播规律,还要掌握高超的传播技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提高议程设置的水平和成效.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的媒体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是绝对的。但是,这一结论仅适用于网络媒体还没有出现的前网络传播时代。由于网络的出现,传统媒体绝对掌控公共话语权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媒体出现后的媒体议程设置与受众议程设置之间呈现出的是一种全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义强  范静惠 《东南学术》2023,(4):92-104+247
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多元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逐渐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公共议程设置的动态转换机制研究成为焦点。通过“二阶多源流框架”对公共议程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生活与治理高度互嵌的基层场景中,公共议程设置目标的实现往往要经由二阶适应性转换。这种转换以一阶议程的推进基础及其经验教训为逻辑起点,以关键行动者的作用发挥、社会政治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经验共识的拓展迁移为前置要素,通过信任、学习与网络发展等关键机制,进而实现深层交汇的成熟“三流”。社区商居冲突治理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验证基层公共议程设置适应性转换的实现逻辑,进一步探讨公共议程设置转换的逻辑框架,提炼“中国之治”思路创新和环节优化之策。  相似文献   

16.
张祥祥 《理论界》2008,(10):155-156
本文对大众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进行研究,以媒体报道有关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人民代表大会的议题设置为案例。对当今我国媒体的议程设置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个案分析和研究。从有关议题的同构、导向需要、属性议程设置以及各媒体之间的联动等几个方面,对目前我国媒体的议程设置所体现出的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展示,目的在于对我国媒介日后有关新闻人物和事件的议题设置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提升国际文化话语权的过程中,国际议程设置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文化对外传播国际议程设置的理论逻辑基础上,从实力基础、价值支撑、内在意愿、国际环境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国设置国际文化议程的多重机遇,从议题的选择与设计、议程切入过程以及外部环境分析了当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国际议程设置面临的现实阻力。新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应目标明确,通过设计敏感性、显著性及针对性强的文化议题、扩展议程切入的渠道、在文化议题上进行广泛的利益动员等路径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国际议程设置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徐春红 《南方论刊》2006,(11):64-64,63
在传统媒介环境中,议程设置理论发展为精典理论,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终级绝对的,它必将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博客这种个人媒体的到来,议程设置理论会不会面临挑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对媒介把关的挑战。(2)是谁设置议程?(3)媒体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影响还强大吗?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积分入户政策议程设置是多源流议程下"舆论流""提案流""政府流"三流合一的结果,但积分入户问题的察觉、问题进入议程的论证以及具体积分入户方案的出台,政府都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学界和传媒的"舆论流"使农民工入户问题进入政府视线,政府对其察觉的众多社会问题进行筛选排序,决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优先顺序。其次,人民代表大会以及人民政协等政策代表的"提案流",进一步增加农民工入户政策的议程准入权重。最后,在科学民主决策体系的基础上,政府借助专家的咨询论证,实现最终决策。  相似文献   

20.
传媒经济的实质是议程经济,只有议程经济可以联系传媒传受即供需双方,实现传媒经济均衡。议程经济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传播的乘数效应,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生态下,媒介生产方式体现出全新的特征。信息的倍增效果产生的正反作用对传播的议程经济的取得提出了新的挑战,值得高度重视,有必要深入研究以网络信息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规制原则和方法,才能确保传媒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