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浙江省茶叶品牌构建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域之一,其茶产业以绿茶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把茶叶生产纳入整个农产品品牌建设规划之中,茶叶的品牌构建呈现出由做“名茶”向做“品牌茶”的转变,先后经历由做“名茶”向做“品牌茶”、“一县一品”战略的实施、“浙江绿茶”品牌战略的提出等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福建茶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福建茶叶的原产地优势,认为可以利用地理标志作为福建茶产业发展的最佳区域名片。在分析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后,提出基于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福建茶产业发展建议,期待能够通过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推动福建茶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镇江品牌现状和名牌缺失成因分析 截至2007年底,镇江市共拥有驰名商标9件,集体商标2件,江苏省著名商标107件,镇江市知名商标275件。知识产权的又好又快发展,夯实了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截至2008年3月,全市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个,江苏名牌产品91个,镇江名牌产品72个;拥有国家级区域品牌4个,  相似文献   

4.
名满天下,是海洋品牌经济时时向往、追求和坚守的终极目标.在"海峡经济区"1的建设中,海产品地理"名片"--未注册地理标志商标能否认定驰名商标?如何认定驰名商标?是福建省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发展海洋品牌经济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本文从莆田市"南日鲍"未注册地理标志申请认定驰名商标的动态切人,重点分析了认定驰名商标的思路、优势和途径,并为"鲍画南日"提出进一步努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消费者行为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地理标志品牌对区域茶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地理标志品牌通过信息搜集系统进入消费者的视野,改变消费者原有的信息排序,成为质量鉴别的一个重要外部线索;并通过产品体验反馈系统,形成对品牌产品的正强化,推动需求曲线外移,最终实现"原产地"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产品体验的正强化,需要拓宽消费者信息搜集渠道,关键之处在于建立地理标志品牌的产权保护体系,最终提升区域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培育地理标志品牌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明确消费者对不同产地地理标志品牌的溢价支付意愿是发挥地理标志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基于湖北宜昌、湖南郴州和江西赣州689份消费者调查数据,对地理标志标签是否影响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进行分析,从心理所有权和乡愁视角构建并检验产品产地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影响机理的模型。研究发现,地理标志标签对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产品产地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相比非家乡地理标志产品,消费者对来自家乡的地理标志产品有更高的溢价支付意愿;心理所有权和感知质量连续中介了产品产地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乡愁情绪正向调节产品产地与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据此,建议农产品企业要重视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的心理所有权效应,在推广地理标志产品时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分类管理,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乡愁情绪对其地理标志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政府主管部门应主动地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与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相结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庆市农副产品商标战略应包括:领导机构的设置;农副产品商标注册及培育著名商标发展规划及措施;建立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重点扶持地理标志农副产品的规模发展,加强对地理标志农副产品生产指导和质量管理;帮助指导农户和涉农企业正确使用注册商标,提升品牌知名度;打假维权,优化知名农副产品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地理标志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河南省要建设中原经济区,打造郑州航空港区,必须重视地理标志以及地理标志禀赋型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的开发利用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存在着观念、公共服务、保障缺位等问题,应该从制定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品牌、形成可持续产业集聚等几个方面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9.
歙县大谷运乡汪满田茶场借助当地资源优势,创立的“汪满田”牌滴水香绿茶,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几年来,茶场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做大做强品牌,其产品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扬名,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2003年企业生产优质绿茶480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应当把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纳入广义的粮食安全战略范畴,通过建设“海上粮仓”来拓展国民食物来源,辅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法》为主,明文规定地理标志权,辅之以海洋基本法,全方位保护海洋生物地理标志,更好地对海洋生物进行养护,推进“海上粮仓”的品牌建设。未来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因应“海上粮仓”特色,登记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起点要重点解决申报准备、登记主管部门选定、初审、审核批准等问题,使用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核心要注意地理标志的使用协议、使用限制等问题,救济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保障则应构建综合性的责任追究体系并引入公益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一个品牌的建立与商标是密不可分的。而对云南商标民俗问题的研究 ,是为了利用云南在全国最为丰富的民俗资源来形成商标 ,以突现云南产品品牌的特色 ,以期提高云南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使云南真正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更加了解云南。  相似文献   

12.
中华老字号"全聚德"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历经144年的传承与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新时期的全聚德坚持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餐饮老字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中国第一餐饮,世界一流美食,国际知名品牌"为夙愿,正努力将中华美食品牌进一步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论商标设计与品牌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标在树立品牌形象方面具有很好的识别功能,可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形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容易形成视觉习惯而导致品牌忠诚。商标是品牌的一部分,一个良好的品牌的形成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便于消费者识别并能与其他商标区别开来的商标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商标淡化理论的起源、发展及相关立法的考察,界定商标淡化的法律内涵,勾略商标淡化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阐述了商标淡化理论的法理基础。指出商标淡化是指非权利人在非类似、非竞争的商品、服务或其他领域上不当使用驰名商标或与驰名商标相近似的商标,从而削弱或降低了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及内在价值,影响该驰名商标在公众中的形象,阻碍了该驰名商标在新兴商业领域中使用的行为。商标淡化理论是建立在商标表彰性功能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域名与驰名商标争议集中表现为将他人的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这是近年来涉及网络发生最突出、类型最新、适用法律最为模糊的一类纠纷。文章首先分析了两者发生争议的原因所在;其次针对如何处理两者的争议,先后介绍了国际社会对域名与驰名商标争议解决机制的探索以及美国对此类争议的解决政策;最后论述了我国目前在既没有具体规范网络域名的专门法律、《商标法》也没有涉及域名与商标冲突问题的状况下,法院处理这类纠纷应当如何适用法律、如何确立域名的注册或使用构成侵害驰名商标权的认定标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商标形象的视觉设计与品牌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由商品竞争转变为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以品牌传播为动力.商标是品牌传播的物质媒介,因此,商标形象设计不仅要传达先在的品牌理念和企业经营范围,还要考虑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以及认知结构,更应遵循品牌传播规律.商标设计的创新性,审美性和易识别性完美结合,可以实现品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论驰名商标抢注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驰名商标抢注是一种危害驰名商标的行为,它不仅损害了使用人的利益,而且还扰乱了国家乃至国际经济秩序。因此,必须运用法律予以制止。有关国际公约对驰名商标抢注仅有原则性的禁止规定,我国商标法根据我国驰名商标抢注的严峻形势,明确提出了禁止驰名商标抢注,并规定了使用人实施自我保护的手段,这是驰名商标反抢注立法的一个显著进步。然而,我国的商标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如重注册轻使用、申请注册条件过宽、驰名商标抢注行为性质不明和抢注人法律责任过轻等。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企业产品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品牌战略无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其中企业品牌的创立和保护则是其主要内容。企业可通过优化商标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找准市场定位、做好广告宣传和提供优质服务等环节来创立自己的品牌。同时企业还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的品牌,通过良好的经营行为来维护好自己的声誉和形象,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论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驰名商标淡化行为是一种减少或削弱驰名商标显著性的侵权行为,以制止混淆为基础的传统商标保护理论对此不但无能为力,反而成为认定该种商标侵权的障碍。加强和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已不容置疑,因此有必要通过提高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层次,扩大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范围,对未注册商标提供反淡化保护以及将其保护延及网络域名等等进一步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