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两年来,成都市龙泉驿区围绕城乡一体化这条主线,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实施了“五年十万”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工程,培养了各种职业技术人员2万余名,为全区实现“转移农民、致富农民”目标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是,随着龙泉驿区“一主四优”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急需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的中高级技能人才,而以往的培训工作存在层次偏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时光  董岩 《劳动世界》2013,(10):126-126
搞要:传统的“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已经随着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他的不合时宜,“生态经济人”思想的提出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和批判。  相似文献   

3.
南充市嘉陵区近年来把劳务经济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增收工程”和“富民工程”来抓,到2005年底,已实现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17.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1%;创劳务收入9.1亿元,人均达1445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5%;引导能人302名,带资0.75亿元,回区创办企业257个。年创税195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嘉陵区因地制宜,实施“一二三四工程”.探索出了一条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劳务经济、促富民强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锦江区从实际情况出发,拓宽思路,大胆尝试,探索、总结出了一套以皇经社区“4+5”模式为基础的动态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同时将“六个对接”贯穿始终,为进一步强化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快了充分就业的步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开展“智汇天府”等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0场次,组织2万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动态发布招聘岗位90万余个,累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10万余人……这是近5年来,内江市人才交流中心交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成绩单。这份扎实的“成绩单”背后是内江市人才交流中心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以“入企参观+双线搭台”为促进就业做“乘法”,以“巧抓政策机遇+问需产业发展”为引才平台做“加法”,以“24小时承诺制+打包办”为办事流程做“减法”形成的独具内江特色的“温暖人社”生动实践,并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6.
巴中市巴州区以建立“四个机制”、采取“四条措施”、实施“四个五工程”,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为建设巴州新农村,走出了一条新路。2005年.全区劳务输出36万人,劳务收入12-3亿元。人均实现劳务收入1130元。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环境保护,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优美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也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连着你我他,保护环境靠大家。为此,本刊特开辟“人与环境”专栏,希望她能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环保行业有识之士探讨环保问题、交流环保经验、展现环境保护成效的一个有力平台,共同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广元市作为四川北大门,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现将广元市环保局副局长樊友举、科长何寿强、张季纲的文章编发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南充市顺庆区在实施“挂包帮”活动中着重解决民生问题;全区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挂点35个,机关部门包村(社区)132个,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1139对。受助对象3000余人,10万群众得实惠。目前已有3000户农民用上了方便清洁的能源.为改制企业6118人发放了失业保险金,劳动就业部门提供小额担保贷款360万元.帮助4860名学校毕业生、农民工实现创业就业。  相似文献   

9.
促进充分就业,全年实现新增就业60万人;建设城乡一体化民生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各类社会群体在社会保险方面的“制度公平”,一个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好消息不绝于耳。在2月28日召开的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人社部门拟定了促进充分就业、社会保险惠民、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等“七项工程”,端出一份“民生大餐”。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大国出现了“劳力荒”、“农民荒”,这是一个重大的国情变化。本文从数量、意愿和选择三个角度来考察农业劳动者供给危机。认为我国已经陷入“超低生育率的困境”。农民打工文化的产生有进步意义,也提出巨大挑战。从选择看,“农民荒”现象背后存在着两种短缺,即流转式短缺和逃离式短缺。最后提出,一要深化和推动农民的就地转移、人口集聚和就地城镇化,探索“全域城镇化,有限市民化”;二要通过农业的转型推动农民的转变,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跳出传统的三农框架来解决三农问题,再造乡土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劳动》2014,(4):32
<正>今年,青海省以就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为重点,打造青海民生改善"升级版",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就业工作勇于担当、稳中求进。201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农牧区劳动力转移100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二是培训工作紧贴大局、突出效益。围绕省政府关于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压缩过剩产能等重大工作部署,全年完成城乡二三产业培训7.5万人、一产培训6万人,实施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专项培训0.5万人以上,全面  相似文献   

12.
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模式。“新农保”让农民养儿防老成为历史,让社会养老解决8亿农民的养老问题,是足以彪炳青史的伟业。有人称其社会价值不亚于取消农民世代缴纳的“皇粮国税”。  相似文献   

13.
吕社社 《劳动者》2005,(5):39-40
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全体党员明确活动的内容、要求和目的,碑林区劳动社会保障局提出“65432”的总体思路。即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名中层一个标杆”竞赛活动为主题,搞好“六个结合”,即与“创佳建强奔小康“管理年活动相结合,与“1+3”系列活动相结合,与整顿机关作风活动相结合,与“创优评差”、“三优一满意”活动相结合,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相结合,与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向西辉 《劳动者》2006,(3):23-24
柞水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汤学益在同事的眼里,平凡质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几年来,汤学益用他那真诚的爱心、执著的事业心、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以落实“两个确保”为切入点,以“五型”机关建设为工作目标,将优质服务窗口建设工作和养老保险经办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中心2001年被县委、政府授予县级文明单位:2002年被市养老保险经办处授予“三优一满意”文明窗口单位,综合考核名列全市第一。2003年综合考核第二,财务工作被省局评为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社保局评为先进单位、被市劳动局评为社区管理先进单位、全市综合考核第一名、被县直机关工委评为“五好”支部,荣获市级文明单位、柞水县先进工会荣誉称号。2004年被县老龄委评为“敬老模范先进单位”,在2004年、2005年他先后被省社保局评为先进个人,被市劳动局评为社区管理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5.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3.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32.5万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10.2万人,均为我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完成情况最好的一年。年末全省结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比上年末下降了0.1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从2001年州本级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凉山州的医保改革走过了4年多艰辛的风雨历程。4年多来,州医保中心按照国务院《决定》和省、州政府的件精神,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坚定信心、积极稳妥、平稳推进、不断完善”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坚韧不拔、扎实工作,取得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和较大成果。到2004年底,全州17个县、市和州本级均启动实施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达22.9万人,覆盖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一项重大措施,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1900个县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442万多农民参保,积累保  相似文献   

18.
西充县多扶镇是我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有2148名失地无业农民,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去年以来.县劳动就业部门与该镇党委政府密切配合,以创业促就业为契机,以“公司+基地+农户”为载体.以机制和服务为保障,大力营造创业软环境,把该镇打造成了投资热土,创业乐园.在实现经济义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该镇失地农民“零失业”。  相似文献   

19.
<正>“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它是一个从事行业、生活区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的目的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生福祉等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省劳动保障厅决定对242个社区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的称号。[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