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中国1978~2010年间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城市化水平与能源消费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1978~2010年间存在着城市化水平与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能源消费的增加,而能源消费构成城市化水平的原因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运用完全指数分解法,选用1994-2007年间中国八大行业的GDP与能源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量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各部门经济规模的扩大是导致能源消耗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但各部门能源密度明显下降,成为节约能源的最主要因素。而能源转换效率下降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也是影响能源消费增加的重要因素。从行业看,制造业是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最关键部门。  相似文献   

3.
针对能源总量的控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灰色预测、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多项式拟合等多种方法,分别构建异质性面板数据、OSL 回归、灰色预测 GM (1,1)等模型。运用 MATLAB、EVIEWS等软件,建立评价产业结构能源消耗特征的指标,并依据各省份的产业结构对各省份能源消费特征进行分类,研究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提出下一发展周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按省份合理分配的方案及监督和考核目标完成情况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平衡能源消费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越来越为各界所关注。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动态计量方法,利用青岛市1996—2010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能源消费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与Granger因果关系。青岛市在新一轮城镇化发展中,需要正确处理能源消费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利于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促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能源弹性系数的局限性,并通过函数推导和实证检验,证实了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得出了第一产业和工业比重的变化是影响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电力将因结构的变动和经济总水平的提高而成为中国的主要消费能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VAR模型,通过变量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广义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1981~2009年碳排放、对外贸易、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动态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消费和对外贸易正向影响碳排放,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起初的影响为正,后期影响为负,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预测方差的贡献度最小。关键词:对外贸易;VAR模型;碳排放;脉冲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沿用Forslid and Ottaviano(2003)的自由企业家模型来研究由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流动所形成的城市化以及能源产品消费支出与经济规模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在提出理论假说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城市化、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城市化、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均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经济增长也会加快城市化进程,并最终导致能源的大量消耗。因此,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城市化进程及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进程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省域生活能源碳排放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6—2011年中国各省域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统计分析软件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省域之间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分析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域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效应最为显著,生活能源消费综合碳排放系数以及生活能源价格对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也较大。在生活能源价格较难调整以及经济不断增长和人口规模不断增加趋势下,优化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减小生活能源消费综合碳排放系数,以及提倡居民生活节能,是减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选取1978-2008年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历年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方法,在不考虑和考虑结构突变两种情形下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分析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说明:经济增长会拉动能源消耗的增长,而节能减排并不会制约经济水平的提升;山东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在1996年发生了结构性突变;能源消耗量的增长率变动除了受经济增长影响之外,还同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引入结构突变点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及其统计量也有了相当大程度的改善,考虑结构突变的模型较之不考虑结构突变的模型具有更高的样本拟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CES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种“增长尾效”模型,并且利用1978—2008年间山东省数据分别测算了能源对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约束程度.得出:在保持人均能源消耗量不变的情况下,若能源投入总量保持不变,山东省经济增长速度将降低1.09%, 城市化进程速度降低0.52%;而在保持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若能源投入零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将降低1.71%,城市化进程速度降低0.81%.由此可知,能源约束对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在能源新形势下,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以江苏省1998—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定量分析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消费结构、城市化水平和绿化覆盖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主成分回归对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和拟合。研究发现:人口规模、能源消费结构以及第二产业产值占比等因素均能促进碳排放量的增加,人口规模的影响最显著;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专利授权数均能抑制碳排放量的增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之间不存在EKC曲线。基于分析结果,对江苏省发展低碳经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5—2008年的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法和协整方法,分别对山东省的城市化水平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15年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7.12%,能源需求总量为6.63亿吨标准煤,约为2005年能源消费量的2.81倍;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为54.04%,能源需求总量是6.65亿吨标准煤,约为2005年能源消费量的2.82倍。利用Kaya恒等式,分析证明了影响山东省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均GDP,其他依次为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城市化水平和水泥产量。总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总量和碳排放量都是大幅度增加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演进过程不断加快,能源消耗快速向城市集中,能源供求缺口越来越大,城市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选择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于提高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影响着居民出行方式、出行分布、城市交通结构和城市建筑耗能,并进而影响着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根...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Hausman检验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能源消费尤其是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今后,要加大对本地区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区域能源供给;大力开发替代能源与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高了综合国力。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了能源消费需求的迅速增加。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而对于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的我国来说,探讨未来能源工业如何支撑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变量的线性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基于扩展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的线性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我国1953至2013年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方法分别支持四种不同的假说和因果关系,根据非线性研究和相关文献,我们认为我国存在从能源消耗到经济增长的单向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需要通过增加可勘、可采能源存量,增加海外能源获取渠道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保证能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双机制的非线性FAVAR模型,从贝叶斯角度出发,研究中国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对宏观经济以及环境污染因素的影响效应。利用中国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以及废气排放数据,结合贝叶斯方法进行非线性FAVAR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发现中国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增加和减少对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等宏观经济因素以及主要环境污染因素都具有非对称影响效应。但是,高耗能能源消费增加或减少的冲击一般都是短期效应,不具有长期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1978-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各产业增加值的数据为基础,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基于误差修正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能源消费是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的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是能源消费的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然而能源消费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间却不存在协整关系,对制定能源与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1978-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各产业增加值的数据为基础,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基于误差修正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能源消费是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的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是能源消费的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然而能源消费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间却不存在协整关系,对制定能源与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消耗。辽宁省是工业大省,其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剧,然而这并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1990—2013年辽宁省GDP和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辽宁省的能源生产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其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同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GDP同能源消费总量互为正相关的线性关系。指出辽宁省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降低能源消耗相对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