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皓 《经营管理者》2011,(5X):316-316
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适应改革不断深化、拓展新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从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的角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陈晓星 《科学咨询》2003,(24):34-36
高校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我国大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社会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新起点,提高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指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与锻炼总的认识和看法.本文在对重庆三峡学院2003级学生中的52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体育意识和现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对策,力争为高校体育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较强的适应能力,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体育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体育对人的健康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作为针对大学生的体育课,如何才能提高体育课的科学性,使体育真正对学生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这问题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分析,提出了适应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分析了其在大学毕业生的意识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基础和核心作用。依靠学校的教育指导功能和社会的支持服务功能,可以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行培育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珠 《科学咨询》2008,(11):84-84,94
本文通过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分析,提出了适应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分析了其在大学毕业生的意识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基础和核心作用.依靠学校的教育指导功能和社会的支持服务功能,可以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行培育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农村大学生就业为背景,从农村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认为农村毕业生在环境适应能力方面的欠缺和不公平的就业环境是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改善社会就业环境的措施,以帮助农村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相似文献   

7.
魏德萍 《经营管理者》2013,(9X):248-248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分析与探索,为加强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相结合,学校体育因此具有了社区体育教育属性,大学生走出校门将成为社会人,参与到社区体育当中,因此,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一个良好的终身体育链条式互动模式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转型发展,对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大学生可以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良好发展。而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思潮涌动,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影响,使心理问题屡屡发生,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摸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教育模式创新,以求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李进  刘琳  袁磊 《经营管理者》2009,(13):261-26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研究、改革与探索。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多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尚不十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只有依据社会需求,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体育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张翀 《管理科学文摘》2010,(19):180-181
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个体在交往过程中会对一部分人产生信任,对另外一部分人则会存在不安全感,这即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信任现象。高校中,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是心理素质高低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并且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可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进而为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职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心理特点,以及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雪松 《科学咨询》2010,(16):118-118
本文通过分析健康的含义,体育锻炼对身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使人们建立科学的健康观,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就业市场范围的扩大,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凸显就业率高满意度低,跳槽比率高稳定性低的就业质量问题。文章着重探讨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职业指导现状,提出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的对策,从而促使大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稳定性,提升职业技能,实现长远的职业理想。  相似文献   

15.
程江凌 《科学咨询》2007,(18):60-60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想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成为社会建设有用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有适应环境,自我调节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提出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以及社会改革逐渐深化,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这对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有关部门应结合当前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趋势,满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求职需要,从课程设臵、创新实践、专业咨询等方面,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清晰的职业目标,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求职技能和职场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体育健康课开设的要求、创新以及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论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点在于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整体水平为目标。构造技能、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的课程结构,优化体育与健康教学,体现体育课是必修课并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等特点,把游戏法、竞争、对比法、示范法、挫拆法等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对体育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借助心理学、教育学学科的某些知识,以学生个性特征及其对体育学习兴趣与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为入口,指出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实质就是要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较强的适应能力,做到人际关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师生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体育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其个性,进一步端正其体育态度,培养运动兴趣,提高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实践作好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