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认为惯用语深层义的产生主要来源于隐喻和转喻。隐喻的形成必须有概念域的相似性,基本途径为本体映射和认知映射,主要有三种类型:整体隐喻、部分隐喻、双重隐喻。转喻的产生依靠概念域的邻近性,包括4种类型,11个小类。隐喻和转喻的共同作用也是惯用语深层义形成的主要原因。惯用语中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包括隐喻和转喻连续发生、隐喻和转喻并行发生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承认隐喻作为一种基本认知方式的基础上指出,认知语言学对隐喻和转喻的研究存在"厚此薄彼"的嫌疑。在详尽论述转喻的定位和隐喻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问题基础上,结合认知发展知识,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思考,探究隐喻和转喻的甄别以及转喻本体研究等问题,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作为人类基本认知方式,甚至比隐喻更基础。  相似文献   

3.
隐喻与转喻的连续体观为唐诗中隐喻和转喻的翻译提供了新视角.唐诗中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外化为特殊的隐转喻和转隐喻现象,是诗人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操作互动的结果.翻译唐诗中这些隐转喻和转隐喻现象,要以强调译语读者最大相似体验和最佳相似体验为内核的认知等效原则为依规,采取保留源语喻体以及隐喻与转喻互动关系、变更源语喻体以及隐喻与转喻互动关系、舍掉源语喻体以及消解隐喻与转喻互动关系等三种可行路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表达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人类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两种基本认知方式。文章通过具体语例考察了英、汉体育竞赛新闻语篇中的隐喻和转喻表达所体现出的认知方式上的共性,并从文化维度分析了两者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体育竞赛新闻语篇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从“耳”来看转喻和隐喻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喻和隐喻长久以来都只被人们看作是两种修辞方式,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才被上升到认知方式的高度,并被认为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二者在人类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概念化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隐喻和转喻的相互关系引起了国内外认知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耳"的语料出发,研究"耳"的相关语料所体现出来的隐喻和转喻的相互关系,证明隐喻和转喻之间存在一个模糊地带,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即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存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转喻相比隐喻在人类的认知上更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指出语言和思维、认知之间的紧密联系。隐喻和转喻都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还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重要认知手段。转喻不是一种隐喻,隐喻以相似性为机制,而转喻以临近性为机制。两者作为最基本而强大的认知方式,相互独立,可以说是人类认知的两大基石。  相似文献   

7.
刘涛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4):130-133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识世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俄汉语中的“рука——手”同属基本范畴词,具有很强的转喻:隐喻能力。通过手部动作认知、情绪认知、场景认知、权势认知、身体结构认知等方面研究俄汉语认知域中转喻与隐喻的交互作用在词汇层面的连续体关系,将有助于从实证的角度对比分析俄汉语转喻和隐喻思维模式的异同,探求造成两个民族认知差异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的翻译既要传递原作信息,还需表述文学作品特有的审美特质和审美信息,童话作品的读者主体为儿童,其阅读水平及审美角度决定了翻译的方向,转喻与隐喻作为人类认知的两大基本认知方式,是有创造性的翻译手段,能够有效地体现童话原作的生动活泼的想象、童趣与美感。  相似文献   

9.
隐喻和转喻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首先简单介绍隐喻和转喻,以及它们的异同,然后以“heart”为例探讨一词多义的产生机制,分析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机制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义扩展模式角度研究日语“足”字的多义现象可以发现,日语“足”字主要是从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机制进行语义扩展,其隐喻扩展可分为“形状隐喻”、“位置隐喻”和“功能隐喻”三种,其转喻扩展可分为“空间邻接性转喻”和“功能转喻”两种,其中“功能转喻”中存在二次扩展.提炼出“足”字的语义扩展机制图,可为日语学习者记忆此类多义词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颜色词是极其活跃的词,是语言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范畴的模糊性出发,阐释颜色词的模糊性,并通过对隐喻和转喻两种重要认知模式的论述,展现颜色词多义现象产生的根源,最后指出颜色作为基本范畴,借助这两种认知模式发展了众多的引申意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探讨颜色词更容易使人理解其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分析通感隐喻的基本内涵,再重点讨论转喻对通感隐喻的的阐释力,以恒定原则揭示通感隐喻的内在动因,指出转喻是通感隐喻生成的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从而为转喻与隐喻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工具,是构建和识解多模态语篇的重要认知机制。政治漫画是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重要语类。文章发现隐喻和转喻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方式,二者既可以分别作用,也可以相互交织,在源域、靶域以及映射对应要素上发挥作用。隐喻多起到评价时事、表达主题、传递情感的作用,而转喻则是连接图片与现实的桥梁,表现出鲜明的语类特征。   相似文献   

14.
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模式是不相同的。隐喻的认知基础在于相似。这种相似性在人与宇宙万物之间建立起关联域,形成两个相互关联认知模型,即"始发模型"和"目的模型"。隐喻中的始发模型对说话者或听话者来说要比目的模型更为熟悉。在两种模型发生关联和互动反应时,通常是更为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和结构被映射到相对陌生的事物上,因此,隐喻是在不同的认知模型之间进行的映射,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进行的映射。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目的模型蕴含在始发模型之中。  相似文献   

15.
转喻认知机制及其翻译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喻历来是修辞学的研究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转喻的研究多从修辞的角度,把转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问题。新兴的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对转喻作了全新的解释,认为转喻的运作机制是概念激活。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认知的视角探讨转喻及其翻译,提出四个转喻翻译的策略:转喻认知模式的直接移植;转喻认知模式的附加激活;转喻认知模式的直接移植加注;转喻认知模式的归化。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对英语职业委婉语的语义模糊和扬升机制进行微观分析。分析表明,概念隐喻和转喻在职业委婉语实现委婉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概念转喻借助整体与部分间的同域映射主要实现语义模糊,而概念隐喻则借助相似认知域间的跨域映射主要实现语义扬升。  相似文献   

17.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扣转喻是两大认知工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两大基本概念体系,是两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诗词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仍然是创作者对日常生活中某些普通的隐喻扣转喻进行提炼扣拓展,由此创造出来的鲜活意象。本文对李清照词中的隐喻扣转喻进行研究,发现可以将它们归纳为几个隐喻概念扣转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