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何斌修 《管理与财富》2008,(11):10-10,19
北京奥运的成功,不仅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与真诚,更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力量与速度。北京奥运无论是从有形的还是从无形的角度,都给中国和世界留下许多宝贵的财富。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军团夺得51枚金牌,其卓越表现让中国跨进世界体育大国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谢亚涛 《决策通讯》2001,(10):27-29
WTO是国际贸易自由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国际经济体制变革的产物。中国作为世界十大贸易国之一,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潮流是中国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加快和入世的临近,  相似文献   

3.
精细化管理     
今天的中国已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沟通与交流,但由于种种原因,外国对中国的了解远远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程度,甚至还有不少误会,因此,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有着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一书,正是向世界说明真实中国,实现中国与国际顺畅沟通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12):2-M0001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十二五”规划纲要给中国发展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也给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同各国加强合作。中国的对外开放方针不会改变,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相似文献   

5.
《决策探索》2008,(17):8-8
国家主席胡锦涛近日接受25家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针对有关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是否会在国际上强化“中国威胁论”的问题表示,中国早就明确向世界宣布,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的发展不会影响和威胁任何人。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努力,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6.
陈松锋 《决策探索》1994,(12):16-19
我国“复关”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有着广阔的市场,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相似文献   

7.
中部崛起看河南 走进河南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哪个省份像河南这样最具有中国特色。25年前,当中国决定改革开放,与世界融合时,摆在世界面前的中国,人口多,农业主导,工业、科技相对落后,文化厚重.历史积淀深,河南几乎是一个微缩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4月的海南,万物生长。坐落在南海之滨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宛如海鸥展翅,再次唱响开放发展的中国强音。4月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闭幕。连续三届消博会,结出累累硕果,向世界展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蓬勃生机,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启航的消博会,以消费为桥,扬开放风帆,搭建起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的开放平台,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相似文献   

9.
如何正确估计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面对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国应采取怎样的对策,这是国内外理论界、政界最为关切的重大课题。张骤教授最近出版的(跨世纪中国的国际环境与对外战略)一书较为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重要的问题。该书共13章,分为上下两篇Q该书不是孤立地研究中国的现状.而是把中国放到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全方位、多视角地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国和其面临的国际环境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分别从世界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世界科技、世界文化和中国周边国际环境6个方面,对世纪之交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进行了结构性…  相似文献   

10.
在五六年前,就有人提出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问题。当时有专家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有专家说不对,中国充其量只是“世界车间”或者说是“世界作坊”。从那时起,大家就认识到我国产品制造的量很大,但创新不足。我们长期依赖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等,这些离创造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1.
《经理人》2009,(5):123-123
后经济危机时代,如何管理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如何打造协同梦工厂产业链?2009年,面对世界危机,跨国企业选择与中国伙伴协同创新。他们吼出了“China first!”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徐亚丁博士更是提出:“中国创新模式20%的与众不同,将是世界未来发展的主流,我们到中国来,就是为了寻找这部分在发达国家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2.
法律     
《领导文萃》2009,(12):10-11
中国的专利权诉讼案呈上升趋势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已经很长时间,中国同样希望成为“世界的大脑”。中国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仅在2008年就超过80万件。大部分申请的专利权档次不高。都是一些不怎么受重视、有效期仅10年的中等技术。除了对专利权的不断追求.专利权诉讼案件也呈上升趋势。2006年以来.中国的专利权诉讼案件比世界任何地方都多,  相似文献   

13.
《决策咨询通讯》2007,(1):87-87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的最新资料表明,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的位次提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外汇储备和国际旅游收入进一步增加。这反映出中国经济总体实力和世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经济     
《领导文萃》2013,(2):132-133
中国经济将不断前进 中国经济的放缓似乎已逐渐平息.7.5%的预计增速远高于西方国家。从世界最快的列车到世界最多的地铁项目,再到高耸的城市风景以及外国银行林立的金融街区,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特征随处可见。经合组织预计,  相似文献   

15.
成龙 《领导文萃》2011,(15):34-3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个人正在从过去民族的、国家的一员转化为“世界公民”。作为中国人,如何适应自己的“世界公民”角色?在20多年前,邓小平以“世界公民”的身份系统阐述了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2003年,在全球贸易仍处低迷的形势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取得了自1980年以来最高的发展速度,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7.1%。中国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居世界第三位;进口4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发展之路,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在中国崛起背后其实还有更为深刻的文化与精神因素。共和国60年历史的深刻内涵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发展历史,即找到了一个符合中国发展的理论和中国发展的道路:这个“中国之道”的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学说。对于未来的中国来说,一方面,以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理念影响世界;另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中国对未来世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258公里,居世界第八;2001年底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二。到目前,中国高速公路突破6万公里  相似文献   

19.
1661—1796年,中国历史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共130多年,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发展的顶峰,史称康乾盛世。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1513.13亿,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农业,耕地约为10.5亿亩,粮食产量2040亿斤,农作物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手工作坊、手工业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0.
亚洲要有自己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人需要了解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人了解。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广大读者的需求,本刊于2005年1期开辟“国际篇”板块,设置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栏目,撰选权威理论和重大国际消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