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成年私人专业监护人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监护领域内出现的私人监护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以往成年监护制度对欠缺行为能力成年人的保护停滞于家庭、亲属或者公共监护。但随着以社会为本位的福利国家构建的开展,现代监护法应逐渐认可私人力量对成年监护的适当介入。但私人专业监护人介入私法领域的同时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私人专业监护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保险和担保制度、报酬支付以及信誉问题成为美国当今学界探讨的热点。而这些探讨则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福利多元主义为视角,运用Burchardt福利轮作为分析框架,对山东省滨州市独居老人社区照料的供给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日常生活照料主要来自"纯私营福利"下的家庭自给和市场供给;医疗保健主要来自公共、私人混合供给;精神慰藉主要来自私人、志愿、社区自治混合供给;应急援助主要来自尚嫌薄弱的服务领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行政性的单一主体秩序,政府、市场、家庭三方责任分担不均等体制性弊病。因此,需明确政府定位,培育多元服务主体,构建福利服务供给体系的多种秩序。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政治理论的论述中,公共与私人既是政治空间的概念,又是政治价值的辞藻。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中,人们常常看重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其实,维持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巧妙的均势状态,才是现代政治社会支撑起公共空间最重要的事务。公共化的危险在于,私密空间的彻底公共化,将公共的价值作为侵入私人生活的理由,从而使公共变异为专制的手段;私密化的危害在于,沉浸在私密空间中的人,彻底拒绝担当公共责任,从而使政治社会丧失了存在依据,也会因此有利于个人专断。只有维护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均衡态势,才足以有效捍卫公正公平的民主宪政状态,进而有力地保护公共利益和私人生活。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所谓的公共领域是跨市民社会、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的一个不纯粹公、也不纯粹私的中间体.在国家社会化和社会国家化的进程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逐渐融合,标志着以批判和监督功能为主要特征的公共领域衰亡了.以公民社会为底蕴和后盾,现代公共领域的培育与提升对我国政治现代化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所谓的公共领域是跨市民社会、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的一个不纯粹公、也不纯粹私的中间体.在国家社会化和社会国家化的进程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逐渐融合,标志着以批判和监督功能为主要特征的公共领域衰亡了.以公民社会为底蕴和后盾,现代公共领域的培育与提升对我国政治现代化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珊M.奥金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罗尔斯正义原则进行了批判,认为罗尔斯缺乏从家庭中的性别正义角度思考。当奥金将家庭纳入到罗尔斯正义理论,并试图以此来建立一种家庭正义的体制时,我们会发现,奥金不仅挑战了西方以"公共/私人"二分的政治传统,也进一步反映出了罗尔斯的诸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隐含的对立。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用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方法得出的家庭正义原则,最终将罗尔斯陷入一个尴尬境地,即要么选择在家庭之类的私人领域中维持必要的不平等和不正义,要么让家庭走向解体,面对一个类似于社会主义的方案与命题。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和现代性个体主体性原则的重要体现。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市民社会受资本逻辑的支配,成为私人利益的战场,从而使得现代性走向了自我悖反;市民社会中公共领域的诞生揭示了现代性自我救赎的希望;公共领域追寻公共性,是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以及市民社会内部的利益个体之间通过自由沟通以形成理解、或通过商谈以达成妥协的机制或制度化渠道。公共领域可以调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成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现代性自我救赎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后,是德国从近代向现代过渡的转型时期,市民走出以家庭为核心的私人领域,进入公共生活,是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以文学形式,再现了市民进入公共生活的要求、途径和存在的问题。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塔社经历,描画了一个建立在开明贵族与市民互动基础上、趋于等级平等的共同体,展示了未来公民社会的理想形态。小说同时对这一过程中情感和天性等私人领域品质的丧失,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9.
对喀什老城维吾尔族传统民居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研究表明,认其空间结构特征反映出城市空间"内向生长"与家屋空间"外向生长"的矛盾统一性及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分立与交融的矛盾统一性。前者是喀什老城社会经济资源稀缺性与传统联合型大家庭形态交互作用的结果,后者则是维吾尔族居民生活中私密性原则与公共性原则并重的体现。喀什老城民居通过家屋空间向公共空间外溢,将公共空间引入家屋内部,形成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二分格局等空间构建方式,使互相矛盾的社会因素彼此协调,为良好社会关系的塑造创造了空间基础。  相似文献   

10.
面对现代化和宗教世俗化的浪潮的冲击与挑战,宗教正由"公共领域"退隐到"私人领域"。宗教私人化的趋势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片面地和局部地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极效应,已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终极目标,更好地实现具有组织关系的人群最大效应策略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人群整体效应的最优化势位法则的提出有其现实紧迫性和现实导向性。本文提出了以“势”作为描述人群组织关系的基本概念及对于不同人群组织关系中的势描述准则,并形成了人群组织关系的最优化势位法则。无论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的人群组织关系,这种势位法则都可用于实现该系统整体效应的全面提升。在信息和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将来,这种势位法则对未来社会可能有着更加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欠发达地区农村突发性群体事件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单向度思维,导致各类问题和矛盾负面影响放大,突发性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并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分析总结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农村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类型,提出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公共治理部门践行“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急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建设总体小康时期,逐步形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效率公平观及其原则是有其特殊原因和特定历史背景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内在联系,确定和实行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公平效率观及其原则.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这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公平效率观的经济基础;排除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干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通过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公平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条件下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政府与公众之间长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状况,公众必然要求政府积极回应公众对公共管理信息知情权的强烈诉求。因此确立公众与政府之间共同享有信息的基本原则,确保信息渠道的开放性、内容的真实性、传达的及时性,体现公平、实现互动、反映民意,就成为当前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键在于,政府要立足于服务,通过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决策的民主科学,使政府的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与社会信息呈对称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平问题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公共管理的性质以及它区别于工商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原则。公共管理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 ,使它能制约市场竞争 ,维持社会稳定。同时 ,公共管理的公平原则与工商管理的效率原则相互促进、辩证结合 ,构成一种驱动力 ,维持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危机报道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正确处理突发公共危机报道有赖于对“社会”一词的新认识,即社会本身蕴涵着化解危机的巨大能量。历史和现实证明,让公众充分享有“知情权”,是应对突发公共危机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立法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当将该地区生态保护立法的指导思想确立为生态本位,以塑造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法律规范的忠诚感为立法的直接目的,以保护生态利益作为这一地区生态保护立法的终极目的。立法中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同时,还应当将衡平原则和合作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国家干预原则确立为该地区生态保护立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认为,法治是公权力行使的基本原则,法治的精义在于限权,它应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立法作为一种重要权力,其本身也应受法律的约束。在法律条文中应明示立法的任务之一就是限制权力,从而使其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目前中国社会诸多不和谐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政府公共政策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政策的主导作用.而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及实践方面的诸多因素决定了政府公共政策必须以社会公正为基本价值取向.为此,政府应切实转变治国施政的理念,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并对社会生活进行必要的政策干预.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民事诉讼法》将公益诉讼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公益诉讼除体现出诉讼制度的共同原理和规律的共有原则外,还具有体现自身特点的特有原则。通过价值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公益诉讼的社会本位原则、有限处分原则、有限调解原则等特有原则的理论基础和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为公益诉讼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