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胡适与公安派鄢传恕明末公安派掀起的文学解放思潮,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起者胡适的影响极大。由于某种原因,前些年研究公安派及新文学运动的专论不少,但对胡适与公安派的关系则稍染即止。本文试图阐述胡适对公安派理论的继承,以期深入探讨新文学运动与公安派的关...  相似文献   

2.
论江盈科参与创立公安派的过程及其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公安派酝酿准备、开宗立派、调整发展、矫弊救衰等四个时期的考察,一反过去以三袁兄弟为公安派领袖的传统看法,认为在公安派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江盈科实际上是作为这个革新派的副将而与主将袁宏道并称为“袁、江二公”;他的功绩与影响,仅次于袁宏道,而在公安派其他成员之上。尽管袁中道在袁宏道逝世后曾作为公安派后期的主将而矫弊救衰,但江盈科在生前乃至死后一段时间内的影响都在袁中道之上。  相似文献   

3.
竟陵派对公安派性灵说的修正,本是针对公安派末流之弊而发。但竟陵派讲为诗为文“期在必厚”,实际上是要“独抒”以“深幽孤峭”为宗、“以古人为归”的“性灵”。这就抽掉了公安派性灵说以我为主的主体性,去掉了公安派所说性灵包含的人性的宽泛性、鲜活性和世俗性。其说虽然自成一派,却未能尽祛公安末流之弊,反而从根本上替换了公安派性灵说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公安派因李贽而习禅,伴随着“狂禅”运动的兴起,在京师谈禅论学,达到鼎盛。然学术及政治的嫁接导致了公安派在文坛上只能是昙花一现。政治上对立的党争双方在反“狂禅”这个学术问题上达成默契。联合剿杀了这场运动,李贽身死,公安派成员逃避政治迫害,离散逃亡,归于沉寂。袁宏道在反思之后,风格为之一变。  相似文献   

5.
由湖北省公安派文学研究会举办的首届公安派文学讨论会于1987年5月11日至13日在“三袁”故乡公安县召开。首届公安派文学讨论会与会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将近百名,提交论文四十余篇,就公安派生产的历史背景及其与复古派的关系、公安派的文艺美学思想和创作特色、公安派文学的历史贡献以及“三袁”的家世、生卒年等众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佛诠儒 返本归儒--论袁宗道对“四书”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宗道是公安派中的首开风气者 ,他通过诠释“四书” ,为晚明文学思潮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依凭。与李贽及袁宏道的“狂禅”气象不同 ,袁宗道诠释“四书”虽出入佛禅 ,但归本于儒。他与宏道和而不同的学术取向 ,体现了公安派文学思想的多样性。宗道的“四书”诠释 ,对张岱的《四书遇》亦有启迪  相似文献   

7.
袁中道是公安派衰微期的理论代表,他一方面在维护袁宏道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纠公安派末流之偏,最后便向封建正统文学妥协,他在坚持“真”的前提下,从诗文的“露”、“俗”返归“中行”。他树三唐之诗为典范,认为诗文创作“穷而必变,亦其势然”,其变化规律是“性情”与“法律”二者相互为用。  相似文献   

8.
由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公安县共同发起的“公安派”文学研究会筹备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元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在公安县召开。十五日(古历乙丑年十二月初六)是“公安派”主将袁宏道(中郎)诞生417周年纪念日,会议举行了隆重的诞生纪念仪式,湖北大学张国光、华中师大黄清泉两位付教授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会议一致认为,晚明文坛上以公安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同为领袖,又以“三袁”家乡命名为“公安派”的文学革新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曾经发生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公安派不仅在历史上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前进,而且他们追求真、  相似文献   

9.
明中叶以后 ,以公安三袁为主力的公安派高举“性灵”大旗 ,开创了与“复古”论调大相径庭的一代风气 ,影响甚大。而公安三袁中尤以袁宏道为重 ,袁宏道的文学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识时通变的文学发展观 ;二、“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 ;三、“本色轻淡”的艺术趣味。  相似文献   

10.
将袁宗道定位于“公安派文学的创始者”这个说法有失轻率,袁宗道在公安派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主要来自公安派文学运动由吴地转移到北京的过程中他所做出的接受传播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从发生学的角度,《走出“荆公新学”》较早地对学界“新学”、“王学”互指现象提出质疑,但也存在偏重官学形式而将两者割裂的问题。实际上,从王学官学化、“新学”概念的由来、内涵及宋人态度等看来,王学与新学在历史上分别与两种“新学”概念相联系:一是见于史料、立于学宫、主要包括《三经新义》、《字说》的与“王学”存在差异的“新学”;一是由新经义、新字学、新学风、新学学派等四个构成,有官学、新经学、学派三种含义与“王学”完全等同的“新学”。虽然这两种“新学”概念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最终被合一,但在具体的思想研究当中还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现代艺术学学科的重要建设时期。在此期间,诞生了以柏林学派、莱比锡学派与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德语国家学术群体,以及一系列具有批评性、原创性与建构性的思想观念,从而在反思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学学科,形成了以艺术科学理念为核心,以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为论域,以形式主义分析与图像学研究为基础方法论的新研究范式。这一历史进程不仅是西方学术史与思想史的重要篇章,而且它所建构起的艺术学研究的现代学术体系及其学理依据与知识谱系也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现代艺术学学科的重要建设时期。在此期间,诞生了以柏林学派、莱比锡学派与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德语国家学术群体,以及一系列具有批评性、原创性与建构性的思想观念,从而在反思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学学科,形成了以艺术科学理念为核心,以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为论域,以形式主义分析与图像学研究为基础方法论的新研究范式。这一历史进程不仅是西方学术史与思想史的重要篇章,而且它所建构起的艺术学研究的现代学术体系及其学理依据与知识谱系也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先秦诸子所属学派的划分 ,历来就存在分岐。而对宋、尹文的学派属性 ,争议尤多 ,自先秦以降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种不同意见 :一、名家学派说 ,认定宋、尹文是名家学者 ;二、墨家学派说 ,认为宋、尹文是墨家后学 ,属于“别墨”的一支 ;三、道家黄老学派说 ,认为此二人是活动于稷下学宫的道家黄老学派的学者。宋、尹文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 ?笔者认为应将此二人分而论之 :宋属墨家 ,尹归稷下道家黄老。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理工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历史上,1915年福中矿务学校的成立至1919年易名为福中矿务专门学校是该校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阶段。它由原来由英国福公司独资兴办转变为由英国福公司和河南中原公司合资兴办;该校的办学地点由河南省会开封转到了靠近矿区和道(口)清(化)铁路局的焦作;学校层次由预科提升为正科;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升格为中国第一所矿务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其中一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肇始阶段的太谷学派与扬州学派共享相同的时空环境,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流与联系,太谷学派受到扬州学派的熏陶,形成解放思想之风、溯流寻源之风,终通且博之风,笃实自律之风和重友切磋之风。  相似文献   

17.
文章借助寓目的第一手文献材料,对"浙派"这一概念的指代对象和历史变迁做了较系统梳理和挖掘,探究作为诗歌流派的"浙派"与文化史上众多"浙派"指代对象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为深入研究浙派诗人群体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中小学生自发性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进行,探讨中小学自发性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和发展方向,为课外体育活动的丰富提供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重视中小学道德教育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日本现行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论,总结日本中小学的德育特色,以期给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宋明理学与佛教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令人关注且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湖湘学派与佛教的关系为个案 ,考述湖湘学派与佛教的关系 ,了解宋明理学与佛教的关系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