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宗教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宗教与道德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神学教义。它与世俗道德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宗教道德的社会功能具有双重性,即:神力制裁功能与自我制裁功能;调节功能与抗争功能;杀戮功能与补偿功能。在人类历史上,宗教道:德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自身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经怀特海、哈茨霍恩、科布三代人的发展,“创造性转化”被确立为过程哲学的一个核心思想,贯穿于其宇宙论和方法论。以强调生成和内在关系为特征的有机宇宙论是“创造性转化”的方法论的基础。创造性转化的方法论则被运用于多元处境下的宗教对话研究,它倡导在尊重差异的同时走上一条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道路。过程哲学的创造性转化思想适于中国处境中的宗教学研究,尤其对宗教乃至文化对话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宗教属性,指的是构成这一文化体系中的宗教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伊斯兰文化同世界上其他的人类文化一样,可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作为宗教文化在整个伊斯兰文化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由教义、教法、礼仪修持、教派组织等这些内在、外在因素共同构成的系统结构。它包摄着信仰观念、社会意识、道德规范、心理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交渗互涵,不仅为世俗文化提供和积累了不少方法、来源,也对世俗文化的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伊斯兰教以外来宗教自唐朝初年传入我国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生根、成长,经过逐渐适应,长期流传,进入明清时期以来,从内容到形式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观点看来,宗教是科学的敌人,它窒息科学、扼杀科学,与科学水火不融。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它只是注意到了宗教与科学相互冲突的一面,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一面,常常为人们所忽视,那就是:无论宗教还是科学都对自然与生命的奥秘怀有极大的兴趣。一部人类发...  相似文献   

5.
非洲法律文化在长期的变迁转型过程中,荟萃了本土习惯法、宗教法、近现代西方大陆法和英美法,多样法源相融共存,展示出一幅法律发展的多彩画卷。非洲法的历史,主要是非洲习惯法、伊斯兰教法与西方法相互排斥、相互融合的历史。在非洲,“本土法”和“外来法”,是个相对的概念。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法是所谓“祖先法”,它是与非洲的原始宗教相连的习惯法;而伊斯兰法经过长期本土化和民族化后最终演化为非洲的本土法,并与新的外来法——西方法对立。作为非洲的第二波外来法,西方法与非洲固有法和伊斯兰法发生着对抗和融合,但它最终又成为非洲最具立法意义的法。本土法与外来法的冲突与融合、相融与并存的错综复杂关系一直是非洲法律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柳州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州城址的一部分,由于它处于清江流域重要孔道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宗教文化独具特色,融合发展是土家原始宗教与外来宗教相互传承与消融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是现实世界在人们主观意识里一种荒诞的、虚幻的和歪曲的反映,是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但是,由于宗教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宗教观念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仍然存在。因此,克服宗教偏见的斗争,仍然是长期的任务。为了加强与宗教界爱国人士的合作,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对待宗教问题和贯彻宗教政策,无论对于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还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都有其重要意义。一宗教与共产主义思想是截然对立的两种世界观。但是,从宗教产生的社会性,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民族性等方面来考虑,则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问题必须采取慎重从事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悠久而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这一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人们既熟悉又陌生,许多人觉得它很神秘。宗教之所以能长期持久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它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它的有些特殊功能和作用是他社会组织和团体所不能代替的。研究宗教这一社会现象,要从宗教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要从特定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考察,要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中深入探究,就能揭开宗教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9.
禅宗思想的主要内涵有“自性论”、“顿悟说”以及它的语言观。在本质上禅宗不是宗教。在18、19世纪抵制西方宗教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东方文化的精髓,对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后期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深层次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法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宗教事务管理一贯采取诱导多元宗教信仰制衡的作法,让不同宗教在相互制衡中消解其负面效应,这是我国传统宗教事务管理的宝贵经验。同时,儒家思想的“严华夷之分”又导致对原始宗教的冷漠歧视,将其排除在宗教信仰规范管理之外,致使对原始宗教的法制管理长期脱控,这是今天我国宗教事务管理应吸取的教训。原始宗教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应当隐蔽在一神教初始阶段的阴影之下,应加大对原始宗教的调查和研究,从宪法、民法、刑法及社会治安管理诸层面强化对原始宗教的法制管理,使之成为我国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正常的工作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每一种特定的宗教,每一种特定的信仰,都同时是一种思维方式,都遵从一定的理性,即依据一定原则为人们提供一个可理解的世界图示和行为准则。宗教理性不同于科学理性或哲学(世俗)理性。所谓“信仰”与“理性”冲突,只是特定时期、特定文化之间相互冲突和交汇所产生的现象.只有在宗教固有的文本中,遵循它的内在逻辑去解读宗教,才能把握它的真义。  相似文献   

12.
略论纳西族和藏族的历史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纳西族与藏族无论在族源、语言、宗教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渊源和关系;而且在政治和文化上也相互影响;在经济上长期互相交流;同时两个民族还相互频繁移民。  相似文献   

13.
让信仰与理性各得其所——重新审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两者存在着辩证关系:既相互矛盾、冲突,又相互独立、促进。但在传统的观点中,往往夸大对立冲突的一面,认为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势不两立的。其实,科学与宗教的和平共处是两者关系的主流:宗教生活不仅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宗教还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一种终极的思想价值观和追求目标。同时,宗教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包含着科学的内容,宗教信仰对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天”归一 ——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凝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主要包括三种含义:宗教意、自然意和伦理意,此三意之天,可以简略称为“三天”,“三天”的相互制约,尤其是相互转换与融合的过程,凝缩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是宗教的五大社会特性。宗教之所以会连绵几千年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上述五大社会特性自然有密切关系。但是,从宗教沿革的历史来看,恐怕还与它的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有关,研究宗教的社会适应性对于把握宗教发展的规律,尤其对认识我国现阶段宗教的性质和社会功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其传统宗教文化 ,每一种宗教文化在民族的交往中都必然相互影响 ,相互借鉴 ,相互吸收。这一规律体现在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宗教文学之中  相似文献   

17.
藏区,尤其是雪域高原,普遍信仰宗教,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具有全民性、坚定性、敬畏性和创造性.藏区宗教既包括宗教的思想观念和感情体验.又包括宗教的行为制度和组织制度.藏区宗教信仰的特性有助于形成藏区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神经中枢的经营哲学是藏区企业家精神和藏区宗教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藏区宗教中的"六和敬"(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法则,有助于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企业风气、转化为企业道德以形成和追求共同的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18.
妈祖信仰在海峡两岸及世界华人间维系着相互认同的神缘关系,作为民间宗教现象,妈祖信仰归属俗信的范畴,它不仅对宗教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在实践的层面上具有和平统一、卫国守土、世界和谐、繁荣发展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藏戏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戏,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东方和世界戏剧艺苑中的一株奇葩。藏戏与宗教的关系,是藏戏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宗教是一种世界观,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与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的关系。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具有同样的性质。千百年来,佛教作为东方各民  相似文献   

20.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终究是要消亡的,但是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发展,在一切客观条件具备之后,才会自然消亡。只要宗教还存在,就有个正确对待宗教的问题。夸大宗教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张皇失措,在理论上迁就放任,是不对的。忽视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