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纪萍 《山东统计》2005,(5):16-17
1985年建市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分别于1991年和1996年再次实现翻番。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84年的13.4倍,年均增长13.8%。建市以来.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已连续跨越10亿元、20亿元和30亿元三个台阶,跨越时间由12年缩短为4年和3年。2004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1.2亿元,是1984年的20.6倍,年均递增16_3%。除了特殊年份(1994年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外.泰安市财政收入增长趋势与GDP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两者均呈现由低到高.交替变化上升轨迹,并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2.
地区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最重要的指标,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财力保证。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  相似文献   

3.
GDP和财政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既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政府财力集中程度,也反映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结构优劣的重要参数。准确把握它们内在联系及彼此影响规律,寻求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实现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4.
税收收入相对于GDP的比例(以下称税收占GDP比重)也被称作宏观税负,它体现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新增价值中通过税收收入所集中的程度,反映经济运行的质量,是地区GDP数据质量评估中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税收占GDP比重是税收与经济互相作用的结果,其比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变化和政府掌控资源的规模及宏观调控能力.研究湖北税收占GDP比重,有助于了解湖北税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对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完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提高湖北经济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行政权力向各行业主体(指企业和居民)取得的各种收入,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从总体上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国民总收入。包括二层收入:一是在总收入中的初次分配过程中获得的生产税,生产税包括各项税收中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财政收人的增长赶不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社会分配方式和积累方式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实行的是“低消费、高积累”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收人分配和积累格局下,财政收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自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其实质是“放权让利”的各项政策,市场调节的份量逐渐加大,多种经济成份和多元经济利益主体逐渐形成,并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和国家财政积累职能的下降,一方面国家财政客观上难以…  相似文献   

7.
计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地方财政收入除现价GDP,二是财政总收入除现价GDP。由于地方将75%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划归中央财政,所以各省在计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口径时不尽相同。有些省把上划中央的两税也计入财政收入当中,即以全部财政收入计算财政收入占  相似文献   

8.
张良炽 《江苏统计》2002,(1):34-34,38
针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中 ,财政收入与GDP增长不同步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1995年和2000年沿海城市对比资料的分析 ,指出财政收入增幅大于GDP并占GDP比重愈来愈大的特点 ,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的匹配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出发,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1978—2010年间财政收入与GDP以及财政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模型分析,并据此推出β值指标匹配度测度方法。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间的匹配程度明显分为1981~1994年、1994~2010年两个阶段,这与我国实行MPS和SNA核算体系时期基本吻合;2000年以来β值的波动范围基本维持在0.6左右,数据质量没有出现明显降低。β值测算思想的提出是文章分析方法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0.
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新创造的社会财富,而财政收入则是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保持财政收入占GDP适当比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这一比例过高,会影响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过低则会影响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我国从80年代以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降低,1980年为25.7%,1985年为22.4%,1990年15.8%,1995年为10.7%,15年下降整…  相似文献   

11.
据我国官方统计数据,1978~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5%。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显示出了对我国GDP增长率可信度的质疑。这项统计数据的可信度直接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可能会影响经济运行。文章主要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我国GDP增长率不同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关系的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一、引言财政收入是政府部门的公共收入,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用于保证政府行使其公共职能、实施公共政策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需求。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新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从使  相似文献   

13.
税收增长连年超GDP增长,引起人们对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是否协调的疑虑。本文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季度税收资料,进行季节调整和HP滤波,然后从总体趋势上就税收与GDP的协调关系进行了讨论,包括季度税负、税收弹性、季节指数等。基本结论是:总体趋势上税收与经济指标之间是协调的,但增长率关系上存在着税收超经济增长的现实,季度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2012年,面对世界经济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形势,成都市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全市经济社会呈现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成都GDP增长13.0%,增速居副省级城市首位2012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亿元(见下图),由20 1 1年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仅次于广州、深圳;增长13.0%,增速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48.1亿元、3790.6亿元、4000.3亿元,分别增长3.8%、15.6%、11.5%.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4.3∶46.6∶49.1.  相似文献   

15.
在GDP增长的要素分析中,国内学者一般强调单一要素的作用,如资本的高积累、劳动参与率或技术进步等,并且对不同要素在所研究的特定时期内的贡献率变动趋势缺乏分析;而能源对GDP增长的作用往往被认为是不明显的,这显然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能源消耗与GDP增长的关系的事实不吻合。因此,把能源资源引入模型GM(1,4),构建灰生产函数,借鉴"索洛剩余"的思想,对中国2001—2008年期间GDP增长的主要生产要素贡献率进行分解,结果发现:2001—2008年期间,资本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其产出弹性保持着强进的增长势头;相反,劳动、能源与技术等要素对GDP的贡献率处于绝对弱势,并且劳动的产出弹性保持着直线式的下降趋势,能源的产出弹性则始终处于比较低的平稳状态,技术的贡献率呈现波动性下滑趋势。鉴此,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GDP核算中金融媒介服务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概括了 SNA的 GDP核算中金融媒介服务的处理方法 ,并简要地介绍了加拿大 GDP核算中金融媒介服务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控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通货膨胀率(包括通货紧缩率)和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如何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是政府的难题。文章通过定量分析,考察了我国所应该保持的最优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各地区恩格尔系数水平更多地受到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状况的影响,因而在利用其对地区间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进行衡量时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文章采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历年统计数据资料,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各地区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国际资本逃避理论及对我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心丹  钟伟 《统计研究》1998,15(6):36-40
一、国际资本逃避的定义和测算模型资本逃避(CapitalFlight)也称为资本转移、资本外逃等,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反映其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程度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的克莱森(Claessen)在1993年的一份研究表明,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东亚...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设置了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分析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并应用构建的模型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了有效的、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